目录1 总则 (2)2 混凝土表面质量标准、缺陷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2)3 质量缺陷修补工作程序 (4)4 质量缺陷处理 (5)5 修补作业过程控制 (6)6 预缩砂浆和小一级配混凝土修补质量控制 (7)7 环氧胶泥、环氧砂浆和丙乳砂浆修补质量控制 (9)8 自密实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修补质量控制 (11)9 表面缺陷处理质量控制 (13)10 修补质量检查签证 (15)1 总则1.1 为规范锦屏二级水电站厂区枢纽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查和缺陷处理的标准、程序、方法、工艺及验收签证,特制定本监理实施细则。
1.2 本细则主要依据下列文件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编制。
《厂区枢纽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厂区枢纽水道系统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技术要求》《厂区枢纽水道系统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厂区枢纽地下厂房系统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1.3 本细则适用于厂区枢纽主体段混凝土表面(含过流面)质量检查和缺陷处理。
1.4 对厂区枢纽工程其他部位混凝土表面质量检查和缺陷处理,可参照执行。
2 混凝土表面质量标准、缺陷类型及其处理方法2.1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标准(1)水道系统过流面的平整度控制标准根据过流特征,按设计分区进行平整度的检查和处理:1)区域划分I类区: 主厂房免装修混凝土外露面;各级闸门井反弧门门后至门槽段;II类区:各级分流口区域(包括分流口段及分流口各方向相邻一段);Ⅲ类区:I、II类区以外的所有标准洞段。
2)各区域平整度的控制标准和处理要求,见表2-1。
3)平整度的检查用3m直尺分别对各区域大面积量测,超过允许值者按要求处理。
(2)地面工程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标准,见表2-2。
2.2 质量缺陷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法厂区枢纽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类型有:架空、蜂窝、露筋、裂缝、麻面、跑模、错台、挂帘、气泡等。
根据施工招标文件的技术条款、缺陷修补的设计技术要求以及监理批复的文件规定,相应的过流面质量缺陷的一般处理方法(但不限于)如下表2-3。
表2-1 各区域平整度控制标准和处理要求表部位及分区I类区II类区Ⅲ类区备注允许值(mm)修磨坡度允许值(mm)修磨坡度允许值(mm)磨除坡度底板垂直水流方向升坎0 1/50 2 1/30 3 1/30磨除后表面涂刷一~二道高分子抗冲耐磨基液跌坎 2 1/40 3 1/30 5 1/20平行水流方向错台 2 1/30 5 1/20 5 1/10侧墙及顶板垂直水流方向升坎0 1/40 3 1/30 4 1/20跌坎 3 1/30 4 1/20 5 1/10 平行水流方向错台 3 1/20 5 1/20 7 1/10 突体 5 1/50 7 1/30 10 1/20表面水、气孔洞直径或深度3 5 7用环氧及丙乳砂浆锤填平整,表面涂刷基液挂帘及钢筋头表面涂刷基液3m直尺量测总体凹凸度10 1/50 10 1/30 10 1/20 表面涂刷基液说明1、升、跌及错台≤允许值时可不作处理,>允许值按表中坡度修磨。
2、表面水、气孔缺陷原则上均应采用高分子基液涂刷;如果水气孔洞密集,甚至部分连通,已降低混凝土表面抗冲磨强度,则要将该密集区按一定形状要求整体凿挖2cm-5cm深度,再按特殊工艺锤填特种砂浆,表面涂刷基液处理。
3、本表处理标准仅适用于表面不平整度≤1cm的缺陷,>1cm的升、跌坎及错台等,需另行研究处理措施。
表 2-2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值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外露表面隐蔽内面钢模木模1 模板平整度:相邻两板面高差23 52 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2 5 103 板面缝隙 1 2 24 结构物边线设计边线10 155 结构物水平断面内部尺寸±206 承重模板标高±57 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10注:①外露表面、隐蔽内面系指相应模板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最终所处的位置;②有专门要求的高速水流区、溢流面、闸墩、闸门槽等部位的模板,除参照上表要求外,还必须符合有关专项设计的要求。
表 2-3 质量缺陷类型及其处理方法序号质量缺陷类型缺陷处理的方法1 架空、蜂窝、露筋凿除缺陷,用一级配混凝土、预缩砂浆、丙乳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环氧基液涂面2 裂缝I类裂缝:原则上不作处理,缝口破碎宽度>0.5mm的,采取缝口涂刷宽度为15~20cm、厚度为1mm的环氧增厚涂料;II类裂缝:进行表面直接封闭处理;III类裂缝:采取先凿槽封缝再化学灌浆处理。
3 跑模凿除跑模混凝土,调整钢筋,浇一级配混凝土修复4 错台、挂帘凿除缺陷或磨平,用环氧基液涂面5 麻面、气泡深度大于5mm的凿除缺陷,用环氧砂浆或环氧胶泥修补,小于5mm的打磨处理,用环氧基液涂面表 2-3(续表)质量缺陷类型及其处理方法序号质量缺陷类型缺陷处理的方法6 模板定位锥孔及冷却水管预留坑凿毛、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修补7 模板拉条、钢筋露头砂轮切割、磨平;过流面有要求的部位需凿槽或钻孔切除,回填预缩(丙乳)砂浆。
3 质量缺陷修补工作程序3.1 承包人应对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类型、分布位置、范围、深度等进行及时检查,并绘制缺陷素描图、填写缺陷登记表,报监理和设计确认,并进行缺陷类型分类,提出处理或进一步检查的方式。
3.2 承包人应根据设计、监理的意见,按确定的修补处理方式提出工艺措施,报监理单位或由建设四方联合组成的修补工作组(以下简称修补工作组)审查批复。
3.3 修补开工前的施工准备。
3.4 修补范围的划定及修补基面的处理。
3.5 修补开工申请。
3.6 监理工程师检查或申报修补工作组检查验收,签发修补工序开工(仓)证。
3.7 按设计要求和报经监理批准的工艺措施进行修补。
3.8 修补工序和修补质量的检查签证。
3.9 单元工程范围内修补作业完工后,提交监理工程师或修补工作组检查验收签证。
3.10 对一般质量缺陷的修补工作程序可适当简化,但工序(1)、(2)、(4)、(7)、(8)仍须执行。
4 质量缺陷处理4.1 一般质量缺陷处理(1)承包人应根据施工招标文件的技术条款、设计技术要求,向监理单位报送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材料、工艺、质量标准等处理措施报告,待监理审批后实施;(2)承包人逐块完成对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的检查,并绘制缺陷素描图表,报监理单位核查,并经修补工作组现场检查确认;(3)承包人根据缺陷的类型和处理要求,对修补基面进行清理、打磨或凿挖,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和修补工作组现场检查确认后,即可按规定要求开始缺陷修补工作;(4)缺陷修补材料的配合比,应事先进行室内试验,现场进行拉拔检测,试验和检测成果满足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审查批复后,方可采用。
4.2 较大质量缺陷处理(1)承包人应根据施工招标文件的技术条款、设计技术要求和监理批复文件的要求,对质量缺陷修补材料性能、修补设备及修补工艺等进行生产性试验,并在试验前14d提出试验计划,报监理单位或修补工作组审查;(2)试验结束后,承包人应及时将试验成果进行整理,提出用于实施的修补工艺、设备、材料和相关参数报监理单位审批,必要时召开专题审查会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修补施工作业;(3)进行修补作业前14d,承包人应完成对申报修补部位的质量缺陷检查,绘制缺陷情况图表,并提交修补施工措施计划报监理单位或修补工作组审查确认。
修补施工措施计划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1)修补工程部位概述(包括修补范围、类型、工程量及计划工期);2)施工平面布置图;3)施工工艺和设备配置;4)使用材料及配比;5)施工进度计划;6)材料和劳动力投入计划;7)组织管理机构;8)质量控制措施;9)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措施。
4.3 承包人将上述文件一式6份,报送监理单位审查。
经监理审批后,承包人可向监理单位申请修补开工许可证。
监理应在24h内进行验收检查,并签发开工证。
5 修补作业过程控制5.1 承包人在规模性质量缺陷的修补工程施工前,根据生产性试验选定和准备与之相应修补工作平台、修补面打磨处理机具、钢筋头切割机具、清污冲毛机具、修补材料搅拌机具等报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查验。
修补施工机具的使用性能、数量、完好率必须满足施工质量和施工计划要求。
5.2 施工作业开始前,承包人应向监理单位送交修补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和特性指标及使用说明书。
对分批购进的材料,应按照设计技术要求和监理单位指示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送监理单位确认,以严格控制修补材料质量。
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修补工程。
5.3 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按照报经批准的修补施工作业措施,按章作业、文明施工。
作业技术工人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挂牌上岗。
5.4 施工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修补材料、修补工艺或修补条件对修补质量可能造成影响时,承包人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并按监理单位或质量缺陷修补工作组指示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处理。
5.5 各种类型的质量缺陷修补,必须待基面处理工序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或约请修补工作组)对基面处理质量验收认可,并取得下道工序开工(仓)证后,方可进行下序修补作业。
5.6 施工作业过程中,承包人应建立健全三级质检组织,加强技术管理,做好有关原始资料的记录、管理和施工总结工作。
当监理工程师需查阅现场记录和有关原始资料时,承包人及其各级承包人不得拒绝。
5.7 施工过程中,发现作业效果不符合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提出调整措施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5.8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将进行巡视、跟踪和检查,重要部位和关键作业工序,原则上应旁站监理。
发现违反合同技术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作业时,有权采取口头违规警告、书面违规警告,直至指令返工、停工等方式予以制止。
由此而造成的施工延误与经济损失由承包人承担合同责任。
6 预缩砂浆和小一级配混凝土修补质量控制6.1 预缩砂浆修补质量控制(1)原材料性能控制指标1)水泥:设计未另行作出规定时,应采用42.5中热硅酸盐水泥。
水泥质量应满足国标GB200-2003的各项指标要求,且新鲜无结块。
2)砂:采用河砂或新鲜人工砂,自然风干后过1.25mm(或2.5mm)孔径筛,细度模数1.8~2.0。
3)水:应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要求。
(2)预缩砂浆力学控制指标抗压强度≥45MPa;抗拉强度≥2.0MPa;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1.5MPa。
(3)预缩砂浆施工配合比应通过配比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执行。
推荐配合比如下:配合比参数65升修补材料用量(kg)水灰比灰砂比ZB-1A(%)w(kg/m3)c(kg/m3)s(kg/m3)ZB-1A溶液0.30 1:1.8 0.4 13 50 90 2注:减水剂(ZB-1A)溶液的浓度为10%。
(4)预缩砂浆拌制材料称量应严格按报经监理单位批准的配合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