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

地铁工程主要安全风险: 明(盖)挖法施工:一是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等原因导致的涌水涌砂风 险;二是基坑开挖过程违规施工,未按照要求架设支撑等原因导致的基 坑变形、坍塌风险;三是结构施工高支模带来的支架坍塌风险。 矿山法施工:一是开挖支护过程中未按照相关要求导致的地面沉降 、建筑物开裂、隧道坍塌风险;二是未预测到的地质突变带来的隧道涌 水、涌泥等风险;三是在CRD、双侧壁导坑法等大断面二衬施工前支撑 体系转化(拆临时支撑等)带来的风险。
(2)场地布置设计和建设是重点,要控制基坑边堆载、排水措施。 (3)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方案编审是重点,针对深基坑支护、土方 开挖、主体结构高大模板、起重吊装工程、爆破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专 项工程,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完善各项编审程序。 (4)多工序交叉作业是重点,如围护结构和降水井交叉施工、土方 开挖与支护体系设置、支护体系设置(砼支撑拆除)与主体结构交叉施 工,要在施工组织上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安排专人协调处理。
5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1、施工安全管理策划重点 (5)垂直边行走的重载机械进行承载力计算。 (6)盖挖逆做法中桩施工是重点,做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工作,防 止整体沉降过大、差异沉降超标现象,引起结构变形。 (7)盖挖法路面铺盖系统施工是重点,要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好现场 实际加载,防止荷载过大引起铺盖系统变形过大,引发事故。
8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2、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3)围护结构渗漏风险控制 为避免土方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涌水涌砂导致地面沉降,应及时查 明土方中存在的不明水源,根据施工记录,发现围护结构施工质量差的 地方,提前进行桩间注浆加固处理,封闭桩间缝隙,避免险情发生。
9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2、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3
一、地铁工程主要安全风险
盾构施工:一是盾构选型问题带来的掘进风险;二是盾构始发、到 达因地层加固或操作等原因引起的涌水、涌砂甚至坍塌等风险;三是掘 进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地质复杂引起的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地面坍 塌等风险。
高架施工:一是高架施工对周边交通环境带来的安全风险;二是高 支模施工不规范带来的垮塌风险;三是架梁等起重吊装风险。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
——《地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培训教材》节选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1
目录
一、地铁工程主要安全风险 二、明(盖)挖法施工安全管理 三、矿山法施工安全管理 四、盾构施工安全管理 五、高架施工安全管理 六、安装及装修施工安全管理
2
一、地铁工程主要安全风险
地铁工程按专业系统分为土建工程、安装及装修工程。土建工程按工 法分为明(盖)挖、矿山法、盾构、高架。
某地铁站连续墙接缝处涌水涌砂
10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2、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连续墙墙身裂纹
涌水涌砂
11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2、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4)开挖过程风险控制 基坑开挖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超挖、支撑架设不及时、基坑底部泡 水、垫层施工不及时、不重视监测数据等现象,均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5)主体结构施工风险控制 模板支架搭设、拆除是重点,支架一定按照受力计算的支架体系搭 设,支架拆除一定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后拆承重模板和支 撑,以此保证结构的牢固性。
安装及装修施工:一是轨行区施工带来的安全风险;二是交叉施工 带来的人员伤害、消防、用电安全等风险;三是设备吊装等起重作业带 来的风险。
4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1、施工安全管理策划重点
(1)管线、建(构)筑物及周边环境交通情况调查是重点,要根据 不同管线和建筑物距离划分不同风险等级,分级跟踪管控。
12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3、案例: 案例1: 08年某地铁站基坑发生大面积坍塌,造成18人死亡、3人失踪、24
人受伤(起中4人重伤)。 事故发生前,第一段木工、钢筋进行作业;第三段杂工清理基地, 技术人员安装接地铜条;第四段正安装钢支撑、施加预应力;第五、 六段坑内两台挖机进行第5层土方开挖。15时15分左右,突然一声巨 响,北2基坑部分支撑破坏,西侧中部地下连续墙横线断裂并向基坑 内倾斜,长度约75米,东侧连续墙位移3.5米。导致导致西侧道路坍 塌,河水倒灌进基坑,路面等待红绿灯的汽车一同随路面下沉进基 坑,多数车辆被淹。
6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1、施工安全管理策划重点
临时钢便梁
铺盖系统上部车流量很大
7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2、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1)不良地质风险控制 不良地质深基坑施工前,应组织有设计施工经验的岩土工程专家对 基坑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评审,采取注浆加固、换填等处理措施。 (2)基坑降水风险控制 需要采取降水的基坑,应充分考虑降水范围对周边建筑物可能产生 的附加沉降。采取针对性的降水设计、施工期间控制性降水,定期做沉 降和水位观测,一旦发现降水对建筑物沉降影响大时,可采取地下水回 灌方式,回灌水量和压力要通过计算,并通过观测井观测加以调整。
13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事故发生前开裂路面
14
污水管线拉裂、车辆泡在基坑里
已浇筑完成底板的北侧基坑失稳
15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连续墙在接头处扭剪作用下断裂
钢支撑失稳后堆叠在一起
16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事故原因:开挖超挖严重,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未及时架 设支撑,西侧基坑未及时施工混凝土垫层。没有足够重视监测数据, 事发前1个多月路面就出现裂缝,逐渐发展,并延续100米长,只是采 取临时灌浆等措施对路面进行修补。
基坑的变形是有先兆的,支撑体系需要注意时空效应,及时架 设支撑能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滞后支撑架设,已经导致围护 结构开始变形发展。应充分重视施工监测情况及周边环境的变化。
17
二、明(盖)挖施工安全管理
案例 2: 2012年12月31日21时03分,上海轨道交通金桥停车场房间工程检修联 合库施工过程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造成5人死亡、7人重伤、10人轻 伤、直接经济损失700万。 事故原因:模板支架搭设存在缺陷,扫地杆设置严重不足、剪刀撑 设置过少等问题,在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共同作用下致使支架局部坍 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