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市给水工程设计 给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某市给水工程设计 给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如何解决水资源的匮乏、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水处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给水工程中管网的设计布置是极其重要的,给水管网系统的建设投资站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总投资的70%,而管网系统的科学研究和高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和重视的领域,特别是给水管网系统的最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很重要,人们对源水进行一系列处理后饮用。

在20世纪初,饮用水净化技术已基本上形成了现在被人们普遍称之为常规处理工艺的处理方法,即: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

这种常规的处理工艺之今仍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是目前饮用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本设计中根据水源水质分析,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出水即可达到饮用标准。

在目前的给水设计研究中,关于净水设备的更新和新的净水设备的研发也正方兴未艾。

取水工程的设计在给水工程的整个设计和施工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是给水工程设计的第一步,如何选择更为合理和经济的水源,如何确定取水点,设计什么样的取水构筑物等等,这都包含着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如何保证城市用水单位和家庭的水压、水量,这个问题就是二泵站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满足水量和水压的条件下如何最大可能的减少泵站的电耗,这就涉及到泵的选择。

因此二级泵房的涉及在给水工程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泵站的设计费用往往是昂贵的。

特别是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新型水泵应运而生,它们为解决上述问题迈进了一大步。

随着技术和信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给水排水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我相信我们会以一个专业设计人员来迎接给水排水的明天第一章总论1.1 城镇概况城市总规划人口:23万人,城市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6层城市土壤种类:粘土;地下水位深度:-4.00米;冰冻线深度:-1.5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城市最高温度:37.2℃;最低温度:-24.5℃;主导风向,夏季西南风,冬季西北风。

自来水厂处的土壤种类:亚粘土;地下水位深度:-4.0米。

地面水源流量:最大流量190 m3/s,最小流量50 m3/s。

流速:1.1-1.3 m/s。

水位:最高水位-1.00米,常水位-3.00米,最低水位(97%)-5.00米,最低水位河宽20米。

冰的最大厚度0.4米,无潜水,无锚定冰,该河流为不通航河流。

1.2设计任务及要求1.2.1设计题目Q 市给水工程设计1.2.2原始资料⒈城市总体规划平面图,比例:1:10000⒉城市总规划人口: 23 万人⒊城市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⒋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6层⒌工业企业用水情况: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位置在城市平面图标出;(1) 甲工厂日生产用水量 5000m3/d 。

工人数:一班 900 人、二班 0 人、三班 0 人。

其中在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 90% 。

淋浴情况:(2) 乙工厂日生产用水量 3600m3/d 。

工人数:一班 820 人、二班 820 人、三班 820 人。

其中在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 0 。

(3) 丙工厂日生产用水量 3700m3/d 。

工人数:一班 300 人、二班 0 人、三班 0 人。

其中在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 0 。

淋浴情况:表1-3 丙厂职工淋浴人数表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城市土壤种类:粘土;地下水位深度:-4.00米;冰冻线深度:-1.5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城市最高温度:37.2℃;最低温度:-24.5℃;主导风向,夏季西南风,冬季西北风。

自来水厂处的土壤种类:亚粘土;地下水位深度:-4.0米。

7.给水水源:地面水源①流量:最大流量190 m3/s,最小流量50 m3/s。

②流速:1.1-1.3 m/s。

③水位:最高水位-1.00米,常水位-3.00米,最低水位(97%)-5.00米④最低水位河宽20米。

⑤冰的最大厚度0.4米,无潜水,无锚定冰⑥该河流为不通航河流。

8.水源水质分析结果:9.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及时变化系数,其中K=1.22h表1-6 城市用水量变化情况1.2.3设计内容1.城市给水管网扩初设计;2.取水工程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3.自来水厂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4.二泵站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给水管网水量计算,管网定线,方案选择,用水曲线,供水曲线绘制,管网平差,平差校核计算,选泵,清水池容积计算(方案中设水塔或高地水池时,包括水塔、高地水池容积计算),方案比选。

2、取水工程取水构筑物型式选择、位置选定,构造、扬程确定,选泵等设计计算说明。

3、净水厂处理工艺给水处理方法的阐述: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说明、水厂总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及有关卫生防护带的说明。

4、二级泵站的设计计算说明5、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注)计算说明书(A4)页数在60~100页范围内。

1.2.4设计成果1、城市给水管网总平面图:比例尺1:5000~1:10000,1#图 1张2、取水构筑物工艺图:比例尺1:50~1:100,1#~2#图 1张3、净处理厂总平面及高程布置图:比例尺1:500,1#图 1张4、净水构筑物平、立、剖面图:比例尺1:50~1:200,1#~2#图 3张5、二泵站工艺图:比例尺1:50~1:100,1#~2#图 1张6、其余1张与指导教师商定:比例尺1:50~1:100,1#~2#图 1张第二章设计用水量和管网计算2.1 设计水量计算2.1.1 用水量组成设计用水量由下列各项组成:1、综合生活用水量Q1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前者指城市中居民的饮用、烹调、洗涤、冲侧、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包括娱乐场所、宾馆浴室、商业、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但不包括城市浇洒道路、绿化和市政等用水;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Q23、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Q34、城市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Q45、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量Q5城市总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设计年限内该给水系统所供应的全部用水:居住区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以及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量,但不包括工业自备水源所需的水量。

消防用水量不累计到总用水量中,仅做设计校核。

一般最高日用水量中不计入消防用水量,这是由于消防用水时偶然发生的,其数量占总用水量比例较小,但是对于较小规模的给水工程,消防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较大时,应该将消防用水量计入最高日用水量。

2.1.2 各项用水量计算1、综合生活用水量Q1dmN q Q i i 311152900100230231000=÷⨯==∑万 (2-1) 式中q 1i ——城市各用水分区的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L/(cap.d),本次设计取230L/(cap.d),N 1i ——设计年限内城市各用水分区的计划用水人口(cap )2、工业和企业生产用水量Q 2`dmf N q Q i I i 322212300370036005000)1(=++=-=∑ (2-2) 式中q 2i ——各工厂企业最高日生产用水量定额,N 2i ——各工业企业产值,万元/d, f i ——各工企业生产用水量重复利用率。

3、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Q 3dmN q N q Q bibi aiai 3333338.226100040300253001000)4045.0602.0(38202538201000)401.0609.0(900)251.0359.0(9001000=⨯⨯+⨯+⨯+⨯⨯⨯+⨯⨯+⨯+⨯⨯+⨯+⨯⨯=+=∑ (2-3)式中q 3ai ——各工业企业车间职工生活用水量定额,L/(cap.班)q 3bi ——各工业企业车间职工淋浴用水量定额,L/(cap.班) N 3ai ——各工业企业车间最高日职工生活用水总人数,cap. N 3bi ——各工业企业车间最高日职工生活用水总人数,cap. 4、浇洒道路和大面积绿化用水量dmN q f N q Q bb a a 366444444591010001025.10221093.10.11000=⨯⨯+⨯⨯⨯=+=(2-4)式中q 4a ——城市浇洒大陆用水量定额,L/(m 2.次)q 4b ——城市大面积绿化用水量定额,L/((m 2.d)N 4a ——城市最高日浇洒道路面积,m 2f 4——城市最高日浇洒道路次数;N 4b ——城市最发哦日大面积绿化面积,m 25、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Q 5dm Q Q Q Q Q 343215,36.41267)59108.2261230052900(2.0)(20.0=+++⨯=+++⨯= (2-5)6、消防用水量Q 6slf q Q 110552666=⨯==(2-6)2.1.3最高日和最高时用水量的计算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如下dmQ Q Q Q Q Q d 35432116.8560436.1426759108.2261230052900=++++=++++= (2-7)2、最高时用水量计算如下dmQ Q K Q dd h h 355.43512422.124=⨯==(2-8)s l Q K Q Q dh h s 76.12084.86===2.1.4 各 工艺设计水量对于一泵站和净水厂的设计水量按最高日平均时设计,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

对于二泵站的设计水量根据城市每小时用水变化曲线图,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

对于管网本设计没有设水塔和高地水池等调节构筑物所以管网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是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2.2 管网和输水管渠定线2.2.1 给水管网的布置1、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1)按照城市的整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经济比较;2)主次明确,先搞好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4)也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5)保证供水具有安全可靠性;6)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7)管渠的施工运行维护方便;8)远近期相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区实施的可能性;2、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在进行给水管网布置之前,首先要确定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树状或环状网。

一般,在建设初期可采用树状网,以后随着给水事业的发展逐步连成环状网。

实际上,现有的城市给水管网,多数是树状网和环状网相结合。

在城市中心地区布置成环状,在郊区以树状网形式向四周延伸。

供水可靠性较高的工矿企业采用环状网,并用树状网或双管输水至个别较远的车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