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UTⅡ级开卷考试题库一、判断题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错2.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不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对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对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包括监督检验机构、定期检验机构、型式试验机构和无损检测机构。
对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必须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执业,但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
对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但可以监制、监销特种设备。
错7.《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考核围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RT)、超声(UT)、磁粉(MT)、渗透(PT)、声发射(AE)和涡流(ECT)六种。
错漏磁8.《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特种设备《检测人员证》有效期4年。
对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要求报考的检测人员至少单眼或者双眼的裸眼或者矫正视力不低于《标准对数视力表》的5.0级。
错10.《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各级人员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的合格标准均为70分。
对1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年龄65岁以上(含65周岁)人员换证申请不再予以受理。
错12.《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换证分为考试换证和审核换证两种方式,审核换证应当在取证后首次换证时实施,以后采取考试换证与审核换证交替实施,不得连续实施审核换证。
对13.《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围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热锅炉。
对14.《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锅炉受压元件及其焊接接头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通球试验、化学成份分析、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验、水压试验等。
对15.《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当选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时,应当与脉冲回波法(PE)组合进行检测,检测结论应进行分别判定。
错16.锅炉受压部件无损检测方法应当符合NB/T47013(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
管子对接接头X射线实时成像应符合相应技术规定。
对17.《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低压容器均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错18.《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压力容器拼接封头对接接头必须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
错19.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也要对未检测部分的质量负责。
对20.《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当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做为附加局部检测。
对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
对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罐体以及与罐体连接的接管、管路的对接接头应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夹套壳体的A、B类对接接头应进行局部射线或超声检测。
对23.《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超高压容器筒体及其它主要受压元件在制造期间(耐压试验前),至少应做两次100%的超声检测(调质热处理前后各一次)。
错24.《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超高压容器筒体及主要受压元件超声检测灵敏度为φ2mm当量直径。
对25.GB150-2011《压力容器》规定,第Ⅲ类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检测。
错26.GB150-2011《压力容器》规定,对于进行局部射线或者超声波检测的压力容器,其公称直径D N ≥250mm的接管与长颈法兰、接管与接管对接连接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检测。
错27.GB150-2011《压力容器》规定,进行局部检测的焊接接头,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长部位增加检测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接接头长度的10%,且两侧均不少于250mm。
对28.GB150-2011《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档案应完整,保存时间不得少于容器设计使用年限。
对29.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规定,用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制造的球罐,应在焊接结束至少24小时后,方可进行焊缝的无损检测.错30.《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规定,无损检测的合格要求应当不低于JB/T4730的规定。
错31、NB/T47013.1-2015标准规定,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仪器和灵敏度相关器材,承担无损检测的单位应每年进行检定、校准或核查,并在检测单位的工艺规程中予以规定。
错32、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探头和仪器组合的有效灵敏度余量应在被检工件最大声程处测定。
错33、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超声检测时,提高6dB。
错34、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检测工作结束时应对基准灵敏度进行复核,如发现距离-波幅曲线上任一深度人工反射体回波幅度变化达到2dB,则应对上次复核以来所有检测部位进行复验。
错35、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如果涉及到不同工件厚度对接接头的检测,试块厚度的选择应由其平均厚度来确定。
错36、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钢板超声检测时,确定缺陷边界或指示长度采用的是绝对灵敏度法。
错37、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钢板超声检测时,扫查灵敏度与基准灵敏度相同。
错38、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钢板超声检测,只有当钢板厚度不小于3倍探头近场长时,才可用板材无缺陷部位第一次底波法来调节基准灵敏度。
错39、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钢锻件超声检测一般应按排在热处理后,孔、台阶等结构加工前进行。
对40、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对于厚度小于45mm的锻件超声检测,采用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来确定缺陷当量。
对41、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锻件超声检测密集区缺陷是指在50mm 声程围或在同一深度50mm×50mm的面积有5个或5个以上的反射信号。
错42、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仅适用于声程大于探头近场长的缺陷。
错43、某钢锻件经超声检测,其单个缺陷当量为Ⅱ级、底波降低量为Ⅰ级,密集区缺陷为Ⅲ级,则按照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该锻件质量等级应评为Ⅲ级。
错44、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复合板检测时,若第一次底波高度低于荧光屏满刻度的5%,且明显有未接合缺陷反射波(≥5%),该部位称为未结合区。
对45、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采用液浸法检测无缝钢管时,应使对比试样外表面人工缺陷的回波幅度均达到荧光屏满刻度的50%,以此作为扫查灵敏度。
错46、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无缝钢管超声检测时,每根钢管应从管子两端沿相反方向各检测一次。
错47、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奥氏体钢锻件超声检测时,在条件允许时,可在锻件有代表性部位加工一个或几个适当大小的对比孔或槽代替试块进行灵敏度的校准。
错48、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钢制承压设备对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技术级别分为A、B、C三个级别,A级要求最低,C级要求最高。
对49、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当母材厚度为130mm时,B级检测可选用K1.5和K2.0两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法在焊接接头的双面双侧进行检测。
错50、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对于B级检测,当母材厚度100<T ≤200mm时,一般用两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在焊接接头的双面双侧进行检测。
两种探头的折射角相差应大于等于10°。
对51、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对于C级检测,斜探头扫查声束通过的母材区域应先用直探头检测,该项检测仅作记录,不属于对母材的验收检测。
错52、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壁厚为4~6mm的钢制承压设备环向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可参照钢制锅炉、压力容器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进行。
错53、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对于板厚为6mm的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可采用CSK-ⅠA和CSK-ⅡA试块。
错54、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距离—波幅曲线绘制在荧光屏上时,在检测围最大声程处的评定线高度不应低于荧光屏满刻度的20%。
对55、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对电渣焊焊接接头还应增加与焊缝中心线成45°的斜向扫查。
其目的是为了检测焊缝中的八字裂纹。
对56、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对检测面曲率半径为50-250mm的纵向对接接头和检测面曲率半径为80-250mm的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不使用CSK-ⅡA试块。
错57、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钢制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时,对波幅达到或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波幅和指示长度等。
错58、NB/T47013.3-2015标准对于Ⅱ型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未规定横向缺陷检测,其原因是管子环向对接接头一般不会产生横向裂纹。
错59、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管子和压力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当管壁厚度≦8mm 时,评定线和定量线灵敏度相同。
错60、NB/T47013.3-2015标准规定,对在用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时,应对反射波幅在评定线和评定线以上的缺陷进行定量,除确定缺陷位置、波幅和指示长度外,还应对缺陷自身高度进行测定,并对缺陷类型或性质尽可能作出判断。
对二、选择题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以下哪些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察? DA.特种设备生产单位/B.特种设备使用单位/C.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D.以上都是2.以下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于特种设备事故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五类/B.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类/C.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四类/D.以上都不对3.以下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压力容器围规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所有密闭设备B.盛装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和移动式容器C.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 D.氧舱4.以下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锅炉围规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A. 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B.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C.有机载体锅炉D.利用各种能源,将所承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5.以下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压力管道围规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A.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B.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C.公称直径大于25mmD.利用一定的压力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所有管状设备6.《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的超声检测方法项目为 DA.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B.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C.超声检测(自动)/D.以上都是/7.以下哪一条不是《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的对Ⅱ级人员的能力要求? CA.调试和校准检测仪器B.编制或者审核无损检测报告C.编制和审核无损检测工艺规程D.编制针对具体工件的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8.《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直接报考Ⅱ级持证项目的学历条件是 AA.理工类研究生和本科生B.无损检测大专生C.非理工本科和理工科大专生D.无损检测中专生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规定,考试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允许补考,考试单科合格成绩有效期为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