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伛()翳()取缔()骷髅()滞()笨愧怍()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荒僻:塌败:取缔:凑合:滞笨:愧怍:3.课文记叙老王的工作和生活,重点详写了哪一件事?为什么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4.课文末段说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你认为作者拿钱给老王的行为是不是“侮辱”了他?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达标训练】1.yǔ yì dì kū?louzhìzuò2.荒僻:荒凉偏僻塌败:形容塌陷破败、没有生气的样子。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凑合:将就滞笨:呆滞笨拙愧怍:惭愧3.重点详写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带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致谢。
因为这一片段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4.此题为开放性题目。
答案无论认为“是”或“否”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能力提高】阅读课文第8-1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8段中反复写老王“直僵僵”的,又说他“面如死灰”,像“僵尸”“骷髅”,这样写表明老王______________,暗示了他___________。
2.第10段中写到鸡蛋时,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11段中“我强笑说??”,这里的“强”应怎样解释?“强笑”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16段中说“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我”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王送东西给“我们家”表达谢意,本“不是要钱”的。
可他为什么又收了“我”的钱?请你揣摩一下老王当时可能是怎样想的,并回答:老王“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力提高】1.身体极度虚弱将不久于人世2.生活贫困、身体虚弱的老王不可能送“多得数不完”的鸡蛋。
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鸡蛋凝聚了老王真挚的谢意,体现了他善良的性情,这情意是无法计量的。
3.“强”意为勉强;“强笑”准确而含蓄地表达了“我”心中说不出的感动和悲酸。
4.“我”具备人是生而平等的思想,具有善良的品格。
5.答案要点:平素的交往中老王了解“我”的善良与没有恶意,因此才收了钱;他是知道我已领受了他的谢意的。
篇二:品读杨绛先生的《老王》品读杨绛先生的《老王》内容摘要: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选编了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作者以其素朴的文字凸现了底层平民的光芒,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陈年佳酿,绵味悠长。
关键词:《老王》幸与不幸底层情怀幸与不幸先谈老王,老王是一个不幸者。
一是他身世孤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亲人了。
”二是生活方式艰苦。
“他是单干户。
他靠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三是身有残疾。
“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四是遭人鄙视污蔑。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这里,“有人说”三字表明不是所有的人,“大约”二字表明也仅是一种推测,缺乏事实,在作者看来“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话外之因,说老王年轻时候“不老实”,实是他人因为老王的长相、老王的地位而给老王泼脏水,是一种污蔑,所以作者才会说出“反正同时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更深的不幸”即他人对老王的污蔑。
话语平和,但文中有刺,刺得人隐隐作痛。
老王又是一个幸运者,尽管作者把老王当作一个不幸者。
乘客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杨绛先生却常坐篇三:老王杨绛阅读题阅读《老王》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9.作者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突出老王样子非常怕人。
b.说明老王当时病情严重。
c.强调老王令人生厌之态。
d.暗示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10.“老王同院的老李”可从侧面看出老王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老王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的人。
b.老王是一个病重的人。
c.老王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d.老王是一个诚实的人。
11.下列描写方法选文没用到的一项是()a.心理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d.语言描写12.本文用词洗练老到,很值得品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本句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如果用“站立”等词就不能表现这层意思。
b.“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
”这是因为老王的形象把我吓坏了,总不能集中精力去数,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c.“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一句中的“强笑”说明笑得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
d.“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的“攥”表达老王矛盾的心情:既又不好意思,又很难过,用的是动作描写。
13.对“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赶忙止住我”表明老王了解杨绛的为人,知道她要给钱。
b.“我不是要钱。
”一句表明老王是在临终前来和一生中给他温暖最多的人告别,他不愿意接受钱。
c.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出老王是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
d.作者在文末表达的“愧怍”之情,主要原因是这一次给了老王钱。
现代文阅读(一)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术而不仅是技术,③ (甲) 是重峦叠嶂, (乙)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5.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a.既……又……b.或者……或者……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26.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a.第①句b.第①②句c.第①④句 d.第(11)句27.本语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28.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确的是( )a.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
b.平时游览的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c.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d.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
○1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3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4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5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6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7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