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集(1)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集(1)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集第2章 汽车动力性一、判断题1.汽车是一种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运输工具,其运输的高效率是由其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最高速度来体现的。

错2. 影响汽车行驶最高速度的最主要使用性能是汽车的动力性。

错3. 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

对4.汽车的爬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max i 来表示的。

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2挡最大爬坡度。

错5. 求解汽车动力性主要指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是驱动力随车速变化的数量关系,这一关系依从于发动机转矩随其转速的变化关系,即发动机的动力特性。

错6. 使用外特性曲线的功率大于外特性的功率。

错7. 传动系功率损失可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两大类。

对8.机械损失只与啮合齿轮数、传递的转矩等因素有关。

错9. 轮胎的尺寸及结构不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

错10. 一般用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t F —a V 来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图。

汽车驱动力图直观地显示变速器处于各挡位时,驱动力随车速变化的规律。

对11. 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直线等速行驶时,必须克服来自地面与轮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滚动阻力和来自车身与空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空气阻力。

对12. 上述汽车各种行驶阻力中,滚动阻力f F ,和空气阻力w F 坡度阻力i F 和加速阻力j F 是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存在的。

错13. 在水平道路上等速直线行驶时,就没有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对14. 当弹性车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轮胎的变形是次要的。

错15.当车轮受径向载荷作用但不滚动时,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分布是前后不对称的。

错16. 滚动阻力系数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汽车重力所需之推力。

对17. 在分析汽车行驶阻力时,不必具体考虑车轮滚动时所受到的滚动阻力偶矩,而只要知道滚动阻力系数求出滚动阻力便可以了 对18. 轮胎的弹性迟滞损失是以车轮滚动阻力的形式表现为对汽车行驶的一 种阻力。

错19. 行驶车速对滚动阻力系数没有很大影响。

错20. 径向载荷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很大。

错21. 诱导阻力是空气升力在竖直方向的投影。

错22. 目前,对货车与半挂车的空气阻力也很重视,不少半挂车的牵引车驾驶室上已开始装用导流板等装置,以减小空气阻力节约燃油。

对23.道路坡度以坡高和底长之比来表示,即/i h S tg α==。

对24.由于坡度阻力与滚动阻力均属于与道路有关的阻力,而且均与汽车重力成正比,故可把这两种阻力合在一起称作道路阻力 对25.加速时不仅的旋转质量产生惯性力,平移的质量还要产生惯性力偶矩。

错26. t f w i F F F F ≥++ .上式称为汽车的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

错27. 如果驱动轮在路面滑转,则增大驱动力只会使驱动轮加速旋转,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并不会增加,汽车仍不能行驶。

对28. 在硬路面上附着力取决于轮胎与地面间的相互摩擦。

对29. 汽车的附着力只取决于附着系数以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错30. 只有汽车前、后驱动力的分配比值刚好等于其前、后轮法向反作用力的分配比值时,四轮驱动汽车才真正利用此附着力。

对31. 常用附着利用率,即汽车附着力与四轮驱动汽车附着力之比24/F F ϕϕ或 14/100%F F ϕϕ⨯,来表示汽车对附着力的利用程度。

对32.前轮驱动汽车的附着利用率优于后轮驱动汽车。

错33. 4t F 曲线与(w F +f F )曲线的交点便是max a V 。

对34. 当需要中速或低速行驶时,驾驶员可以关小节流阀开度,此时发动机只用部分负荷特性工作,相应地得到虚线所示驱动力曲线以使汽车达到新的平衡。

对35. 有的汽车I 挡δ值甚大,Ⅱ挡的加速度可能比I 挡的加速度还大。

对36. 在进行一般动力性分析而计算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时,不可以忽略原地起步时的离合器打滑过程。

错37. 汽车最大爬坡度max i 为2挡时的最大爬坡度。

错38. 直接挡最大爬坡度 0max i 亦应引起注意,因为汽车经常是以直接挡行驶的,如果0max i 过小,迫使汽车遇到较小的坡时经常换挡,这样就影响了行驶的平均速度。

对39. 汽车在各挡下的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关系曲线称为动力特性图。

对40.用动力特性图亦可求得加速度值,然后换算为加速时间。

对41. 最高挡时与发动机最大功率相对应的车速p V 一般等于或稍大于最高车速。

错42. 当需要爬坡或加速时,驾驶员加大节流阀开度,使汽车的全部或部分后备功率发挥作用。

对43. 汽车的后备功率愈大,汽车的动力性愈好。

对44. 在附着条件允许时,显然,发动机功率转矩越小,汽车的动力性就越好。

错45. 发动机比功率的大小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有很大影响,是选择发动机功率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46. 传动系机械效率越高,传动损失功率越大。

错47. 利用超速挡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汽车在良好道路上行驶的最高车速和高速时的燃油经济性。

对48. 改善汽车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对高速行驶汽车是非常必要的。

对49. 汽车总重对汽车动力性影响很小。

错50. 动力因素与汽车总重力成正比。

错51. 汽车的驱动力t F 与轮胎半径r 成反比,而车速a V 与轮胎半径r 成正比,因此,轮胎半径对与动力性有关的驱动力和车速是矛盾的。

对52. 轮胎型式、花纹、气压对汽车动力性没有影响。

错53. 在硬路面上行驶的汽车,用子午线轮胎,小而浅的花纹,较高的轮胎气压,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有一定作用、在松软路面上行驶的汽车,用大而深的轮胎花纹、较低的轮胎气压,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通过性有很好的作用。

对54. 充分利用惯性冲坡,可以使汽车通过比使用说明书指出的最大爬坡度还大的短坡。

对55. 汽车平均技术速度是影响运行生产率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56. 汽车的平均技术速度不仅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同时还受到汽车的其它使用性能以及道路条件、运输工作的组织因素、驾驶员技术水平和交通条件的影响。

对57. 汽车平均技术速度是驾驶员技术水平、车辆技术性能与状况、道路、交通条件、运输组织、载荷等功能效率的综合反映。

对58. 道路条件对汽车平均技术速度无很大影响。

错59. 目前,我国三、四级公路占的比例较大,一、二级公路占的比例较小。

对60. 当两车交会时,考虑车辆左右摇摆情况,要有一定的侧向安全距离。

车与车的侧向间距大,车速可以高些;反之应低些,以免发生事故。

对61. 当交通量、交通密度很小时,车辆可自由选择速度,车辆的平均技术速度就较高。

对62.载重量对小客车的平均技术速度没有实际影响。

对63.平均技术速度是一个随机变化的量,因此,它是难以确定的。

对64. 公路货运的发展趋势是以轻型汽车列车为主。

错65. 直接挡最大动力因素0max D 是评价汽车合理拖载重量的重要指标。

对66. 起步加速时的冲击力使钢板弹簧的反应转矩和纵向推力增加,特别易引起前悬挂上连接螺栓的松动。

错67. 测出各种车速下,节气门全开时的F d 和F 值,即可得到汽车的驱动力—车速曲线图。

对单选1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A)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A纵向B横向C各向D.斜向2. 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C)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A转动系B驱动系C传动系D阻力系3. 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约小(B);货车柴油机的使用外特性最大功率约小5%;轿车与轻型汽车柴油机约小10%。

A 10% B15% C 5% D20%4. 汽车静止时,在车重作用下,轮胎产生以(D)变形为主的变形,车轮中心到轮胎与道路r。

车轮的静力半径小于其自由半径。

接触面间的距离称为静力半径sA轴向B横向C各方向D径向F它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构5. 欲使从动轮在硬路面上等速滚动,必须在车轮中心加一推力1p成一(A)来克服A滚动阻力偶矩B滚动阻力C滑动阻力偶矩D滑动阻力6. 滚动阻力等于滚动阻力系数与车轮负荷之(A)A乘积B和C差值D反比7. 子午线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A)A较低B较高C很低D很高8. 由于转弯行驶增加的滚动阻力,已接近直线行驶时的(B)A20~50% B50~100% C5~10% D200%9. 汽车空气阻力的数值通常都总结成与气流相对速度的动压力成(B)的形式A反比B正比C对应10. 根据我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I级路面最大坡度为(B)%,山岭重丘区I 级路面最大坡度为9%。

A2 B4 C7 D911. 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加速运动时的(D)A空气阻力B摩擦力C重力分力D惯性力12. 地面切向反作用力不能(B)附着力,否则将发生驱动轮滑转现象。

A小于B大于C等于13. 行驶中产生动载荷的绝对值随坡度与加速度的增加而(C)。

A减小B不变C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14. 为克服前轮驱动汽车的附着利用率不如后轮驱动汽车缺点,前轮驱动轿车的质心位置都布置得(D)。

A偏下B偏上C偏后D偏前15. 当车速(A)最高车速时,驱动力大于行驶阻力。

A低于B高于C等于16. 汽车的加速能力可用它在水平良好路面上行驶时能产生的(C)来评价A 最高速度B 平均速度C 加速度17. 根据汽车的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可以确定汽车的(C )能力。

A 加速B 制动C 爬坡D 驱动18. 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D )机械传动损失和全部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A 大于B 小于C 不等于D 等于 19. 1()e f w T P P P η-+被称为汽车的(A )。

A .后备功率B 空气阻力功率w PC 坡度阻力功率i PD 加速阻力功率j P 。

20. 汽车驱动力的提高受到(B )的限制,不能无限地加大,所以过大地增大发动机功率也是无益的。

A 发动机条件B 附着条件C 行驶阻力D 空气阻力21. 变速器处于(D )时,主减速器传动比将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

A1档B2档C 后退档D 直接档22. 一般汽油发动机汽车最高车速max a V 与最大功率时相应车速ap V 之比为1.1~0.1/max =ap a V V ,柴油车为(A )。

A 1B 1.1C 0.9D 1.223. (A)挡的传动比直接影响汽车起步加速性能和最大爬坡能力。

A1 B 直接 C2 D324. 除(A )阻力外,其它行驶阻力都与汽车的总重力成正比。

A 空气B 行驶C 摩擦D 滚动25. 软路面行驶的汽车,车速不高,要求轮胎半径(B ),主要是为了增加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

A 稍小B 稍大C 尽量小D 尽量大26. 试验表明,在海拔4000m 地区,发动机有效功率只有原来的(B )%。

A40 B50 C60 D7027. 充分发挥汽车动力主要是提高汽车的(B)速度和有效载重量,即提高汽车发动机功率的利用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