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多媒体技术与教育1.多媒体技术概念及其特征答: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为基础,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处理、传输和呈现,使之成为一个逻辑整体,并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
2.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组成3.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答:(1)多媒体素材处理工具:文本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视频编辑、动画制作。
(2)多媒体创作集成工具:演示课件创作工具、交互式课件创作工具、网络课件创作工具、程序语言。
4.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多媒体教学应用的重大意义。
答:1.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将引起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最终导致教育思想、理论甚至体制的变革。
(1)教材将发生巨大变革:电子教科书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检索方便、激发兴趣、提高效率(2)教学形式更加活泼(3)改变信息组织结构,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接受信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通过计算机网络,更好地实现远距离教育(5)教育机构将发生重大变化(6)对教育观念的影响2.多媒体教学应用的重大意义:(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3)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4)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建设理想的学习环境5.多媒体教学的含义及其特征。
答:(1)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符号、语言、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要素,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通过多种方式的人机交互作用,呈现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过程。
(2)多媒体教学的特点:①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
②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
③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④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存储。
⑤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⑥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第二章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及它们对课件设计的指导意义。
答:(1)认知主义根据认知理论,大脑是学习的代理,因此,应该从内部思想的角度来研究学习。
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和有策略的信息加工过程。
包含感知、记忆、理解、迁移、问题解决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
还涉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及情感因素等。
知识的获得是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理解。
在认知结构和其他因素影响控制下,对信息选择性注意。
因此原有知识结构对学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迁移广泛存在。
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等都会直接影响学习的迁移。
认知主义课件设计原则:①开发的课件应与学习的内部进程一致。
②个别化:考虑和利用学习者的特性,来确定教学特征。
③使课件具有交互性:交互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形成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④有效地使用反馈。
⑤确保成功:动态调整学习的难度,确保进入新题目前,预备知识和技能都已熟悉,注重学习题目的组织。
⑥精心设计屏幕:一次呈现一个概念;自己控制步调;使用具体语言而非抽象的;强调重要信息。
(2)建构主义其基本观点是: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是通过教师授得,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同化和顺应)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建构主义课件设计原则: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①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③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2.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及它们对课件设计的指导意义。
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1)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智力发展,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及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
(2)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基本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起主导作用;力求理解教学过程;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1)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
(2)任何学科都能用适当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3)要学习好,必须采取发现法。
(4)基本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启发原则,反馈原则。
3.宣伟伯的传播效果理论对课件设计的指导意义答:宣伟伯传播效果理论:教育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遵循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最小代价原理。
第三章多媒体课件的类型与基本构成1.多媒体课件的意义答:广义的定义:在教学和培训中应用的能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应用软件,涵盖CBE的各种形式。
狭义的定义:多媒体课件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为特定的学习者而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反应特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2.演示型课件的应用场合。
答:适于各学科演示内容提要、数据图表、动态现象、模拟示意。
可用来配合课堂的讲授、讨论、练习、示范等各种教学方法。
(1)呈现内容提要和抽象关系(2)演示事实材料(3)声画配合语言教学(4)自动演播(5)显示推导分析过程3.资源型课件的分类。
答:⑴学科知识网站,按照知识体系结构组织信息,供学习者检索资料。
①主题知识网站主题知识网站为学习和研究某些课题提供参考材料,是围绕特定主题编制的,可以涉及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也可以是多学科内容综合。
主题知识网站的结构框架包括知识模块、链接资源、导航系统,信息量大的网站设置内部检索机制。
②专题资料网站专题资料网站是为分析研究一个具体明确的课题而汇集资料的。
关于一个人物、一个历史事件、一件艺术作品等。
包括原始资料、研究结果、研究动态、争论观点、相关材料等,还可以提供论坛收集最新的意见。
这种网站资料收集广泛,内容更新快,媒体种类多,具有动态性。
⑵专题学习网站,是按学习的主题和目的,依据学习任务需要选择和组织信息,有学习指导,体现一定的教学策略。
专题学习网站包括专题研究、虚拟考察、WebQuest。
4.模拟的分类、模拟型课件的优势与局限。
答:分类:(1)物理模拟;(2)过程模拟;(3)程序模拟;(4)情境模拟。
优势: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现实生活中不能即时获得或亲身经历的经验。
②提高教学的安全性。
③提供可控制和可重复的情境。
④促进学生参与。
模拟把学生置于事件环境中,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动机增强,关心与程序交互的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
⑤有利于学习迁移。
模拟是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能够比较容易地把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局限:①模拟是对实际情景的简化和典型化,模拟教学应该与真实经验相结合,以避免学生面对真实的复杂事物时不能准确或精细地反应,对于低幼儿童,应该首先接触真实事物而不应是模拟现象。
②在编制模拟型课件时,应考虑必要性,避免用复杂的技术去表现印刷材料或实物就能说明的现象。
③模拟型课件应该有足够的信息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进行尝试错误的猜测,或者只是会模拟操作而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5.游戏型课件的特点。
答:(1)目标:得分、揭示谜底、猜出单词(2)规则:允许的行动和限制(3)竞争(2)挑战性:“攻关”(5)幻想性(6)安全性(7)娱乐性6.课件的基本构成。
答:(1)课件导入:标题页、说明、用户确认;(2)学习者控制;(3)信息呈现;(4)提供帮助;(5)课件结束。
7.学习者控制元素。
答:(1) 按钮;(2) 菜单;(3) 链接。
8.信息呈现的基本要求的含义和实现的方法。
答:信息呈现的基本要求(1) 一致性(保持信息呈现一致性的基本方法是划分功能区)①把控制选择,如按钮等,固定放在屏幕的下部等常规位置。
②同一类的提示要使用同样的提示词。
③如果在教学软件中需要变换显示方式,应出现在内容明显变换的页,并要加以说明。
④对于频繁的同一种操作,要固定使用键盘或鼠标,不要在两者之间来回变换。
⑤边界空白和段落安排要统一,符合常规。
(2) 简约性一是要按需要的程度表达,不应比目标要求更多。
二是尽可能少的显示元素来达到表达信息的目的。
这样可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必要的信息上。
减轻观察和记忆的负担,提高效率。
①减少按钮、菜单和链接等控制元素。
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由少到多的试用,根据试用的反馈意见,保留必要的控制元素。
②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信息呈现元素,使用目的要明确。
③合理选择和分解教学内容,控制每页的信息量。
④屏幕信息密度适当,留有足够的“空白”。
⑤精心编写标题、提示词、菜单项、按钮名称等文字内容,使它们简短、准确、清楚。
(3) 新颖性画面力求新颖,独特,增加课件的艺术吸引力和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增加学习活动的愉快体验。
①外观精美。
②设计富有想象力的人物和物体的视觉形象,适度夸张。
③利用线条、色块、艺术字美化画面。
④增加动感。
⑤色调和布局有创意,有独特风格。
9.帮助的类型及提供帮助的技术。
答:过程帮助是关于如何使用教学软件的帮助,这类帮助信息可以在最初的说明中提供,或是单击软件页的帮助按钮来获得。
提供帮助的一种有用的技术是翻转式提示,也就是当鼠标移到屏幕某一区域时,会出现文字的提示或声音的提示,说明进一步操作将产生的效果。
信息帮助是关于教学内容的。
包括如何找到更详细的描述、补充的例子、更简明的解释等。
此外,还有术语表、参考书、图表等。
信息帮助不一定在软件中处处包含,取决于软件的类型、内容、目的以及难度,例如,在资源型或指导型中使用的比在练习型中多。
第四章课件设计过程与方法1.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答:CAI课件开发流程图2.课件的导航设计。
答:导航在多媒体课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导航的设计在整个课件的设计中举足轻重。
在进行导航设计时,应注意针对软件的类型、对象、知识内容、学科特点等方面的特征,选定适当的导航策略,然后选用一定的交互方式实施。
导航的分类:检索导航、帮助导航、线索导航、浏览导航、演示导航、书签导航。
第五章多媒体课件素材制作1.数字图像的分类、主要参数答:分类:(1)矢量图(Vector Graphic)(2)位图(Bit-mapped Graphics)主要参数:(1)分辨率;(2)颜色深度;(3)文件的大小;2.图像素材的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