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解析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9分)根据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门前一树槐,进宝又招财。

”槐树不仅是祥瑞的象征,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很慷慨的。

每逢花期,家乡万亩槐花园里,就弥漫着咄咄逼人的香气,令人陶醉。

那一棵棵浓密高大的槐树上,挂着让人感到振撼却又显得娇媚无比的花朵,温柔地在春风中绽放,明艳得让人眼花缭乱。

地上则铺满了洁白如雪的花瓣,宛如一张硕大无边的天然地毯。

鸟儿在林中婉转地叫着。

吃货们凝视着枝头鲜嫩的槐花匿笑,翘首等了一年,又可以大饱口福了。

在如此美不胜收的园子里漫步,仿佛置身于朦胧的梦境,让人流连忘返!(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A .慷慨..(k āng g ài ) 仿佛..(f ǎng f ú) 凝.视(n íng ) 眼花缭.乱(li áo )B .娇媚.(m èi ) 绽.放(zh àn ) 翘.首(qi áo ) 美不胜.收(sh èng )C .花瓣.(b àn ) 朦胧..(m óng l óng )硕.大( shu ò) 流连忘返.(f ǎn ) D .鲜嫩.(n èn ) 漫.步(m àn ) 匿.笑(ru ò) 招.财进宝(zh āo )(2)词语有别字的一项是 AA.温柔振撼浓密贡献B.地毯梦境天然婉转C.明艳洁白置身祥瑞D.象征弥漫陶醉宛如(3)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槐花一开,人们便围聚在槐树下,对盖满头顶的槐花品头论足。

B.吃货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枝头的槐花,心想,又可以大饱口福了。

C.成年后走南闯北,品尝了很多美食,可我总是对家乡的槐花馅包子念念不忘。

D.槐花园里弥漫着咄咄逼人的香气,令人陶醉。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根据词语搭配来辨别加点字的字音。

A.有误,“慷慨”中的“慨”应读作“kǎi”;B.正确;C.有误,“朦胧”中的“朦”应读作“méng”;D.有误,“匿笑”中的“匿”应读作“nì”;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来辨别字形。

A.有误,“振撼”中的“振”应为“震”;BCD.正确;故选:A。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ABC.正确;D.有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用来形容“香气”不恰当,对象错误;故选:D。

参考答案:答案:(1)B(2)A(3)D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而且汉字中又有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3分)有语病的句子是()A.抗击疫情,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学战。

B.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C.展望未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

D.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

解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

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参考答案:ACD.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格局”。

故选:B。

点拨: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

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

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3分)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经意带火了一部作品﹣﹣美国影片《传染病》。

B.无论是谁,只要他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D.说文学是“诚实的自白”,远不如说文学是“精巧的虚构”。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

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参考答案:ACD.正确;B.使用有误,将“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中的顿号改为逗号。

故选:B。

点拨: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4.(3分)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

C.“热得.难受”中,难受是对“热”的补充;“雄伟壮丽”中,两个词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D.“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一句,把暴风雨完全人格化了。

解析: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参考答案:A.错误,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不是德国的;BCD.正确。

故选:A。

点拨: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5.(2分)名著阅读。

猪八戒有很多缺点,如好吃懒做,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等,但他仍然深受人们喜爱。

原来他也有不少优点,比如忠勇善良、能干脏活累活是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人物形象的把握。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

猪八戒,西游记中人物。

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

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能干脏活累活,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参考答案:答案:忠勇善良能干脏活累活(憨厚淳朴、知错就改)点拨: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6.(10分)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7)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二章)(9)民谚云:“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后一句在《曹刿论战》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曹刿对其乡人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曹刿论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时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去背诵。

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的题,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

参考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注意“啄”的书写)(2)念天地之悠悠(3)晴川历历汉阳树(注意“历历”的书写)(4)何当共剪西窗烛(注意“剪”的书写)(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注意“庙”的书写)(6)不尽长江滚滚流(7)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注意“阙”的书写)(8)贫贱不能移(注意“贱”的书写)(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注意“鄙”的书写)点拨: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理解(50分)7.(6分)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喜雨(唐)白居易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定”在突出标题“喜”字上的作用。

解析:《喜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紧扣一个“喜”字,细致描绘了云至雨来,顿解禾苗干渴,老百姓为这场及时雨万分欣喜,对秋天粮食丰收寄寓无穷希望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注之情。

参考译文:西北方向一片乌云悄然而至,片刻间滂沱大雨从天而降。

焦枯得得禾苗顿时舒展开翠绿的叶子,这一定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成。

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表现了诗人看到这场及时雨缓解了旱情,为老百姓丰收有望感到欣喜,表现了作者关注民生疾苦,对下层人民的体贴和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结合诗句内容来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雨一下,旱情马上得到缓解,诗人为农人担忧的心也得到纾解。

“定”意思是一定,语气可定,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待和祝愿,表现了作者希望老百姓有个丰收年的美好愿望,这两个字体现了作者对老百姓的体贴和关爱之情。

答案:(1)为这场及时雨带来庄稼丰收而高兴,表现出一种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2)“顿”表明这场雨来得及时,立刻缓解了旱情;“定”,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这两个字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点拨: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一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再分析诗歌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最好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

8.(14分)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