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特征生物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生石花是生物,机器人和石钟乳不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①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②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③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生物的归类方法:①按形态结构归类: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②按生活环境分: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取平均值或随机取样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6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的书写要求:①起点是生产者(植物) ②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

③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④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能量和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的生物,有毒物质越少,数量和能量越多。

4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外界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

2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正确识别课本37页显微镜结构,看图说出各部分名称。

2操作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制作临时装片④观察⑤收镜装箱3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物镜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上没有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4从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

当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时,物像偏哪边,标本向同方向移动,如物像偏上,如果想移至视野中央,标本就向上移动。

第二节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①擦,用洁净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往装片上滴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③撕,撕取生物材料,把观察材料放在载玻片水滴中;④展,用镊子把材料展平;⑤盖,盖盖玻片,避免出现气泡;⑥染,滴稀碘液染色;⑦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碘液,使碘液浸润标准的全部。

2常见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

按保存时间分:临时装片、永久装片。

3看课本45页植物细胞图,说出各部分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第三节动物细胞1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2看课本48页动物细胞结构图,说出各部分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第四节细胞生活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

2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4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由小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分化。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去。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分化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差异,但遗传物质不变。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五种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重新分化形成四种组织,分生组织一般存在于芽和根尖中)。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眼虫。

2看图说出课本68页草履虫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

2苔藓植物一般有茎和叶,无输导组织,根为假根,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常被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4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均以孢子繁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第二节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种子结构基本相同,包括:种皮和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还有胚乳。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自身条件:种子饱满、胚是完整的、活的且不处于休眠期的。

3种子萌发过程:种子吸收的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4抽样检测的三个讲究:①样本大小要合适②要做到随机抽样③检测的方法要科学。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 根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成熟区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 叶芽由幼叶、芽轴、芽原基组成;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4.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包括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

5.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缺氮: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缺磷: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6.过度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污染环境,建议多用农家肥。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1 花的主要结构式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1粒花粉含2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粒精子与极核结合,此为被子植物特有的双受精现象;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2看图说出课本104页花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3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一定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

4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5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 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途径如下:土壤中的水→成熟区根毛→根中的导管→茎中的导管→叶中的导管→大气3 叶片结构:叶片由上下表皮(保护组织)、叶肉(营养组织,含大量叶绿体)与叶脉(输导组织)三部分组成,其中表皮有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及气孔组成。

注意:表皮细胞无叶绿体,无色,保卫细胞有少量叶绿体。

4 气孔:指保卫细胞间的空隙,分布在表皮上,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与气孔的大小由保卫细胞控制;一般情况下,下表皮气孔多,上表皮气孔少;气孔白天张开,晚上闭合或者缩小。

5 蒸腾作用意义:①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

6.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气孔数目、叶片数目(气孔和叶片数目越多,蒸腾作用越强);温度(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北温带夏季温度最高时,由于气孔关闭,故蒸腾作用减弱);大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减弱,如阴雨天);温度(温度越低,蒸腾作用越弱,如傍晚)7蒸腾作用应用:北温带树木落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为提高移栽植物成活率,采取的措施有以下三点:①多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②剪去部分或全部枝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③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光能1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2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意义: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他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简称饥饿处理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简称遮光对照处理) ③把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④摘叶片,去掉黑纸片 ⑤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让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可避免因酒精挥发燃烧而起火⑥清水漂洗⑦滴加碘液(淀粉遇碘变蓝,变蓝部分表明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⑧漂洗观察。

(备注:此点可分小点背诵)4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运输方向由下而上;筛管运输有机物,运输方向自上而下。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 光合作用的概念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