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 试样应该是( )A. 单质 C. 纯物质B. 混合物 D. 任何试样6.氟化镧单晶氟离子选择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A. 氟离子在膜表面的氧化层传递电子;B.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C. 氟离子穿越膜而使膜内外溶液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D. 氟离子在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2.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A. KBr 晶体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B. KBr 在4000~400 cm-1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C. KBr 在4000~400 cm-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D. 在4000~400 cm-1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3. 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A.红外光谱法B.荧光光度法C.核磁共振波谱法D.分光光度法4.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A. 向高波数方向移动B. 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 不移动D. 稍有振动5.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是( )A. 气体状态B. 固体状态C. 固体, 液体状态D. 气体、液体、固体状态都可以6.下列化合物中荧光最强、发射波长最长的化合物是( )。
A. B.C. D.7.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8.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色物质时,用红色光测定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9.所谓荧光,即指某些物质经入射光照射后,吸收了入射光的能量,从而辐射出比入射光 ( )。
A. 波长长的光线;B. 波长短的光线;C. 能量大的光线;D. 频率高的光线10.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 )A.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B.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C.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D.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1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B.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C.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D.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12. 可以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是( )A.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B. 辐射能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辐射C. 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产生的跃迁D. 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1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14.在极谱分析中, 通氮气除氧后, 需静置溶液半分钟, 其目的是: ( )A、防止在溶液中产生对流传质B、有利于在电极表面建立扩散层C、使溶解的气体逸出溶液D、使汞滴周期恒定15.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A、100%电流效率B、100%滴定效率C、控制电极电位D、控制电流密度16.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A、电解方程式B、法拉第定律C、能斯特方程式D、菲克定律17. 用原子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A. 钠B. 碳C. 铁D. 硅18.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A.红外光谱法B.荧光光度法C.核磁共振波谱法D.分光光度法19.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光的吸收符合(),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 多普勒效应B. 朗伯-比尔定律C. 光电效应D.乳剂特性曲线.20. 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时,C=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A 气体B 正构烷烃C 乙醚D 乙醇21. 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A 0B 1C 2D 322.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A. 白光B. 单色光C. 可见光D. 紫外光23.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分子的振动B.分子的转动 C. 分子外层电子的跃迁D. 分子内层电子的跃迁24.所谓荧光,即某些物质经入射光(通常是紫外光)照射后, 吸收了入射光的能量,从而辐射出比入射光()A.波长长的光线B.波长短的光线C.能量大的光线D.频率高的光线25.下面不是产生化学发光的必备条件是:()A.能够快速地释放出足够的能量B.反应途径有利于激发态产物的形成C.激发态分子能够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回基态,或能够将能量转移给可以产生辐射跃迁的其它分子D.反应在水中进行26.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A.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B.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C.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D.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27. 在原子发射光谱感法中,选择激发电位相近的分析线对是为了什么()A.减少基体效应B.提高激发几率C.消除弧温的影响D.降低光谱背景28.在符合吸收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增加,增加,增加B.减小,不变,减小C.减小,增加,增加D.增加,不变,减小29.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分子的振动B.分子的转动 C. 分子外层电子的跃迁D. 分子内层电子的跃迁30.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振动)和转动(E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A. E振动>E转动>E电子B. E转动>E电子>E振动C. E电子>E振动>E转动D. E电子>E转动>E振动31.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A. H2OB. COC. HClD. N232. 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B.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C.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D. 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33.下列物质不能产生荧光的是:()A.O NCH3COOHNH3CH3C CH3+B. C. D. CH3CH334.在测量分子荧光强度时,要在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进行测量,其原因是()。
A.荧光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的,为了消除透射光的影响。
B.只有在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才有荧光C.光强度比透射光强度大D.荧光的波长比入射光波长长35.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A.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B.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C.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D.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36.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B.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C.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D.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37. 可以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是( )A.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B. 辐射能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辐射C. 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产生的跃迁D. 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38.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色物质时,用红色光测定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39.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A. 白光B. 单色光C. 可见光D. 紫外光40.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A. 向高波数方向移动B. 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 不移动D. 稍有振动二、填空题1.仪器分析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它分析方法。
2.析出电位与被测物质浓度______ ,半波电位与被测物质浓度________,故后者可用于物质的___________。
3.电解某物质的外加电压通常包括、过电压和溶液的电压降。
4.原子光谱主要包括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
5.依据物质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
6.通过电极反应把被测物质转变成为金属或其它形式的氧化物,然后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叫。
7.用于库仑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化学指示剂法、电位法、死停终点法。
其中____________方法的灵敏度最高。
8.质谱中主要离子峰包括、碎片离子峰、同位素离子峰、重排离子峰以及亚稳离子峰。
9.电位法测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浸入两个电极,一个是指示电极,另一个是参比电极,在零电流条件下,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___________。
10. 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建议将精密度、准确度和三个指标作为分析方法的主要指标。
11. 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
12. 分子光谱主要包括、和拉曼光谱。
13.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所用的检测器是。
14. 极化是指电流通过电极与溶液界面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电极电位与平衡电位之差值称为。
15.原子吸收光谱仪器主要包括锐线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16.仪器分析的英文名称为:。
17.核磁共振波谱用于结构分析中的主要参数有、自旋偶合常数、信号强度(峰面积)和驰豫时间。
18.NMR仪器的基本结构是由磁铁、探头、射频发生器、射频接受器、、信号放大器及记录仪组成。
19.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称为。
20. 玻璃电极的特性有不对称性、碱差和。
21. 溶出安伏法包含和电解溶出两个过程。
22. 核自旋驰豫包括和自旋-自旋驰豫.23. 质谱仪器包括高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和。
24.用于有机化合物机构分析的四大谱为:、、、。
25.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所用的检测器是。
26. 由于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别引起的极化叫。
27.质谱分析法的应用主要在、化学式的确定、结构式的确定和质谱定量分析。
28. 溶出安伏法包含和电解溶出两个过程。
29. 恒电流库仑分析, 滴定剂由, 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终点由化学指示剂或电化学方法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库仑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