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五百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读书笔记

《世界五百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读书笔记

《世界五百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读书笔记----从实习生到CEO的故事这本书在家里放了很久,一直没有读完,之前读了一点,之后又放下了,今年正式开始再次阅读这本书,我预计在3月底读完。

坦白说,《世界五百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这本书3个月内我看了三遍,但是读完就忘完了,隔两周再看,居然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看过,三遍看完之后,不知道怎么写总结,无法用心去感悟里面的内容。

最后我决定不给自己设定读完时间,而是开启自己新的学习模式,希望能通过每读一章或多章就写心得的形式,来加深对此书的印象及自己的理解。

这本书里面教了我们看书的方法,也就是“看书四问”:第一,读完这本书,我能不能简要地复述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我有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体会来自于对书本的思考?第三,我看完这本书采取了哪些行动或改变了哪些观念?第四,读完这本书,我有什么收获或者变化?第一章:北京来信第一问:这一个章节主要叙述了王勇在李老师过生日的前一天,给李老师寄了一封感谢信。

李老师看完这封信之后,就有了写书的灵感。

第二问:我看完这一章之后,认为做人一定要有感恩的心。

有一颗感恩的心并不是要你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或者给予你的恩人多么大的回报,而是时刻不忘别人给予的恩惠,并且能把自己成功的方法,大方的传授给别人,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三问:以后我要把每一个教过我的人都当做老师;把每一个伤害我的人,也当做老师;把每一个支持我的人都当做恩人;把每一个反对我的人,也当做恩人。

第四问:从此之后,做任何事要最重他人,虚心请教。

第五问:为什么李老师要选择王勇作为本书的主角?因为王勇的缺点,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王勇的优点,我们大多数人也有。

王勇就是我们这时代的年轻人的缩影,所以用王勇作为主角,更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

这让我明白了今后要说服别人,最好能够找到一个跟他背景相似缺比他成功的例子来说服他。

第六问:为什么王勇要写信给老师?因为写信最能够表达自己的诚意。

这让我明白了用纸笔写信更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第七问:这一章的意义有哪些?1、王勇从一个大学刚毕业的新人,短短两年时间里成为了一家三万人的集团公司的人事行政主管、经理,又过了两年,成为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

如此快的成长速度,究竟有何奥妙?2、人和人的智力差距其实不大,为什么一段时间后,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原地踏步?这是因为你的想法以及做事的方式。

如果把500万平均分给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一段时间后,穷人仍然穷、富人仍然富,这是思维方式以及习惯的问题。

第二章:我们不做廉价劳动力第一问:这一章节主要讲了王勇刚入职时,公开表达了我们多数人的想法,也就是公司在把我们当廉价劳动力使用。

这个想法表达出来之后引起了培训经理的反感,然后李老师就开始展现出自己登峰造极的说服力,从而告诉我们怎样说服各部门管理者和刚刚引进的大学生。

第二问:我的心得体会1、王勇在公开场合发表敏感话题,这给自己后来带来了无妄之灾,所幸碰到了李老师这样的领导,通过自己努力做搬运工以及运气(董事长的表扬)从而化解了这场无妄之灾,而且还因祸得福,有机会做李老师的下属,聆听李老师的教诲。

但是,我不能学习王勇!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碰到“李总监”的几率太小太小。

所以,有意见,先忍,再理解,最后坦然面对。

2、对于培训经理而言,却被王勇这样一个“小人物”激怒,乃至于当众失态,损害自己的职业形象。

所以要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坚持每天不发火,不把内心的负面情绪写在脸上。

3、对于李老师而言,身为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完全可以不必理会王勇这样的“小人物”,随便几句话就可以打发掉了。

如果李老师这样做了,说不定很快就会流失很多大学生,并且将一个未来的优秀人才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但是李老师没有这样做,李老师耐心的给“王勇”做思想工作,站在“王勇”的角度上来帮他分析问题,引导他掌握正确的价值观。

所以,我以后要做好人、说好话、成好事,渡人渡己!4、李老师说服人的道与术。

李老师在这一章说的所有语言,都是“术”。

这些话很多人会讲,但是讲出来都没有李老师这么有威力,这是“道”的区别。

说服别人的“道”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解决问题,是帮助别人掌握正确的理念。

目前我还无法掌握这个“道”。

第三问:看完这一章,我学会了用平静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工作再难,不要抱怨,学会找方法,适当求得帮助。

第四问:王勇所犯下的这个错误,我也犯过。

虽然我没有公开的去质疑公司,但是以前也在私下向同事抱怨过公司,觉得公司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今后我绝不会再犯。

第五问:这一章节的意义有哪些?1、现在的大学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如果你拒绝他们,你讨厌他们,问题依然存在。

我能不能试着转变一下观念,看看用什么办法能够管理好他们。

2、你们觉得自己是廉价劳动力,是因为你们只看到实习所得到的工资而没有看到为将来赚取更高的工资的资本。

第三章:打一份工,如何能得到三份工资?第一问:看完这一章,我脑海中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年轻人在培训室里,当众向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

一位总监轻松的化解了这些问题,同时显得总监的豁达和睿智。

第二问:我体会到,要说服王勇这样的刺头,光晓之以理还不行,还要软硬兼施。

软就是指站在王勇的角度,帮王勇分析他打一份工如何能得到三份工资;硬就是指那一句“我们公司正在高速上升期,要求同学们能快速成长。

如果你们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我们只能请你离开,让其他更有进取意愿的人进来学习,伴随公司成长。

”第三问:我觉得做任何事情多要一软一硬。

第四问:我的体会1、实习期间也有竞争,我们就有了危机感。

2、怎样摆脱这种危机感,那就是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实践与思考。

3、告诉王勇公司唯一看中的就是你们学习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学习意愿,暗示他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根本没有存在于公司的必要。

然后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4、让王勇体会到自己的付出是绝对有回报的,同时举例说明更加浅显易懂。

5、谁努力工作,谁就能晋升!这是利诱。

6、我已经给机会你们了,能不能晋升,取决于你们自己。

7、要想让别人认可你,你得先认可别人。

得到别人的认可不一定是做大事才行,必须慢慢来,把小事做对、做完善。

第四章:害群之马第一问:这一章讲的是培训经理要求“干掉”王勇,却最终被李老师说服,让王勇能够留下来继续实习,然后收到了王勇的越级汇报的邮件。

第二问:我的心得是:以后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不能抱着恶意的心态去揣摩别人的意思。

第三问:今后我碰到不同意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去分析。

第四问:我的体会1、说服下属,不要盲目的用权势压人,而是站在下属的角度上来分析问题。

2、我目前公司的实习生比较的少,我觉得应该可以适当的招聘一些实习生。

虽然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最终可能一个也不会留下,可是我们培养的人才会去别的企业,别的企业的人才也会到我们公司来。

如果大家都不培养人才,最终整个社会就没有人才了。

第四章:培训真的只是完成任务吗?第一问:这一章讲解了越级汇报的坏处以及培训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第二问:越级汇报的坏处有以下几点:1、他的直接上级或者上级的上级知道后会对他有意见。

2、破坏公司体制。

3、在她的直接上级在场的情况下,可以越级提问。

4、越级汇报的结果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所报告的事情转给你的直接上级处理。

大多数的上级对越过自己直接去找上级沟通或报告的下属非常反感,至少他会认为你并不认可他、不信任他,而且还瞧不起他。

5、越级投诉是正常的行为。

面对越级汇报,最好的办法是:以朋友的姿态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抬高直接上级的作用,引导他有问题去找自己的直接上级。

第三问:我一定不会越级汇报了。

第四问:我的收获来自于李老师说服人的方法。

也就是通过讲道理加上恰当的比喻来说服别人。

同时知道了培训的重要性,培训的作用是:快速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保证公司业务能够正常开展;为行业培养人才。

第六章:顺水人情第一问:这一章讲了王勇在实习期本来是要被劝退的,结果却因为行政部出了乱子,让王勇有机会获得董事长的表扬,从而得以留在公司。

第二问:看完这一章,我感觉王勇无比幸运。

王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成功之路的?我认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总而言之,王勇会被劝退,只有一个原因:他的性格容易得罪人。

而他能够被留下来,有七个原因:1、听了李总监的话,没有继续纠缠;2、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还不忘向李总监问好;3、总监助理的赞赏;4、行政部的失误;5、王勇负责带五名实习生搬办公室,工作十分卖力。

6、董事长的表扬;7、HR经理敏感的神经。

这七个原因缺一不可,由此可见犯一次忌讳,光是自己努力还不够,还得靠运气,而运气这东西是最不靠谱的,因此,我们决不能犯忌讳,一定要管控好自己的嘴巴,不能随便得罪人,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

第三问: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不光知道高管不是万能的,也知道为了小事情去求高管还不如去求办事员,还知道如果以后当了高管,一定不能滥用权力。

第四问:成功=努力+机遇。

然而王勇却有一个缺陷:容易得罪人。

换做是别人有这么一个缺陷,可能永无出头之日,王勇最终成功了,靠的还是机遇。

所以我不光要努力工作,同时也要搞好同事和领导的关系,这样我才能坚持到机遇的到来,从而抓住机遇,走向成功!第七章:遭遇潜规则第一问:这一章主要讲了因为政府要经常开会,所以李总监派助理去代替他参加,而王勇却在阴差阳错之下做了李总监的临时助理。

第二问:我的体会1、对外工作哪怕再没意义(比如说政府的会议),如果想要别人代替自己做,也得跟上级请示一下。

2、成功真的需要努力加机遇3、做领导下达指令一定要清晰明确,并且一定要通过正式渠道宣传。

4、遇到问题,先反思自己有没有错。

6、指令不清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第三问:我今后说话一定要清晰明了,不说模凌两可的话。

第四问:我的收获就是能够正确认识到潜规则和游戏规则的区别,以及指令不清楚所引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第八章:一件大事害了一堆人第一问:这一章主要写了因为李总监指令比清晰,导致王勇做了一上午的无用功不说,而且还因为王勇占用电话,导致董事长不能按时找到李总监,并且把李总监批评了一顿,李总监弄清原委之后再把王勇批评一顿,并告诉我们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重点。

第二问:我的体会有这样几个1、撰写重要报告的时候,最好安排在没有人打扰的时间段。

2、职位越高,容错率就越低,到了总监的级别,一百件事只要有一件事情没有做好都有可能会被扫地出门。

3、要改变公司现状,不能指望某一个人,公司的改变,需要公司从上到下所有人的参与和支持。

4、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积累提高,如果是心态不好,就没有人愿意给你这个机会了。

第三问:我需要做到的有以下几点1、有人犯错不能发脾气,这样对解决问题并无帮助,有时候甚至会错上加错。

2、要做到不发脾气,平时就应该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