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平衡

白平衡

日光白平衡只有在中午阳光直射下才会显示出正常的颜色如果过了中午,日光就会变黄了也就是说,日光白平衡是正午阳光直射(微云)的色温,约为5500开尔文如果一片云都没有的大晴天,由于蓝天的影响,色温会提高,颜色会偏向蓝色方向
要纠正蓝色的雪,可以简单地在拍摄前选择相机的阴影白平衡设置。

这个设置可能以前看起来不是很重要,但是在拍摄雪景时却非常重要。

同时也要记得这个设置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拍摄阳光直射的场景时。

(日光白平衡)
(阴影白平衡)
如何解决早晨和旁晚,本应是低色温时段照片上却硬生生的出现阴影蓝呢,下面片例告诉我们,使用“阴影”白平衡设置效果很好!原理:太阳尚无照射到大
地,虽然天已经大亮,但此时的色温就正阴影的8000°K,当然选择“阴影”白平衡拍照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惨能忠实的再现日出日落前后的景色,灰色的建筑业不会变成蓝色了。

一、甚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调整是一种数码相机上才有的功能,数码相机对色彩控制的便利是以往的胶片相机不可比拟的。

白平衡调整可以使相机适应不同的拍摄光线条件,保证被摄对象的白色和其它色彩能够在照片上得以真实的再现。

光线的色温是用开氏度的单位来计量的,数值越低光线就越显暖色(白天),越高就越显冷色(阴天)。

一般情况下,白炽灯的色温要明显低于3000K,白天的色温在5500K左右,而大面积的户外阴影下的色温常常能达到7000K。

二、常用的一些白平衡设置
1.自动白平衡
尽管我觉得自动白平衡并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提供最准确的色彩还原,但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上都有这个模式,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用这个模式拍摄的效果还算不错。

当数码相机设定在自动白平衡模式的时候,相机可以自动分析并计算出所拍画面的色温情况,使白色能够得到还原。

不同型号的相机在自动白平衡上的表现差异很大,有些相机在自动白平衡模式下能够准确还原色彩,有些则不然。

2.日光白平衡(4800K~5600K)
日光白平衡非常像日光胶片,它适用于在与正午日光色温类似的光线下拍摄。

由于拍出来的色彩比较平淡,随水用得很少。

在室外, 日光大部分適用在大太陽下, 有時色溫低一點的照片會比較討喜, 這時候可以選用陰天白平衡, 可以得到較溫暖的照片。

3.阴天白平衡(5400K~6600K)(常用暖色)
阴天的设置能够让偏冷的光线稍微暖一些,所以许多摄影师在晴天拍摄时也会将白平衡设置在阴天,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可以有一种略暖的色调。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日出和日落的色彩效果,而且还可以使雨天拍摄的照片色彩更加鲜艳。

随水一大半片子都是阴天白平衡拍的,所以大都暖暖的,不过看多了有些腻味儿。

4.白炽灯(钨丝灯)白平衡(2700K~3300K)(常用蓝色)
这个白平衡设置就像胶片里的灯光型胶卷,适用于在室内标准的钨丝灯下拍摄。

用这种设置拍摄,照片上的色彩还原与我们在拍摄现场的视觉非常接近。

白炽灯白平衡也是随水相当常用的一种白平衡。

钟爱的蓝调片就是用这种白平衡拍出来的。

白炽灯白平衡拍摄的夜景往往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艳——冷暖色调形成融洽的对比。

5.荧光灯(日光灯)白平衡(2700K~7200K)
荧光灯模式适合于在一些办公室、商场里进行拍摄,这些地方的照明光源多为荧光灯。

然而,随水始终觉得荧光灯是最难掌握的一种白平衡,很多情况下即使使用相机内的荧光灯预设模式,也难以得到理想的色彩还原。

不同类型的荧光灯色温相差很多(从色温的跨度就可见一斑)。

况且大多数室内场合,并不会单一使用荧光灯光源,常常会辅之以白炽灯,这就使得色温很难估测。

6.闪光灯白平衡(4800K~6000K)(常用介于冷暖之间的)
闪光灯白平衡是为了补偿闪光灯光线的微冷效果而设计的,在这种模式下,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改变了画面偏冷、人物皮肤苍白的问题。

闪光灯模式也是随水常用的白平衡,这一白平衡的色温介于日光和阴天之间,如果觉得日光偏冷而阴天却又偏暖,可尝试下闪光灯白平衡。

7.阴影白平衡(6700K~9200K)
阴影处的色温是最高的,阴影白平衡针对阴影处的冷色进行补偿,用这一白平衡拍摄的照片看起来色调会非常暖。

随水通常会慎用这一白平衡,何况有时候让阴影处呈现冷色反而比较好看。

一、本色夜景
城市中夜晚的街道多是人工灯,在拍摄时,白平衡的设置对画面的色调起到很大的影响,要想获得理想的色调,最好手动设定白平衡。

如果想真实地再现当夜景本来的色彩,最好将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模式,这样的设置会对灯光的红色调有所控制,使画面成冷色调。

画面中的天空和荧光灯等都会呈现蓝色调。

二、暖色夜景
很多人都喜欢暖暖的灯光,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尤其在节日中,暖暖的夜景更能衬托出和乐融融的气氛。

这时,就可以把白平衡设置在日光模式,日光模
式能强调橙色,画面成暖色调,使夜晚气氛非常浓厚。

如夜晚的街道、商店前、广场等地拍摄各种造型的灯饰时就可以把白平衡设定为日光模式。

如果用白炽灯模式拍摄,画面会显得有些发白,缺少夜晚的气氛;而用自动白平衡模式拍摄,虽然画面非常清楚,但夜晚的气氛就变得淡薄。

在拍摄夜景中的人物时也经常使用日光模式,尤其在冬天,可以使画面呈现暖暖的色调。

四、黄昏效果
如果想拍出具有浓厚的黄昏气氛,可将白平衡设定在荧光灯模式,这样拍出的照片就会呈品红色调,美丽的黄昏效果就产生了。

但是采用自动白平衡调节,抑制黄光,就会使画面丧失了景物艳丽的色彩,照片层次平淡无味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色温分别为3000K、5000K、7000K、9000K。

这是在傍晚日落后拍摄的,当时的真实色温应该在7000K左右。

四张照片都是用RAW原片设置了色温后输出的,除了第一张明显有些太蓝之外,另几张都表现出了独特的影调。

阴天白平衡(5400K~6600K)(常用)
上图两次拍摄的两张照片,前面的残荷用的是LED手电照明。

第一张用的阴天白平衡,觉得色彩不好看;于是第二张改换白炽灯白平衡,一下子就让冷暖色调有了对比。

白炽灯白平衡拍摄的夜景
在摄影上我们则可以直接设置照片的色温值而得到不同感觉的作品,简单点说我们将拍摄时候的色温值减低就会得到偏冷偏蓝调的照片,将色温值设高再拍
摄就会得到偏暖偏黄的色彩。

拍摄色温设置:3700k
拍摄色温设置:5400k
拍摄色温设置:9000k
从上面三张作品可以直观看出色温设置对照片色彩的影响,正常环境的色温在5400k左右,即将白平衡设置为相应的数值则得到比较真实的色彩,不过就比较平淡,无法很好的表现环境。

如果我们将拍摄设置降低到3700k时,画面就会变成偏蓝,呈现出冷调,而在9000k时则会变得很红,会加强夕阳的效果,所以具体设置还是要看作品主题来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