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宣贯
质量负责。”
➢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2004年原信息产业部先
后两次整理并编制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之后随着新技术、新业
务在电信网中的应用,为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满足多电信运营商竞争环境下的行业
管理要求,2007年至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又颁布了一些新标准并对原颁布的部分标准进行了
➢ 1、 公共通信网互联互通:根据业务需求,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各种业务应实现互通,互通时应参 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在要求不明确时可进行协商保证业务的互通。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多媒体信息业务 必须实现国内互联,互联应至少支持终端业务。SG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七号信令网间,应按网间互 联互通原则,通过关口局互通。
总纲
互联互通及共建共享 网络及设施安全 环保及节能
防火 抗震 防雷接地及强电防护 通信工程相关专业要求 安全生产 工程监理 通信工程计价
一、互联互通及共建共享
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已经成为通信业和广电业的共同发展方向。为了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减少通信重复 建设,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推进通信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将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通信建设的一 项重点。
1 根据有关规定要消除或减少电磁辐射、环境噪声的有害影响。
5、设施安全间距:按照YD 5050-200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2006《通信 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 程验收规范》、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206-2011《宽带光纤 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 5018-2005《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要求,设置安全距离。 6、通信线路埋深:GB 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 设计规范》、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03-2010《通信管道工 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原规范为非强制性条文,新规范 列为强制性条文。
➢ 2、 专用电话网接入公用电话网: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专业部门投资建设供自己内部使用的专 用电话网接入公用电话网应符合以下规定A.一个专用的本地网就近和一个公用的本地网连接;B.专用网 与公用网互通时,必须符合公用网统一的传输质量指标、信号方式、编号计划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定; C.专用网接入公用网时的中继电路数量应根据设计的话务量的大小和有关规定的呼损指标通过计算加1月,国务院颁发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条例》
规定: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条例》
明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
责。”“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
➢ 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选择站址时应尽量共用已有的站址,新建站址应采用和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 联合建设的方式。电信基础设施共享时必须满足YD 5191-2009《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 定》,及各相关的防护、技术设计规范要求。
二、网络及设施安全
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时,必须保证新建通信网络设施、已建通信网络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安全。避免新 建通信网络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已建通信网络设施与其他设施造成影响;以及已建通信网络 设施和其他设施在运营、维护中对新建通信网络设施的影响。
1、通信设备入网:工程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2、通信局(站)选址的环境安全:参照YD 5050-200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YD 5003-2010《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站址选择应有较好的卫生环境、安全环境、安静环 境、保密环境,附近不应有电气干扰源及遮挡物等影响电气特性的物体,相类似标准的还有YD/T 51152005《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 3、通信建筑安全:通信建筑应结构安全、禁设公众停车场、避开抗震不利地段。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宣贯
开篇语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以及对这次宣贯会的支持!中心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指 派我对工信部2011年版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进行一个总括性的宣贯, 希望各位同志能够仔细的研读并认真执行,如果有兴趣可会后到工程管理中心工程服务室借阅 有关的文件资料,全面了解各相关建设标准!
修编,共计通信网互联互通及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通信网络及设施安全、通信工程环境保护及
节能、通信工程防火、通信工程抗震、通信工程防雷接地及强电防护、通信工程相关专业要求、
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通信工程监理、通信工程计价十部分内容,强制性条文574条。该强
制性条文为工程建设最低要求,任何标准均不得低于本条文要求。
4、互联网与软交换网络安全:核心会接节点之间必须设置2个或2个以上不同局向的中继电路,不同局 向的中继电路必须由不同的传输系统开通,路由信息保证完整和已授权,主控板、交换板、电源模块、 风扇模块等关键部件须冗余配置,软交换网内节点通过IP承载网互连,接入层中不可信任设备须经SAC 代理后接入软交换网,保障软交换网的安全性。
7、通信线路安全的其他规定:根据GB 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 5102-2010
三、环保及节能
环境保护、节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应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通信 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