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分离工程--电泳 ppt课件
生物分离工程--电泳 ppt课件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一)、电泳介质
丙烯酰胺(单体) + 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剂)
催化剂
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
ppt课件
5
T=(a+b)/ m × 100% C= b /(a+b) × 100%
12
③、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
电泳开始后,由于Cl-的迁移率最大,很 快超过蛋白质,因此在Cl-的后边形成一个离 子浓度低的区域即低电导区。在低电导区就 有较高的电位梯度。这种高电位梯度使蛋白 质和慢离子在快离子后面加速移动。
ppt课件
13
④pH的不连续性
分离胶 12%凝胶浓度 (Tris-HCl, pH8.8)
ppt课件
20
1、原理
①、SDS + 蛋白质
巯基 乙醇
蛋白质-SDS复合物
1.4g 1g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 过断裂氢键,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巯基乙醇:还原剂,破坏二硫键 SDS和巯基乙醇同时作用:能将蛋白质解聚成多肽链
ppt课件
21
SDS + 蛋白质
巯基 乙醇
蛋白质-SDS复合物
第八章 电泳分离技术
ppt课件
1
一、电泳概念
电泳: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向带相 反电荷的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一)、被分离物质的本性(内部因素) 1、结构(形状) 2、电荷 3、大小
ppt课件
26
(二)、外部因素
1、支持介质 蛋白质电泳主要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ppt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
27
(1)、介质可能对样品物质有吸附作用
(2)、电渗作用 电渗就是在电泳过程中,由于支持物吸
附水合离子(H3O+)或OH-,使溶液相对带正 电或负电,在电场作用下溶液向相反的方向 移动,这一现象称电渗。
ppt课件
7
(三)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加样
样品 迁移 方向
ppt课件
8
1、不连续PAGE电泳:用浓缩胶(上层胶)和分 离胶(下层胶)两种不同浓度,不同pH的凝胶灌制 凝胶板,通过电荷效应,浓缩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达到蛋白质高分辨率的分离。
分离胶 12%凝胶浓度 (Tris-HCl, pH8.8)
电渗方向与离子分离方向相同→加速 电渗方向与离子分离方向相反→减速
浓缩胶:大孔胶 分离胶:小孔胶
样品在大孔与小孔凝胶的界面 处浓缩,区带变窄。
浓缩胶 分离胶
ppt课件
11
②缓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
上电极缓冲液:(Tris+ Gly- )
浓缩胶: 分离胶:
(Tris+ Cl-)
下电极缓冲液pH:(Tris+ Gly- )
Cl-:为快离子
Gly-(甘氨酸,pH6.8)pp:t课件为慢离子
浓缩胶 3.5%凝胶浓度 (Tris-HCl, pH6.8)
电泳缓冲液(Tris-glycine(甘氨酸), pH8.3)
浓缩胶与分离胶之间pH的不同,可以控制甘氨
酸的解离度,从而控制ppt其课件有效迁移率。
14
浓缩胶pH=6.8:使慢离子较所有被分离样 品的有效迁移率低。 氯离子>蛋白质>甘氨酸
a:丙烯酰胺的质量(g) b:甲叉双丙烯酰胺的质量(g) m:缓冲液的终体积(mL) T:两个单体的总百分浓度 C:与总浓度有关的交联百分浓度
凝胶的机械强度和孔径大小等由T和C
两个参数决定。
ppt课件
6
(二)、分类
根据凝胶孔径和缓冲体系的不同: v连续电泳 v不连续电泳
根据样品的处理方式不同: v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v常规(非变性)电泳
分离胶pH=8.8:使慢离子的有效迁移率比 所有样品的有效迁移率高,使样品不再受离 子界面的影响。 氯离子>甘氨酸>蛋白质
甘氨酸的pI=5.97
ppt课件
15
三种负离子(快离子、慢离子和蛋白 质)移动速度相同时,则快离子和慢离子 之间形成一个稳定而又不断向阳极移动的 界面。由于蛋白质样品的有效迁移率恰好 介于快慢离子之间,因此也就聚焦在这个 移动的界面附近,被浓缩形成一个狭小的 中间层。
1.4g 1g
引入的净电荷大约为蛋白质本身的净电 荷的10倍,消除了蛋白质原有电荷的影响。
ppt课件
22
②、SDS与蛋白质结合后,引起了蛋白质构象 的改变。
蛋白质-SDS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形状为长 椭圆棒,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10Å,而长轴 则随蛋白质的分子量成正比地变化。
ppt课件
23
影响PAGE电泳的内部因素: 电荷,形状和大小
影响SDS-PAGE电泳的内部因素: 大小
ppt课件
24
2、应用: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量
选用已知分 子量的标准 蛋白质,与 分子量未知 的待测蛋白 质样品在同 一条件下进 行SDSPA G E 电 泳 。
蛋白质-SDS复合物,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和分子
ppt课件
25
量的对数成线性关系。
三、影响电泳分离的因素
ppt课件
16
②、分子筛效应(浓缩胶没有)
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通过一定孔径 的分离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因此表现出不 同的迁移率。
③、电荷效应 每种蛋白质分子所载有效电荷不同,因而迁
移率不同。
ppt课件
17
小结
样品的浓缩效应是在浓缩胶中进行的, 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主要是在分离胶中 进行的。
在蛋白质样品进入分离胶时,慢离子 跑到蛋白质前面去,高电势梯度消失,使 蛋白质进入到均一电势梯度和pH的分离胶 中。
ppt课件
18
(四)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指整个电泳体系所用的缓冲液成分、pH、凝 胶孔径都相同,主要依据分子筛效应和电荷 效应分离蛋白质。
ppt课件
19
(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浓缩胶 3.5%凝胶浓度 (Tris-HCl, pH6.8)
电泳缓冲液(Tris-glycine(甘氨酸), pH8.3)
不同的pH,氯离子和甘p氨pt课酸件 将会在电泳中发挥作用9
2、样品分离原理 (1)样品的浓缩效应 (2)凝胶的分子筛效应 (3)电荷效应
ppt课件
10
(1)样品的浓缩效应
电泳介质的四个不连续性,使样品在 电泳开始时,得以浓缩,然后再被分离 。 ①、凝胶层的不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