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
第3章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
立足于控制期末的计划条件: 首先计算截止到控制期末已经实际发生的实体材料费累计以及相应的 材料消耗量; 其次根据当前预测的实体材料价格水平计算控制期末对应于未完工程 的计划实体材料费。
3.3 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
实体材料费的计算详见下列公式:式中,全部实物工程量来自施工图、变更资料 和分包方案,控制期实际实体材料费、实际材料消耗量和实际价格等来源于施工过程 中针对实际成本的测量。
项目总成本 实体材料费 分包工程费 现场施工费
3.3 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
1、实体材料费
实体材料费是履行施工合同所需消耗的全部实体材料的费用,其大小 取决于实体材料的总消耗量和价格两个因素。
由于总消耗量的计算方法是将施工项目包括的全部分项工程实物工程 量乘以相应的材料消耗定额,因此,基于一定的项目范围和分包方案,总 消耗量的大小一般不受施工项目所处时间阶段影响,但是材料价格客观上 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不同时间阶段的材料价格水平是不同的。
3.2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对指标体系的要求
3.2.4 将施工项目造价和成本结合起来
原因:虽然项目经理负责制决定了施工项目经理部只能是施工企业的成 本中心,但是,施工项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施工过程往往会因变更导致 承包范围的变化,承包范围的变化不仅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变化,也会导致承 包造价的增减。
现状:施工项目的造价收入和成本支出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了如果只 通过传统的施工项目成本绝对指标(责任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等)以 及相应的成本质量指标(降低率)和成本效益指标(降低额)来计划和评估 施工项目的成本水平是不全面的。
选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保留施工项目成本绝对指标的同时,基于 既定的企业提成,将施工项目的造价和成本关联起来,通过设置能反映项目 收支对比情况的项目利润和项目利润率指标,据此计划和评估施工项目的成 本水平,并用于对施工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绩效进行考核。
分段控制则偏重于通过定期核算施工过程各控制期的阶段性成本信息 (诸如控制期实际成本、控制期末对应于未完工程的计划成本等)来实施 控制;
设计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存在于成本总量和 分段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总量控制指标和分段控制指标结合起来,实 现基于相关指标之间关联性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3.3 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
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下面就指 标体系中 各项具体 指标的含 义及计算 方法进行 说明:
综合程度
成本汇总 成本项目 量价明细
项目总成本
成 期末计划成本
本 计
期内计划成本
划 期内实际成本
和 控
期内成本差异
制 期末成本动态差异
3.2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对指标体系的要求
n 1 0
成本
第 期 末 计 划 成 本
第0期
成本
成本
第
期 末 计 划 成 本 第
期 末 计
第n期成本 差异
划
成 本
第n期计划成本
第1期成本 差异
第1期计划成本
第1期
第n期
Hale Waihona Puke 第n期成本动态差异时间
第1期成本动态差异
时间
第0期成本动态差异
时间
3.2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对指标体系的要求
指 标
项目利润
项目利润率
3.3 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
3.3.1 项目总成本
项目总成本用于动态地反映施工项目的预期施工总费用。 由于施工过程客观上存在着干扰因素,施工项目的范围、适用的技术 方法、组织措施、生产要素价格等计划条件往往会因工程变更处于不断的 变化之中,所以,必须根据变化了的计划条件定期核算项目总成本。 如公式所示,基于某个控制期末的计划条件,核算项目总成本的基本 思路是:首先分别计算施工项目包括的实体材料费、分包工程费、现场施 工费等成本费用,其次将这些费用加以汇总。
3.2.2 根据耗费特征划分成本项目
根据本课程第二章中有关施工项目成本分解结构的论述,将施工项目 成本分解成实体材料费、分包工程费、现场施工费等三项费用,其中,现 场施工费又包括项目内施工资源费和现场包干费等。
3.2.3 将总量控制和分段控制相结合
总量控制强调通过定期核算施工项目的成本总量信息(诸如施工项目 总成本、各成本项目的成本等)来实施控制;
3.2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对指标体系的要求
3.2.5 根据不同管理层的需要设置指标体系
根据不同的综合程度,指标体系一般包括明细指标和汇总指标两个层 次:明细指标用于支持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评估和重新计划等基层管理 工作;汇总指标的主要作用是向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业主代表报告施 工项目成本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第3章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 标体系
3.1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的概念
概念: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是用以规定施工项 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所涉及信息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及相互 关系的规范性文件。
作用:首先可据此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具体内容,为开 展成本计划工作指明方向;其次可据此规定需要收集和汇总的实 际成本具体内容,以便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开展工作;第三可据 此规定需要进行成本分析的具体内容,为分析控制期内的成本差 异以及控制期末的成本变动趋势等信息创造条件。
特点:如果单纯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针对施工项目成本的 计划和控制过程,其实就是采用一定的计划和测量方法,分别确 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的指标值的过程
3.2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对指标体系的要求
3.2.1 满足动态管理的要求
集成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动态管理,强调计划和控制的循环互动,并随 着变化了的主客观条件,将这种循环互动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首先:体现成本计划的动态性,要求随着变化了的主客观条件不断地 编制控制期末对应于未完工程的成本计划,一方面用于指导下阶段的施工 作业,另一方面作为下阶段成本控制的依据;
其次:体现成本监测的动态性,不仅要重视控制期内成本信息,包括 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而 且要重视计划和控制循环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信息,包括控制期初的计 划成本、控制期内实际成本、控制期末对应于未完工程的计划成本,以及 用于揭示经本期施工导致的施工项目成本变动趋势的成本动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