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的社交礼仪与禁忌服饰礼仪丹麦人在正式社交场合很注意着装整齐,通常西装革履,衣冠楚楚。
举行盛大晚宴时,人们还习惯穿夜礼服。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衣着较随便,穿各式流行服装的都有,不少人喜爱着运动服,在夏季,丹麦的一些海滨胜地,到处可见穿著游泳衣裤的游客。
仪态礼仪丹麦人举止大方,性格豪放,他们在一块交谈时喜欢离得稍远些,这只是一种民族习惯,并不是有意疏远对方,他们其实是很善于结交异国朋友的。
丹麦人与南欧人不同,他们约束较少,行为较自由,但也有不少的规矩;譬如,你到当地人家中拜访,进门后如果主人请你脱大衣,则表明主人愿意久留你,否则就是主人不想久留你。
相见礼仪丹麦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
有的丹麦姑娘还保留一种古老的习俗,她们在高雅的场合与有身份的男子见面时,常施屈膝礼,有的还将手伸出,手掌自然下垂,这是让对方施吻手礼的表示;丹麦人不喜欢甚至忌讳四人交叉握手,他们在招待朋友时还认为用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打一次火给三个以上的人点烟是不吉利的。
餐饮礼仪丹麦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尤爱吃面包,副食爱吃牛肉,羊肉,蔬菜则常吃西红柿,洋白菜等;丹麦人喜欢喝酒,所以每次宴请客人时,总要指定一人为司机,他滴酒不沾,否则不论喝多少,都不准开车,他们平时常饮咖啡,酸牛奶和花茶。
喜丧礼仪丹麦政府注重对国民普及性教育,全国各类学校都开设有性知识的课程。
男女青年感情外露,交往非常自由,敢于大胆追求自己的意中人,丹麦发罗群岛的渔民有过捕豚节的习俗,当地人去世后,有土葬和火葬两种方式,信奉路德教的人按传统的宗教仪式举行葬礼。
商务礼仪前往丹麦进行商务活动最适宜的季节是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
6月至9月当地的商人多休假;另外,丹麦实行五天工作制,办公时期一般是从上午8时或9时到下午4时;同丹麦商人谈判前,最好能制定一个完备的建议再提交给他们,他们不喜欢无休止地讨价还价。
丹麦人善于推销;所以,在与丹麦商人打交道时应当注意计划性,只有靠优质商品总能顺利打开市场;旅游礼仪丹麦旅游业发达,它有服务周到的民航客机飞往世界名地,国内有旅游专用机,在丹麦,自行车是与汽车同等重要的交通工具,全国有300多万辆自行车,这是丹麦不同于其它欧洲国家的特色之一,坐出租车不必付小费。
主要禁忌丹麦人忌讳13和星期五。
他们忌讳有人打扰他们,找他们谈公事,他们不喜欢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话题,也不喜欢别人打听有关他们的私事。
篇二:丹麦礼仪与禁忌丹麦礼仪与禁忌一、主要节假日及简介节日日期备注新年元旦 1月1日在新年前夜,丹人喜欢在自家门前燃放烟花,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忏悔节 2月底过去这是宗教斋戒期的前夜,现在是孩子们盛装打扮的一个狂欢节日。
复活节 3月底或4月初纪念耶稣复活的宗教节日。
现在,丹人多利用此假期外出滑雪或旅游。
国庆日 4月16日 4月16日是丹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生日国际劳动节 5月1日人们会以集会形式进行休闲娱乐和演讲活动宪法日 6月5日 1849年6月5日,丹颁布第一部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圣诞节 12月25日圣诞节期间,几乎所有公共营业场所关门。
部分宗教节日 5-6月期间夏季到来后,丹有一系列宗教节日。
如祈祷日,即复活节后的第四个星期五,这是丹特有的一个宗教节日,它把不同的宗教节日集中在这一天。
接着是耶稣升天日,即复活节40天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四。
然后是降灵节,即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开始于6月份。
二、常见礼仪丹麦人举止大方,性格豪放,他们在一起交谈时喜欢离得稍远些,这只是一种民族习惯,并非有意疏远对方。
丹麦人喜欢以鲜花作为礼物,特别是用3、4朵康乃馨,代表感谢的意思。
给客人送黄色的花,给出门旅行的人送红色的花。
丹麦人在正式社交场合一般行握手礼,注意着装整齐,通常着西装。
举行盛大晚宴时,人们还习惯穿晚礼服。
日常生活中衣着较随意。
丹麦人的主食以面食、土豆等为主,爱吃面包,副食爱吃牛肉、羊肉等,蔬菜则常吃西红柿、洋白菜等。
丹人喜欢喝酒,聚会时有时会指定一人为司机,此人滴酒不沾,其他人则可开怀畅饮。
三、主要禁忌丹麦人在社交场合不大声说话,在餐厅、公共汽车或者火车站候车室里,甚至在通电话时,都放低声音,不大声喧哗。
应邀到私人家中做客,应按约定时间准时到达,一般还应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或巧克力、酒等作为礼物。
在餐桌上,丹麦人敬酒有许多规矩。
客人不应先敬酒,要等主人敬酒后才能敬酒。
另外,主人没说“请”之前,任何人不应碰酒杯和刀叉。
版权声明:本文系万国通根据驻华大使馆官方网站内容编辑、整理、汇编而成,目的是使签证申请人获得准确、详细的签证信息。
万国通尽量保持文件内容与驻华大使馆官方网站资料的一致性。
篇三:绿色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回应与变革——丹麦、德国的经验与启示内容提要:各国都把绿色经济作为维持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绿色经济引发的技术变革、职业变革会对职业教育产生直接影响。
丹麦和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回应绿色经济引发的变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鉴丹麦和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绿色经济背景下应该强化通用能力的培养,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新职业教育课程,将绿色经济的元素整合到课程中,完善资格认证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部门的联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回应变革绿色经济自工业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在享受丰富物质成果的同时,必须面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威胁: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日趋严重。
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绿色经济”由此产生,并正成为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以开辟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正如“绿色经济正在对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的规模之大,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可能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为罕见的。
”[1]绿色经济引发的技术变革、职业变革,对职业教育将产生直接影响。
丹麦、德国职业教育在回应绿色经济的发展方面已经积累了颇多的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绿色”发展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绿色”职业与技能需求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示了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作用,倡导工业发展要注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这一思想被认为是绿色经济思想的萌芽。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环境署成立,与会各国代表共同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发布《人类环境宣言》,将环境保护提上人类发展的议事日程,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逐步被人类接受,但是对什么是绿色经济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2]。
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在其著作《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绿色经济一词:“绿色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
”[3](一)“绿色”职业“绿色经济”首先表现在对原有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生态化改造上。
在经济领域和劳动力市场发生绿色转变的过程中,会引起原有工作的绿色化和一些工作的绿色重组,还会产生新的绿色职业。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国际工会联盟(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的联合报告《绿色工作:朝向低碳世界的可持续工作》中,将“绿色职业”定义为减轻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威胁而存在的如农业、制造业、科研、管理及服务行业等职业。
[4]绿色经济包含能够提供以下五类产品或服务的工业:(1)保护农业和自然资源;(2)清洁运输和燃料;(3)高效的能源利用率;(4)污染的预防和生态化处理;(5)可再生能源的生产。
[5]unep 认为绿色经济主要包括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绿色建筑和可持续交通等八个领域。
(二)“绿色”技能“绿色”对于职业和技能而言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区隔作用,随着经济发展逐渐重视资源效益问题,“绿色职业”和现有职业的界限已经日趋模糊。
国际经验显示,“绿色职业”的基础能力同样适用于现存职业中,不存在全新的“绿色技能”[6]。
欧洲大陆正在面临技能基础的结构性缺失,主要体现在管理技能和职业专项技术技能方面,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欧洲绿色经济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但欧洲各国经过研究已普遍达成共识:绿色经济所需要的技能几乎没有新创造的。
“绿色职业”通常拥有相关的技能基础,因此,需要做的不过是将相关专业能力进行更新(topping-up),如向熟悉相关专业的员工提供新概念和新实践的培训,以使他们适应绿色经济的生产方式。
更新绿色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更新通用能力(generic skill),即包括在所有职业都适用的诸如领导、商业沟通与管理等以及通用的绿色通用能力(green generic skill),如理解新的环境立法、改善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绿色经济背景下丹麦、德国职业教育的变革(一)绿色经济背景下丹麦职业教育的重组1.丹麦政府的绿色战略。
丹麦政府的战略焦点是实现“绿色增长”,在发展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努力缓和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丹麦政府出台一系列法令以保障国家战略的实施,这反映在政府的气候和能源政策上:能源协议(2008-11)和为了社会调查投资“调查2015”而制定的长期优先调查议程。
[6]丹麦将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增加可再生能源,主要集中于风能、生物量和生物气的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主要集中于运输、建设和翻新原有建筑物,能源技术和洁净方案,减少工业部门和运输(例如推销环保车)、楼宇建筑和建造业(如2009年致力于减少建筑能耗的战略)的温室气体排放。
[6]2.丹麦职业教育的持续重组。
“丹麦远离危机”战略,由丹麦经济增长委员会提出,通过进一步开发绿色技术来创造就业机会,要求职业教育培训、继续培训方面进行整体变革,把绿色元素整合进不同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中。
(1)将绿色职业元素渗透到职业课程中。
丹麦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有同职业逐步绿化的适应性课程。
多年来,各种初级职业教育培训、继续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学院课程都在根据绿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调整,根据具体的职业资格开发具体的绿色职业胜任力目标。
绿色职业元素包括:能源生成和能源再用、废物管理、建设、设施管理、交通运输和农艺。
(2)调整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目标。
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目标已经被建议修改,包括汽车机械工、电工、供货技术员、冷却技术员、塑料技术员、金属技术员、加工技术员、风能技术员、工业技术员、工业操作员、工业电工、电工/电气技师、自动化技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