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论1、国际经济法的有关学说(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P1答:(1)认为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分支:调整的仅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不同国家的个人和法人之间的经济交往关系不属于其调整范围(仅仅强调国际性,而非国内法)(2)认为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法律部门:调整从事跨国经济交往的个人、法人、国家及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强调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联系性)地位:是国际社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国际法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的部门法律包括:A:经济交易的私法(合同法、货物买卖法、冲突法、保险法、公司法海商法等)B:政府管理经济交易的法规(关税法、进出口管制法、商品质量和包装标准法、国内税法等)C:国际经济组织法(约束政府行为)2、国际经济法的体系P10答:(1)具有新兴性、综合性新兴性:经济关系的发展,传统的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内法均不能胜任调整,为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而出现。
综合性:综合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的规范。
(2)内容:主要有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
广义上还包括国际发展法、国际环境法等。
细化还分为国际货物买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海商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国际反托拉斯法等。
国际经济法是仅涉及经济领域的跨国法,而杰赛普的“跨国法”涉及政治、军事和经济3、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P17答:(1)实质渊源:法的效力产生的根据形式渊源:法的规范的表现形式历史渊源: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场所(2)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形式渊源):A:国际经济条约:是国家、国际组织间所缔结的以国际法为准并确定其相互经济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国际书面协议,对缔约国有约束力(主要是多边国际公约,特别是具有创设的造法性条约)B:国际惯例: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不成文的规则。
构成要素:物质因素(重复的类似行为);心理因素(人们认为有法律约束力)种类: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调整私人经济交往效力强弱分类: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主要的/仍有法律约束力)C:联大规范性决议(建议性质决议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旨在宣告国际法原则和规范的,应具有法律效力)D:国内立法:形式(统一制:内外适用/发达国家;分流制:内外有别/发展中国家)E:其他辅助性渊源:判例、学说4、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P34答:(1)概念: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任何,这些企业的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可以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其他的因素,使得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方面。
(2)特征:A:跨国性:受一国大企业控制,在国外经营采取子公司、参与公司、分公司等多种形式B: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从整个公司的利益出发,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最大限度获取利润C: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内部各实体间在法律上是相互独立的,在经济上形成母公司控制下的整体,使其能够资源共享、责任分担。
(是经济实体,而不是法律实体)5、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和加入程序P50、51答:(1)机构组成:部长会议(各成员部长级代表组成,是最高权利机构,每两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有权对多边贸易协定涉及的问题按法定程序做出决定并采取职权范围内的行动)、总理事会(各成员国派驻代表组成,代行部长会议休会期间的职权。
分理事会: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知识产权理事会)、秘书处(部长会议任命,总干事任期四年,是行政首长)(2)加入程序:创始成员(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
纳入成员:按照法定条件及程序进行申请;部长会议2/3以上多数票同意。
❖注: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表决方式。
如对有关协定的解释、撤销有关协定施加给某成员国的义务,其决定需经成员的3/4多数票通过第二篇国际贸易法律制度1、《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运用范围P63答:(1)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有形动产)(2)由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法律(3)货物买卖(4)就买卖合同而言,公约仅适用合同的订立和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公约不适用范围:A:供私人家庭使用而购买的货物销售B:拍卖方式进行的销售C:根据法令执行令状和其他令状的销售D:证券、票据和货币的销售E:电力的销售F:船舶、飞机、气垫船的买卖G:合同中提供的劳务2、贸易术语的排列规则和各自的含义P68、693、合同的要约和承诺(合同的订立)P72-74答:(1)有效要约具备的条件(发盘):A: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B:内容十分明确、肯定,一经对方接受,合同即能成立(要约中伴随有要约人的保留条件,则不能算有效要约,只能是要约邀请)C:要约送达受约人时生效(2)发盘生效时间A:口头:要约须立即接受,方能成立合同B:书面:到达主义(大陆法系做法)C:数据电子形式:进入特定系统时间(3)发盘的失效A:收盘人拒绝而失效B:发盘人依法而撤销C:发盘人或受盘人在发盘被接受前丧失行为能力D:有效期已过E:发生不可抗力事件(4)撤回和撤销问题要约在生效前的收回成为撤回;要约生效后的收回成为撤销一项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只要撤回通知书于要约送达受约人之前或同时送达受约人。
在订立合同之前,只要撤销通知书于受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送达受约人,要约可以撤销在英美法系中不存在撤回,在大陆法系中不存在撤销(5)有效承诺条件A:承诺要由受要约人做出才生效力B:与要约的条件保持一致C:承诺应在要约有效的时间内作出D:承诺必须通知要约人才生效力(6)逾期的承诺A:承诺人自身原因——合同不成立B:非承诺人自身原因——合同成立4、《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所有权和风险转移时间的规定P90/94答:(1)货物所有权转移:A:英国:非特定物买卖:未经特定化之前,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特定化即货物处于交付状态且无条件划拨到合同项下特定物买卖:买方向卖方表示认可或接受,或采取其他接受该项交易的行为时;买方虽未向卖方表示认可或接受,但留下货物且未通知拒收(即退货时间到期,自行生效)B:《美国统一商法典》:货物在特定于合同项下之前,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除双方另有协议外,特定化后的货物所有权是在实际交付的时间和地点发生转移C:《法国民法典》:在合同订立时发生D:我国《民法通则》:按照合同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E:《德国民法典》:买卖双方独立于合同之外协议:货物所有权是在卖方将货物交付买方时发生转移;在卖方必须交付物权凭证的场合,卖方则通过提交物权凭证完成所有权转移;不动产买卖的所有权转移则以完成登记的时间为准(2)风险转移:A:涉及运输的货物:货交承运人B:在途货物的交货:从订立合同时起转移;以运输单据作为交货依据的转移;货物在订立合同前损坏,也没有告诉买方,则风险转移原则不适用C:不涉及运输的交货:买方接受货物时转移(卖方营业地交货);交货时间已到,而买方知道互殴已在该地点交他处置时风险转移(卖方营业地以外)5、提单的定义和作用P95答:(1)定义:提单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2)作用:A:提单是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订有运输合同的凭证。
B:提单是承运人或代理人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依据。
证明承运人按提单上的内容受到了货物,日后按提单所记载的内容向收货人交付货物。
C: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提单是提取货物的凭证,可以用来向银行议付货款和向承运人提取货物,也可以用来抵押和转让。
6、海运提单的种类P96答:(1)货物是否装船:已装船提单和收货待运提单(2)提单上是否有批注: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3)收货人抬头: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4)运输方式:直达提单、转船提单和联运提单(5)运费支付的时间:运费预付提单、运费到付提单(6)租船提单7、海运提单与空运单、铁路运单的主要区别答:基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是物权凭证。
海运提单是物权凭证,原则上是流通证券,买卖提单等于买卖货物;空运单和铁路运单则不是物权的凭证,不代表所承运货物的价值,不可转让,不可议付;8、承运人的责任豁免P97答:《海牙规则》实行的是承运人不完全过失责任,以下情况免除承运人依法承担的责任:(1)承运人对船长、船员、领航员或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管理船舶中的过失。
(2)非承运人过失发生的火灾。
(3)海难。
(4)天灾,海上或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险事故或意外事故。
(5)战争。
(6)公敌行为。
(7)政府或主管部门的行为。
(8)检疫限制和扣押。
(9)罢工。
(10)暴动和骚乱。
(11)海上救助或企图救助人命或财产。
(12)托运人、货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的行为。
(13)货物的自然特性或固有缺陷。
(14)货物包装不良。
(15)唛头不清、不当(16)经谨慎处理仍未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
(17)非承运人或其受雇人,代理人实际过失或私谋造成的其他原因。
(18)合理绕航9、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的含义P118答: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受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造成的特殊牺牲及支付的特殊费用。
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相对应,并非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而作出的牺牲,而是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其他原因直接造成的船舶或货物的损失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与单独海损相比,共同海损具有下面的特征:1.发生的原因不同。
共同海损是有意采取措施造成的;而单独海损则是由偶然的意外事件造成的。
2.涉及的利益方不一样。
共同海损是为船货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受的损失;而单独海损则只涉及到损失方个人的利益。
3.后果不同。
共同海损应由受益方分摊;而单独海损则由损失方自己承担。
10、代位和委付的含义P119答:代位:指当货物损失是由第三者的过失或疏忽引起时,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后,享有取代被保险人向第三者进行索赔的权利。
委付:是指在推定全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把残存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保险公司,请求取得全部保险金额。
11、国际许可证协议的种类P126答:(1)根据许可协议的标的划分:A:专利许可协议;B:商标许可协议;C:版权许可协议;D:转悠技术许可协议;E:混合许可协议(即同时转让上述协议中的任何两种技术使用权)(2)根据协议许可使用地域范围以及使用权范围大小划分: A:独占许可协议:协议期间,不能将该技术使用权另行转让给第三方,许可方也不能使用(技术使用费最高)B:排他许可协议:协议期间,不能将该技术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但许可方自己可以使用C:普通许可协议:协议期间,受让方、许可方和第三方都可使用(技术使用费最低)D:交叉许可协议:协议期间,将各自的技术使用权相互交换使用E:分许可协议:协议期间,受让方可以将其受让的技术使用权再行转让给第三方12、申请优先权的期限P140答: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的优先权申请期限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的优先权申请期限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