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道安装工程
技术交底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钢筋混凝土管道安装施工单位
交底人交底日期2013年月日接收人:复核人
操作人员:
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
一、目的
为了规范钢筋混凝土管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切实抓好施工质量,特对各工序施工制定如下施工技术交底,请严格遵照执行。
二、适用范围
本交底书适用于工程工程中管径d600~1000mm的排水管线及雨水口连接管。
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口管(Ⅱ级);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钢筋砼管(Ⅱ级);
三、依据
《工程施工图设计》
《忻州市雨水规划》
《忻州市污水专项规划》
《城市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0289-9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国家标准图集:S5(一)、S5(二)
四、施工规定与要求
4.1施工工艺流程
开槽→验槽→砂石基础→下管→安管→回填中粗砂→回填级配碎石
4.2施工主要技术要点
⑴测量放线
由专业测量人员会同勘测单位进行测量控制及水准点的交桩手续,接桩后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对水准点及导线点进行复测,并引测道路中心、雨污水管线中心,引测临时水准点,各点根据现场地形设置保护装置并做好控制点记录。
新旧管线和道路相接处必须实测校核无误后,再行施工;栓桩桩点采取必要措施严防毁坏。
⑵沟槽开挖
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雨污水在道路两侧,进行分槽施工,视实际土质情况和开槽深度,采取标准坡度1:0.33对沟槽放坡,具体施工时,再结合实际土质情况予以调整。
沟槽的开挖和支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要求执行,以保证安全的工作面宽度和边坡坡度,如果受现场实际条件限制确实无法保证一定的开挖宽度,应根据规范加设沟槽支撑等相关措施。
同时应注意对周边现状构筑物的影响和保护。
开槽方式为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人工修边捡底,遇地下管网时,采用人工开挖,槽边不得堆积土方,沟槽土方采用装载机短距离运输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运输。
开挖沟槽槽底净宽度,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具体参照国标图集04S516。
②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
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10~15mm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碎石,并整平夯实,其密实度应达到基础层密实度要求。
槽底如有尖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
③沟槽开挖应随挖随安装,及时回填压实,以免下雨造成塌方。
深度较深的沟槽底如遇有地下水应设置排水沟,并及时用抽水机抽出积水坑的积水,以免造成基底受雨水浸泡。
④、沟槽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施工,如果施工过程中,突遇雨水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⑶验槽
首段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建设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共同验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其余各段沟槽,开挖至设计高程时,均应请监理验收并进行隐蔽工程签认。
⑷管基施工
①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按设计要求参照国标图集04S516P11,管道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其厚度按设计要求。
管内径D 管壁厚t a C1 C2
1000 10 500 200 600
②钢筋混凝土平口管
按设计要求参照04S516P17,管道采用120°混凝土基础。
本工程只有d1800钢筋混凝土平口管,管道平基25cm,管座混凝土54cm。
混凝土用平板式振捣器振实及抹平。
⑸下管、安管
②钢筋混凝土平口管
铺管前复核混凝土平基高程,测定管节中心线,管线位置,自下游向上游排管。
钢筋混凝土平口管参见国标图集05S516 P28,采用20号10×10钢丝网、2.5cm厚1:2.5水泥砂浆抹带,插入管基深10~15cm,在抹带施工前,将抹带宽度内管外壁凿毛、刷净、润湿。
浇筑C15混凝土管座。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即可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