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2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2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 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议一议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处理什么关系?这一关系是哲学 基本原理中哪一对关系在人们活动中的表现?
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物质和意识 的关系在人们活动中的表现。
反映了什么现象?
从 容 不 迫
反映的是一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从实际出发 的必要性。)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 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 要求。(具体工作要求)
刻舟求剑者在工作方法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愚人集牛乳(佛经故事)
曾有一人,因举办宴会要用很多牛奶。为此,此人 思考:“我若从今日便开始挤取牛奶,日积月攒,多日之 后就会攒得很多,那时不仅多占器具,还有可能腐败变质。 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牛奶继续留在牛肚子里,临到宴会 时一并挤出。此计甚妙,甚妙。”这个人为想出这么一个 好主意而得意。为了让牛奶在牛肚子里攒多一些,这人又 把小牛犊牵到别处去喂养,以免牛犊吸吮牛奶。
结合课文内容,回顾中国共产党所走 过的道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左右倾机会主义在认识上的共同点是什 么?会导致什么结果?
2、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革命道路对于俄国 十月革命而言是不是主观脱离了客观?对于中 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来说是不是主观脱离了客 观?为什么?
3、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
方法论
要求
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主观和客观的含义
整 个
客观:意的物识一。以切外 事
自然界
物质现象
人类社会


主 观:
人的思想
(思 维) 意识现象
辩证 统一
故事:
我国古代有名的“相马”专家伯乐著有“相 马经”,书中说:“良马额部隆起,像一种蜘蛛 的曰角,四个蹄子犹如垒起的酒药饼。”有一天, 他的儿子拿着经书,按照书讲的这些特征去“相 马”。(按图索骥)结果,他双手捧着一只癞蛤 蟆兴冲冲地回家向父亲报告:“我也相了一匹马, 额头同书上说的差不多,只是四个蹄子不像垒起 的酒药饼”。伯乐见了,哭笑不得,对儿子说: “你的这匹马太会跳了,大概驾驭不了啊!”
时过月余,宴会已到。这人此时将蓄奶已久的母牛牵出, 要挤出那些存在牛腹中的牛奶招待宾客。可是任凭他怎么 挤,也没挤出一滴牛奶。那是多么尴尬的场面啊?
他愚在什么地方?
必须了解工作对象的实际。了 解它的状况、属性和规律。牛奶必 须是在牛犊吸吮或人工挤奶的刺激 下,才能泌乳,这是规律。这个愚 人主观不符合客观。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 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 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 政策的前提。(就国家大政方针 而言)
什么是主观与客观的相分离?P31 主观脱离实际,主观没有正确地反映客观。
什么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31
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并能随着客观 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主观正确地反映了客 观。
顺便买了一把。乙为人比较机灵。他 见朝圣拜神者个个被山风吹得头发蓬 乱,便建议长老在庙里备一把木梳让 进香者梳理一下乱发以免蓬头垢面对 神不敬。长老采纳了这个建议买了十 把,因为山上有十座庙宇。丙思路比 较宽广富于开拓,一次卖出木梳一千 把。怎么卖法?丙说,他到一名山古 刹,见进香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 便对主持建议说:“进香者其心虔诚,
1、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如果只以个别事实为 出发点作判断、去行事,那并没有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2、客观实际总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抓一个方面就发表宏论, 开展工作,即使这方面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也没有真正做到 从实际出发; 3、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就必须 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小结
主 1、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含义 观
必 须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客 观
3、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
(1)、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起 码要求 (2)、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 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 策的前提 (3)、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主观与客观相分离 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伯乐的儿子为什么会闹出把“癞蛤蟆” 当“良马”的笑话?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和要求?
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 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要求: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 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 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 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 划方案等。
4、反对主观主义,辨 证地把握实际(怎样从实 际出发)
什么是主观主义 ? 想问题、办事情从实际的反面出发,主观认
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
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
一是经验主义:
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
把木梳卖给和尚
某企业招聘营销人员,企业负 责人出了一个实践性的题目:把木梳 卖给和尚。众多应聘者困惑不解,光 头和尚怎么买木梳?纷纷离去,剩下 了甲、乙、丙三人。甲历尽艰辛甚至 遭受和尚们的唾骂,最后卖出一把木 梳。那是下山时如火如荼的太阳下小 和尚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甲递上一 把木梳,小和尚一用止了痒,
复习思考: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 和意 识的 辩证 关系
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1)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
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对物质具有
能动作用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施主慷慨,宝刹应对施主有所回赠以 报平安,鼓励他们多做善事,你书法 好,我有木梳一批,你可写上”积善 梳“三字作为纪念品赠给香客。主持 大喜,当即买下一千把,香客得到了 纪念品也十分高兴。
提问: 应聘者一听要把木梳卖给和 尚而困惑不解,随即大都纷纷离区,是 否表明他们这是从实际出发?
思考:
坚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 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