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简答题1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都是反映农村贫户生活的作品,关怀和同情农民,对官吏的欺榨奴役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具有深刻的皮胖显示意义。
一、取材个人化、生活化、琐碎话。
二、平淡无奇,常以哲理性的人生思考贯穿在其中,富有理趣。
三、取材平平,用意深远,淡而有味。
2、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色?(1)以风格豪犷雄放的作品引人注目,前期的诗歌,充溢着一种奋不顾身的气概,落笔快,吐语直,难免有粗糙、生硬之弊,缺乏蕴藉隽永的韵味。
(2 )寄情山水自然景物的诗,不乏有情景交融、精练含蓄的佳作。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功中起了什么作用?欧阳修在北宋的诗文革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这是古今公论。
欧阳修之所以能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与他杰出的创作实践密不可分。
欧阳修的古文创作。
为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偶丽之文的流弊,他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在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散文取得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他的散文以学习韩愈相标榜,但却能学韩而自出变化。
欧阳修摒弃了韩文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
这是他对宋代散文的最大贡献。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
欧阳修的诗歌成就与后来的王安石、苏轼及黄庭坚相比,略显逊色,但他仍然是宋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自成一家的诗人,对宋诗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呈现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总之,欧阳修以其杰出的诗文创作和领袖群伦的地位。
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4、简述山谷词的两种不同风貌?一、黄庭坚的山谷词有两种反差极大的不同风貌。
一是青年时代的“淫词艳曲”,二是晚年比较严肃的“言志”之作。
二、山谷词中又艳词四十余首,是他早年寻花问柳生活的写照,多写男性对女色的倾心和相思离别之情,词语艳冶俚俗。
三、晚年遭贬放以后,受苏轼词风影响,又因以文字获罪迁谪,他意不能无所郁拂,故能摆脱艳词的绸缭之态,以空灵疏宕的诗笔出之,显得苍劲沉郁、明快劲折,充溢着傲岸不羁的峻骨豪气。
故风格疏宕峻峭、真率自然,于倔强中见姿态。
5、简述苏轼以诗为词的贡献? 1 •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展。
2 •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 “软性文学”。
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来,做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
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
3、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
6、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用语浅白而清新工巧,创造不寻常的意境。
二、抒写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武陵春•春晚》。
三、倜傥有丈夫气,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如《渔家傲》。
7、李清照“易安体”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宋室南渡后的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
“易安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广为流行。
主要艺术特色有: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
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能够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
“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
如《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
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
三、“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如《渔家傲》。
“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
8、简述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1)周邦彦被尊为“词中老杜”,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其表现为:①在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上有集成和创制之功。
②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
③能集前人成就而独具特色,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2)其词博大精工,已开南宋清雅派词先河。
后来姜夔学周词而走向骚雅清空一途,吴文英由周词出而转向丽密质实,其他南宋中后期词人也受过周词的影响。
9、简述张孝祥词的艺术特点?张孝祥是南宋初年词风转变的著名作家,作风豪迈飘逸。
张孝祥的词还长于借景抒情,飘逸,除忧愤深广的作品外,颇多以清隽为宗的即景抒情之作,他善于用自然美景衬托清旷胸襟,出入苏轼、辛弃疾之间,既反映出叱咤风云的英雄本色,又表现了冰清玉洁的品格。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征?一、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活泼自然,风趣诙谐;二、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三、以诗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四、诗歌语言的浅近和口语化。
着重表现的不是自然界的外在景观和天然图画,而是要写出山水景观所蕴涵的那一份自然灵性,诗里充满奇趣和活劲儿,所以状物写情无不入妙,有如“笔端有口,句中有眼”一般,被公认为是真正的“活法诗”11、简述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四灵的诗歌多冲淡平和、轻灵清寒的境界,常流露出对山人名士的出世情怀,他们更多的选择了自然山水作为表现的对象,着笔于目之所及的江南湖光山色,又从多变的视觉角度,选择那些色彩鲜明的优美景物,写箫散野逸之趣,追求一种平淡简远的韵调;七绝数量不多,但很有特色,新颖灵巧,圆美自然,比五律更显得气运浑成,很有点诚斋体得风格意味。
在流行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的南宋诗坛上,四灵这种专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感触的作品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所以能与南宋中兴“四大家”之后独标一帜。
12、“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一致追求,各人诗风却并不相同,请对此作一简要分析?“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较为一致的追求,提倡写诗学习汉魏、盛唐,主张以唐人为法,要使元诗不同于宋诗。
但由于各自的性情才学不尽相同,虽说都是在学唐人,但彼此间的诗风并不一样。
一、虞集主张诗应抒写“情性之正”,以温柔敦厚平和雅淡为标准;又提倡宗唐宗古,认为“必求古人之成法而后尽其心”,刻而深,典而实。
除学杜外,虞集也很推崇陶渊明、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等人,欣赏他们诗歌的“舒迟而淡泊”;他一些表现退隐归田情绪的诗就写得比较淡雅清丽,给人们一个作诗兼备众体得印象。
二、杨载的诗学李白,有长风怒吼、一瞬千里之势,首尾匀和,声律圆润,雄浑流丽而步骤中程,确实近于唐音,想象奇特,空灵飘忽,有李白诗的那种仙气。
三、范椁尤好作长篇歌行,认为七言长古应宗法李白、杜甫、岑参,可由于缺乏唐人写诗的才情和气势,他的长篇古诗缺乏贯穿全篇的浑然神气,只间或有一些片段的佳句值得称道。
他写得比较好的作品,是一些七言绝句。
四、揭傒斯诗歌的内容在“四家”里是最丰富的,风格亦比较多样。
他擅长无言古诗,写得雍容古雅,而歌行则意象飞动、气势豪放。
他的七律不伐庄严雄浑之作,时人认为“伟然有盛唐风”。
13、简述金代“国朝文派”重要作家的诗歌风格?这个时候重要的作家有蔡珪、党怀英和王庭筠等。
蔡珪:他的诗虽有承平气象,但骨力较为苍劲,写得雄奇矫厉,有一种苍健豪宕的气势,情切而有骨气,开创了一种与“借才异代”的诗人所不同的北国雄健诗风。
党怀英:其诗体物精细,寄兴高妙,有魏晋陶谢之风,观察细致敏锐,表达技巧也很娴熟。
王庭筠:他作诗以黄庭坚为法,诗律精严生新,却没有险怪生涩之病,很少用典,多数是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撷取诗材。
用清切明快的笔调,描绘山村田野的纯朴生活画面,漫然成篇而臻于化境。
14、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有何特点?一、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
二、他的散曲创作较注重立意和构思,作品的意境风格也更近于诗,而于声调格律不太重视。
15、简述马致远散曲的艺术特色?(简述马致远散曲的思想艺术特点)一、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豪气,善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二、与关汉卿相比,马致远的散曲少了市井气,多文人品味,雅俗兼备而具文采。
三、提高了散曲的艺术境界扩大其表现领域。
16、为什么说马致远是元散曲前期创作的大家?马致远的散曲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意气,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一、他的自抒胸臆的散曲作品,多为“叹世归隐”之作,如《双调•夜行船》(百岁光阴),在愤世嫉俗的咏叹中,表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把与世无争的闲散自适作为人生归宿。
二、他的某些小令写得意境优美,自然天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景中含情,蕴藉隽永,深得唐人绝句的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
总之,马致远的散曲少了些市井气,多了些文人品味,或叹世,或言情,或写景,均能雅俗兼备,多姿多彩。
其散曲作品不重韵,不用衬字,放逸豪爽,提高了散曲的艺术境界,并扩大了其表现范围,对元代前期散曲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愧为这一时期的散曲大家。
17、简述贯云石散曲的风格特点?贯云石是维吾尔族散曲作家,其作品大部分作于归隐杭州之后,内容主要有表现隐逸雅趣的流连山水之作和寄情声色的恋情之作两类。
一、这些散曲创作比较流行的题材,因作者性格爽朗旷达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他的许多归隐作品写得慷慨豪放,如《清江引》,发言爽朗,毫无羁束,洒脱痛快。
归隐田园,多是文人笔下的雅事,但贯云石却写得十分通俗,如《水仙子》(田家), 语调质朴,颇有北曲气息。
即使是写恋情,其散曲也具有民间俗谣俚曲的味道。
在元代后期清丽雅正之风流行曲坛之际,贯云石以豪放、俊逸,较为质朴自然的曲风独标一帜,颇有特色。
18、简述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一、封建社会中孝女和节妇的典型:为婆婆甘愿过招;赴刑场途中不走前街走后街;鬼魂嘱托窦天章照顾婆婆。
二、叱天骂地,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公堂对簿,坚强不屈;怨赴刑场,骂天咒地;三桩誓愿,表明怨情;鬼魂上场,复仇雪恨。
19、简述《单刀会》的艺术特点?《单刀会》是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一、构思很有特点,善于用铺垫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主人公关羽到第三折才出场,第一折由东吴的亲贵乔公主唱,让他追述关羽的英雄业绩和豪勇气派,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