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觉统合重要性

感觉统合重要性


感觉统合障碍
存在感觉统合障碍的孩子无法使用感官接受信息,因而无法顺 利地处理日常的活动,感觉统合障碍与失明或耳聋不同,它不 是一种特定的障碍,而是包括各种神经异常的概括性词汇。
1.视知觉失调 视知觉失调并不是失明,而是不能正常的利用视力做事情。这 样的宝宝能看电视,但是不能正常的阅读,会漏读、读错字、 遗忘很快,在上学的时候会经常抄错、抄漏题,或者很难集中 精神去做某一件事。
4.触觉系统失调 患有触觉系统失调的宝宝通常难以合群,他们常常会用激进的方 式来表达对旁人的观感,喜欢惹别人生气的同时也很恐惧陌生人 和陌生环境。他们比较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有时会出现偏 食、挑食的症状。有的宝宝反应比较慢,头脑和动作都比较缓慢, 无法保护自己。
5.本体系统失调
本体系统失调的主要症状为容易走丢、玩不好捉迷藏、不会自 己系鞋带扣衣扣、不会用筷子,不太会自己动手做事,身体行 动不协调、容易摔倒。
感觉统合的重要性
-----李月茹
1、感觉统合 的概念 2、感觉统合的障碍 3、感觉统合的训练
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 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 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 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 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简称“感统"
2.听知觉失调 听知觉失调并不是完全失聪,而是听了忘。有的宝宝听觉比较弱, 不能接受较大的声音,这样的宝宝要远离比较超闹的环境。不然 会影响自我保护膜的形成,容易出现削弱听力、健忘症、脾气怪 的后遗症,自闭症的宝宝尤为突出。

3.前庭系统失调 前庭系统失调的症状多为好动、爱摔、转圈不晕、难辨左右、缺 乏方向感等,还会有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较差、重心不稳的 并发症。前庭系统中的前庭网膜的缺乏协调及掌控性,同时宝宝 也会失去重力感和平衡感。这种病症会让宝宝变得特别好动,难 以聚精会神做事,且行动比较笨拙。
感觉统合障碍的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12岁以前 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很难改 变,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感觉统合障碍训练
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针对孩子的个别情况,提供不同种类的活动。 例如,孩子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注意力差、自闭、多动、身体 灵活度不足、双侧协调不佳等。如果问题是出在感觉统合障碍,就不能通 过教导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上体能课,而是要让他们的感 觉进行整合和锻炼,而家长或者老师可以运用治疗设备与专业知识,融合 艺术与科学,为孩子提供感觉统合的机会。
例如剥橘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成熟时)、圆形的, 触觉使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 有芬芳的气息,味觉告知我们它是酸酸甜甜的,用手掂它的重 量时,运动觉告诉我们它有重量的。综合了这些客观的感觉, 才能形成对橘子整体的主观知觉,孩子透过这样的认知,知道 橘子是圆的,可以当球玩,也知道它多汁可口,可以解渴。
谢谢大家!
针对训练:利用羊角球、波波池、圆筒、平衡踩踏车、滑梯、 袋鼠袋、圆形滑车等等训练器材,改善孩子爱哭、胆小、情绪 化、怕陌生、注意力差、自闭、多动、身体灵活度不足等的症 状。
训练途径
1、感统训练器材 2、感统训练教具 3、感统训练教材 4、感统训练玩具
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
1、爬行 2、梳子游戏 3、抓痒游戏 4、毛巾游戏 5、球池游戏 6、跳床游戏 7、大龙球游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