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解析姓名:滕玥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指导教师:傅德亮20040201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解析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渊源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必然呈现出反映中国人生理心理行为特点的尺度比例原则指导现代园林创作1. 总论篇1)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空间规模的历史演变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在空间上不断缩小先秦至西汉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代私家园林空间规模的历史发展经历四个时期规模宏大魏晋南北朝唐宋但仍具有相当巨大的规模城市私园成为营造的主流 2)中国私家园林空间规模和园林要素的尺度左右大型宅园与宅邸总面积之比为25É½Õ¼Ô°Ãæ»ýµÄ±ÈÀýÔÚ35.1Ë®Õ¼Ô°Ãæ»ýµÄ±ÈÀýÔÚ1.3不等经过园→景区→景点的分割千尺私家园林中主体空间限定在为半径的空间范围之内而皇家园林中视距存在超出千米的远观视距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都存在频繁的仰观2. 个论篇 详细介绍了拙政园艺圃3. 实践探索篇 昆山娄邑滨江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了本论文中总结出的尺度规律以百尺形关键词私家园林实践 SPACE SCALE’S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were influenced by social economyso they must present the scale principles reflecting Chinese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is to sum up the space scale rules in order to direct the production of morden gardens. The main matters were as follows:1. Pandect piece1)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space size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space size was reducing during developing.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imperial gardens’ space size undergwent five periods including three risings and two fallings. During Xianqin to Xihan dynasty during Donghan dynasty to Wei and Jin dynasties,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the size was shrinking the space size was adding distinctly the imperial gardens’ became the lowest in the history the space size lifted another climax. While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private gardens’ space size underwent four periods. During Xihan and Donghan dynasty, the size of the private gardens was huge, which main function was to product; during Wei and Jin dynasties,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the size was still very large, but some exquisite small gardens appearedthe size was becoming smallerquite big the gardens in the cities became the mainsteamthe ratio between middle or large type residential gardens and the residence was about 25% to 60%.In the private gardensto 39.1%to 40.1%.3)Analysis of the division scal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The space of imperial gardens was divided step by step: garden→scenic areas→scenic spots, and the scenic spots were within thousand feet. While the scale of main space in the private gardens was within hundred feet.4) Analysis of the viewing space’s scal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The viewing distances in the private gardens in Suzhou are round 12~35min both private gardens and imperial gardensthe Summer PalaceHuanxiushanzhuang Garden Canliyuan garden. 3. Practice pieceDuring the designing of the Louyi riverside park in Kunshan the rul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were exercised. And it is to build a city park of fitting space criterion including feasible proportion of factors andspace scale controlled by “a distance of a thousand feet represents the general form, and a distance of a hundred feet represents the concrete form”.KEY WORDS: Imperial gardens Space scale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滕2004 年 2 月 14 日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ÇëÔÚÒÔÉÏ·½¿òÄÚ´òѧλÂÛÎÄ×÷ÕßÇ©ÃûÖ¸µ¼½ÌʦǩÃû2004Äê2ÔÂ14ÈÕ ÈÕÆÚ前言 1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兴建园林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创作实践都达到了极其高超的水平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理论和实践创作朝鲜等亚洲国家中国园林是以花木建筑等物质手段创作出视觉的无尽的[5]大量学者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多角度细致深入的研究比如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中国造园论张家骥著园林与中国文化王毅著中国园林美学金学智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著颐和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圆明园园林艺术何重义等等为后人研究古典园林提供了广博的资源中国造园论书法艺术为例但是也可以转化为人人可学的人工美正如康德所说艺术不是按照规律创造出来的,但是却创造了规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也是一样也包含了产生美感的客观规律园林美 事实上比如池上篇十亩之宅有水一池[6]地方十七亩水五之一而岛池桥道间之明代计成在中写道:[8]另一方面对中国造园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千尺势的明确规定群体组合的尺度原则中景这些古人提出的尺度原则是否真实地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近年人们在对中国第一部造园理论巨著的研究过程中相地合宜巧于因借等原则进行思考优秀园林的标准得体等都隐含着园林空间尺度和比例的规律等等[11][12-18]视角等艺术特性的尺度研究[19]35米左右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尺度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心理需求的一些尺度这些理论现在也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的规划设计之中现将有关理论摘录如下1指出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米能辨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150-270米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为1200-2000米2指出人的正常静观视场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或者宽度的1.2倍佳视点有三个位置3指出在空旷的草坪上或在一个浅盆景底盘上进行植物或山石造景时36时再者展品高度而在室外L为宜当人的视距为DD/H视角45给人以室内封闭感218D/H8时-5.5给人以空旷开阔感[20]比例规则都是基于静态空间的西方经典性视觉分析理论却未涉及外部空间设计十分之一理论外部模数理论提出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的8即以及25米的模数外部模数理论4 本课题研究意义但是人们对于尺度和比例的感知会受到文化渊源等的影响[22]作为一个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产物哲学思想总结出这种空间尺度规律本课题旨在分析和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呈现的空间尺度规律以期对现今蓬勃发展的城市园林创建活动有所帮助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到衰亡其空间规模的历史演变历程图文资料的中后期的古典园林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规模和园林要素的比例关系中国古典园林静态观赏空间的尺度原则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动态观赏空间的多样性在城市园林空间尺度的把握和文化内涵的构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5 参考文献[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20 [2] 王毅.园林和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3 [3] 刘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欧洲的影响[J].装饰,2003(07):4[4] 沈惠身.中国园林在海外[J].美术观察,1996(07):77[5] 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第二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28;277池上篇全唐诗池上篇并序旧唐书 [8] 计成.,引自张家骥.园冶全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86 [9] 黄春华,唐飚.论风水与居住外部环境[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 ,32-34[10] 王其亨.风水形势说和古代中国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探析[A].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121长春社会科学版绿化和景观分析[J].建筑学报,1980:13~15 [16] 吕红.从中国古典园林看空间的中国建筑艺术[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102~107[17] 余压芳,刘建浩.实体与表现[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8:156~160[18] 苗欣.中国传统外部空间设计手法简析[J].河南城建高专学报,1998:15~17[19]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南京: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79:11 [20]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16D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建筑:形式1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空间规模的历史演变 中国幅员辽阔江河奔流湖泊罗布自然风景绮丽多姿中国又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化的深厚孕育了中国古典园林这个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清末中国园林亦相应地结束了古典时期在这三千余年的漫长进程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园林体系园林的类型从单一发展到多样化布局内容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中国造园史造园空间范围的大小影响着园内生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可见造园范围的演变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意义重大1.1 各种类型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规模特征 1.1.1 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的空间规模特征 从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上讲受城镇用地的限制而天然山水园则多建于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规模较大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的空间规模特征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分主要有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1]它们隶属于皇室囿御苑等在中国又被称为天子普天之下率土之宾经济力量为其占据大片土地营造园林提供了可能历代帝王兴建的园林无不规模宏大并以此作为彰显皇帝九鼎之尊威严的标志大内御苑离宫御苑大内御苑一般建置在皇城或宫城之内规模较小[3]最大的大内御苑西苑三海占地面积亦不过100公顷2公顷离宫御苑一般建置在都城近郊或远郊的风景地带它们在造园规模上不存在太大的差别同样以清代为例而其在承德兴建的避暑山庄规模竟达350公顷之巨文人富商拥有同时文人富商掌握了一定的财富受此两方面的制约它也有建在城镇之内的和建在郊外山林之间的之分前者一般为人工山水园甚至出现了百平方米左右的微型宅园但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后期别墅园就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道观的附属园林道教从未出现过类似于西方国家的那种宗教狂热寺观园林与世俗园林也不存在根本差异舍宅为寺寺观园林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相反它往往表现出对于人性和谐 1.2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规模的历史演变 1.2.1 皇家园林空间规模的历史演变 1.2.1.1 皇家园林空间规模的历史演变历程 上古园林自然崇拜下的超然尺度 在殷商时期出现了用来通神的台和用来狩猎的囿史料记载在册的有纣王的鹿台灵台灵囿 纣为鹿台其大三里临望云雨[4]在长安县西四十二里(灵台)高二丈文王之囿 从文献上看台台的尺度夸张孤立[7]比如山东临淄齐国故城中夯土的今残高14米邯郸赵王城遗址长288米 先秦时代生产力十分低下物力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上古人类对自然界怀着敬畏的感情其中对于山岳的崇拜更是普遍山巨大的形体人们极力以各种可能的形式模仿他们所崇敬的山岳也成为人间某种不可企及的权势和力量的象征巉险巍峨的美学要求力量感强烈的特征[10]园林的娱神功能逐步减弱自然崇拜的产物台沼苑囿已成为供人游赏的场所比如楚之章华台晋之铜鞮宫等便陆续在咸阳附近如上林苑阿房宫是秦始皇晚年在渭南的原周代丰位于上林苑内阿房宫的建设并未实现秦时宫苑的气魄和奢靡已可见一斑东西五百步上可以坐万人周驰为阁道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自阿房渡渭以象天极 西汉宫苑摹写天地的庞大尺度 西汉时期的宫苑在尺度上与前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建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园林文献记载不一三四百里周袤三百里[1][注它的范围据 宜春御宿旁南山而西五柞濒渭水而东按现在的地理区划北沿九峻山和渭河南岸周至蓝田四县从现存的遗址来看而西汉长安城中的长乐再加上桂宫宫殿所占面积可能在全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12]因此约0.7平方公里 东汉宫苑生产功能丧失对周代故城洛邑进行扩大在城中央兴建大内御苑后汉光武帝刘秀废除了皇室与国家财政分别运筹的制度规模不如汉初之大东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战争纷扰但是统治者仍对奢华的生活充满极大的情欲但在当时那种烽火连天的岁月苑囿已不可能建在远离都城的自然山水之间这就使得其造园范围大为缩小游赏功能加强该城本身的规模就不大南北五里但是在铜雀园中突破了宫垣城墙的空间视觉限制八极可围于寸眸的广阔无垠的视野但是这个时期仍然保持着苑囿皇家园林奢靡仍以邺城为例十六国后赵石虎在此城东二里兴建华林园永和三年车十万乘广长数十里武平四年(573年)改名仙都苑苑墙设三门苑中封土建筑为五座山五岳之间水分流四渎为四海东海西海汇为大池整个水系水程长达二十五里[1]后燕慕容熙修建广袤十余里起景云山于苑内峰高十七丈 隋唐宫苑天下一统盛世皇朝的恢宏气势 随着各地割据势力的瓦解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唐朝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而相应的苑囿的建置也集中在都城但也出现了历史上第二大此外因为唐长安城地形起伏而唐代主要宫苑又集中在长安城的东南所以唐代宫苑中人工造景很少筑山一般采用以大型水面为中心的布局手法禁苑兴庆宫这四座大内御苑为例介绍隋唐时期皇家园林的空间尺度唐南39里北20里 最大的水域周十余里 禁苑 长安宫城之北 周120里南北23里 中心水池鱼藻池 大明宫 禁苑东南之龙首原高地 面积约32公顷 中央太液池面积1.6公顷 兴庆宫 长安城东南面之兴庆坊 东西1.08公里南北214米注 宋代宫苑国力衰弱,规模缩小 北宋定都后周旧都开封大抵沿用后周宫城旧苑艮岳在宫城东北角筑山象余杭之凤凰山建造亭阁楼观于宣和四年建成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东半部以山为主成的格局理水建筑完美结合占地面积仅750亩移天缩地突破了秦汉以来宫苑的规范 南宋以杭州为行在建有大内御苑一座又名后苑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山地园德寿宫其中集芳园本属民间张婉仪别墅绍兴间收属官家 规模和造园的气魄远不如隋唐这种园林规模缩小的情况主要与宋代国力国势衰弱有关气势恢宏 明代建都北京皇权皇帝集国家权力于一身理学地位的上升强化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制宫苑建设当然会反映出这种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规模又趋于宏大宫廷色彩更加浓重喜欢深居宫禁所以明代皇帝的皇家园林建设主要集中在紫禁城以内或者紫禁城以外即主要是大内御苑的兴建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北端的御花园位于皇城北部中轴线上的万岁山位于西苑之西的兔园表1-2明代大内御苑空间尺度 Table1-2 Scale of the imperial gardens in the Ming Dynasty 园名宫苑空间规模御花园 占地1.2公顷 建福宫花园 清乾隆七年重建时占地近2公顷[15] 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景山] 高43米北京城并未遭受重大破坏全部沿用前朝的-宫殿包括前文所提的六座大内御苑不习惯北京城内炎夏溽暑的气候总希望在郊野的自然风景区兴建离宫别苑百废待兴直至康熙中叶国内局势稳定康熙帝便着手在北京西北郊风景优美离宫别苑从乾隆三年直到三十九年这三十年间形成了肇始于康熙的皇家园林建设的高潮 表1-3 清代行宫御苑空间尺度 Table1-3 Scale of the imperial gardens in the Qing Dynasty 园名 建成时间 宫苑空间规模 畅春园 康熙二十六年竣工 约60公顷 避暑山庄 康熙四十二年竣工 564公顷 圆明园 雍正三年扩建1737年1746年1753年1750年历经三千余年期间经济造园的规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与国家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有关即使贵为天子也不得不考虑到这个因素这也与园林审美情趣相关人们审美观尚停留在以大为美的初级阶段受山水画园林审美观发生了较为本质的变化园林塑造手法也由写实转为写意可以将中国皇家园林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这个时期的皇家园林空间规模宏大台榭高耸高者竟达百丈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园林的功能还未有明确的定义狩猎场所或是通神的媒介为了满足皇家奢靡的物质需要可以说这时的苑囿具有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性质这种不可思议的造园空间范围又与当时山水的自然美学思想不无关系君子之德是人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多建造在无垠的自然山水环境之中建筑只是起到的作用以及高耸观赏点反过来又决定了秦汉时期苑囿以远观其势为主的观赏方式以及以校猎为主要内容的苑囿娱游活动秦汉宫苑以广阔无垠的天地作为模仿对象而规模上自然以宏大为特征即游赏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力量的分散使得各割据势力的统治者不具备前朝西汉统治者大肆兴修园林的经济基础都城的建设带动了大内御苑的兴修基于上述原因 割据局面被打破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统治者便有足够的能力腾出手来兴建供皇室享乐的宫苑出现了西苑这个在中国造园史上规模位列第二 4.宋明 这段时期宋朝国力与唐朝相比外族入侵造成边疆形势异常紧张明代统治者同样受到外族虎视眈眈的困扰同时造园手法趋于写意芥纳须弥综合这些因素的影响元5.清代 清代自康熙平定三藩之后出现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康乾盛世皇家园林建造又转而集中到郊外甚至塞外即离宫御苑同时部分皇家园林又重新承担起其萌芽时期的原始功能狩猎因此这个时期皇家园林与前朝相比规模又趋于宏大 1.2.2 私家园林空间尺度的历史演变 1.2.1.2 私家园林空间规模演变历程 两汉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大概在西汉时期才陆续有官僚西汉文帝四子梁孝王刘武所筑东苑广睢阳城七十里为复道连属平台三十余里据描述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又有雁池凫渚延亘数十里珍禽怪兽毕备梁统列传又广开园囿十里九坂深林绝涧奇禽驯兽禁同王家东界荥阳北达河包含山数周旋封城几乎与可与皇家园林相比实属罕见西京杂记这就是汉武帝时期富商袁广汉筑造的私园南北五里构石为山连延数里这三处园林都具有一个特征规模宏大地广人稀不无关系这些园林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停留在生产基地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家园林已经有了明显的宅园和别墅园之分称帝族王侯擅山海之富争修园宅崇门丰室飞馆生风高台芳榭花林曲地莫不桃李夏绿可以想象尺度不可能很大园中的内容十分丰富小中见大汉时运用私园大幅度排比的写实手法开始向写实和写意相结合发展一般都是各地豪门士族兴建的自给自足的园林化庄园别墅园的生产功能也相当重要如谢灵运在中描述的他所拥有的庄园时写道田野或升或降当三里许及至所居之处从北直南悉时竹园南北百五十五丈南眺远岭虽然这种园林化的庄园规模比起城市中的宅园要大很多而且在这些别墅园中还出现了相对独立小型颇受当时社会的赞赏小园赋巢夫得安巢之所壶公有容身之地虽穿而可座既而堪眠南阳樊重之第西汉王根之宅寂寞人外聊以避风雨不求朝夕之利且适闲居之乐犹得敧侧八九丈榆柳三两行拔蒙密兮见窗云气荫于丛著枣酸梨酢李落叶半床名为野人之家试偃息于茂林虽无门而长闭一般都城近郊的私家园林规模较大也有一些大官僚修建的规模巨大占据半坊之地的园林[1]半坊之地面积相当于27公顷所以与后期明清的城市宅园相比但是比如白居易履道坊宅园就是一座清雅的小园池上篇园宅总共占地面积17亩屋室三之一竹九之一园冶对村庄土地的规划几乎如出一辙须开池者三疏源正可为垒土者四栽竹相宜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造园史上的的关系此种给予了文人精神的寄托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造园的普遍观念以泉石竹树养心郊外别墅园 唐代别墅园建置颇多或位于近郊风景优美的地带或索性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平泉庄庐山草堂则建在风景名胜区庐山比如大诗人杜甫所建浣花溪草堂但是也不乏规模较大的山居别墅园南部新书周回十余里唐代别墅园总体上还是与庄园经济联系在一起的田地茶园所以规模比起同期的城市诸园要大的多洛阳名园记其中十八处是私家园林是公卿士大夫们集会一般园内都有较为广阔的集会场所如归仁园亩建筑尺度也以宏大见长凉榭其下可坐数百人 南宋偏安江左江南园林随之兴盛吴兴园林记另一座别墅园北园占地三十余亩沧浪亭就是当时苏州的一座名园沧浪亭记纵广合五注杭州各种文献所提及的私园总计约一百处手工业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文化水平的提高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花木生长这都为造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个时期国内其他任何地区都无法企及这当然与城市中紧张的用地有关正是用地的局限促使江南园林的手法日趋完善布局更为合理袖珍北京郊外的一些别墅园规模比起江南园林来要巨大很多清华园堪称特大型的私家园林民间的造园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形成了北方园林岭南园林三大地方风格多为文人和大官僚拥有李渔的芥子园这些宅园与同期的江南园林在规模而另有大量的王府花园却比一般的宅园要大的多礼王府园等[1]营造兴建主要集中在扬州和苏州瘦西湖共有大小园林60余处除对宋明遗留下来的一些宅园进行修复改建之外[1]这些新建的苏州园林占苏州园林总数的十分之九以上与江南园林顺德清辉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号称粤中四大名园成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以资比较恭王府花园[22] 16公顷梁园 佛山 2.12公顷[23] 林本源园林 台湾 1.3公顷 罗布林卡 拉萨 36公顷 1.2.1.2 私家园林空间规模演变分析 与皇家园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