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生命科学综合大实验GFP分离与纯化1.文献综述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由23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是26.9kDa,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 )中分离出来的,在蓝光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
来源于水母的野生型GFP在395nm和475nm分别有主要和次要的激发峰,它的发射峰在509nm,处于可见光谱的绿色区域,来源于海肾的GFP只在498nm有单个激发峰。
GFP是典型的β桶形结构,包含β折叠α和螺旋,将荧光基团包含在其中。
严密的桶形结构保护着荧光基团,防止它被周围环境淬灭,内部面向桶形的侧链诱Ser65-Tyr66-Gly67三肽环化,导致荧光基团形成。
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点45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Roger Y.Tsien(钱永健)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
下修村首次从Aequorea victoria中分离出GFP。
他发现该蛋白在紫外线下会发出明亮的绿光。
Martin Chalfie证明了GFP作为多种生物学现象的发光遗传标记的价值。
在最初的一项实验中,他用GFP使秀丽隐杆线虫的6个单独细胞有了颜色。
钱永健的主要成就在于让人们理解了GFP发出荧光的机制。
同时,他拓展出绿色之外的可用于标记的其他颜色,从而使科学家能够对各种蛋白质和细胞施以不同的色彩。
这一切,令在同一时间跟踪多个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成为了现实。
2.实验器材2.1实验材料:含GFP融合质粒,Top10菌株2.2实验试剂:质粒提取:溶液Ⅰ:50mM葡萄糖/10mM EDTA /25mM Tris-HCl,pH=8.0;溶液Ⅱ:0.2M NaOH/1% SDS;溶液Ⅲ:3M醋酸钾/2M醋酸;无水乙醇,75%乙醇,TE Buffer;转化:0.1M预冷CaCl2,LB培养基,氨苄青霉素,阿拉伯糖;GFP提取:液氮,Lysis Buffer,饱和(NH4)2SO4溶液,溶菌酶;疏水作用层析柱材:苯基琼脂糖凝胶CL-4B;离子交换柱层析柱材:DEAE+纤维素,Start Buffer(A液20mM Tris-HCl,pH7.0(透析液))Elution buffer(B液20mM Tris-HCl,1M NaCl,pH7.0) SDS-PAGE电泳:PEG10000,Loading Buffer,溴酚蓝,丙烯酰胺,Tris,SDS,过硫酸铵,TEMED,Gly,SDS,甘油,β-巯基乙醇,溴酚蓝,甲醇,考马斯亮蓝,乙酸等2.3实验仪器高速冷冻离心机,移液枪,超声波破碎仪,梯度混合器,恒流泵,层析柱,色谱仪,自动记录仪,SDS-PAGE电泳装置。
3.实验方法3.1质粒提取1.取1.5mL菌液,12000rpm离心1min,弃上清液;2.加100μL溶液Ⅰ,充分悬浮;3.加200μL溶液Ⅱ,温和混匀,室温5min;4.加150μL溶液Ⅲ,混匀,冰浴5min;5.12000rpm离心8min,将上清加入一新的1.5ml EP管中;6.加800μL无水乙醇至上清液中,混匀,-20℃放置10min,12000rpm 离心8min,弃上清;7.70%乙醇洗DNA一次,离心弃上清;8.在超净台中吹干DNA(一般吹5-10min即可);9.加40μL TE Buffer溶解DNA,4℃备用。
3.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以及转化1.取1.5mL Top10菌液,在4℃ 4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2.加200μL预冷的0.1M CaCl2悬浮沉淀(无菌操作),冰浴15min后4℃ 4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3.加200μL预冷的0.1M CaCl2悬浮沉淀(无菌操作),4℃备用;4.将1μL质粒和感受态细胞混合,冰浴30min;5.42℃热激90s;6.立即放在冰上3-5min;7.加入800μL LB液体培养基,37℃ 150rpm培养60min(使Top10恢复正常生长);8.取200μL菌液涂布在LB(Amp 100ng/ml,阿拉伯糖4mg/ml)培养基上,37℃培养过夜。
3.3扩大培养1.取含GFP 质粒的Top 10平板并挑取单克隆(在紫外灯照射下有绿色荧光的菌落);2.将挑取的单菌落接种于试管中(含4mL 的LB 液体培养基,100ng/ml 的Amp 和4mg/ml 的阿拉伯糖)37℃,200rpm 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约3-4h );3.将上述摇好的菌液,按1:100转接至250mL LB 液中(Amp 工作浓度 100ng/ml ,阿拉伯糖工作浓度2mg/ml ),37℃,200rpm 培养过夜。
3.4细胞破碎1.将培养好的细菌3000g 离心10min ,紫外灯观察弃上清,沉淀用液氮冻融;2.用30mL Lysis Buffer (50mM Tris-HCl pH 8.0,1mM EDTA )悬浮沉淀;3.向悬浮液中加15mg 溶菌酶,混匀后室温溶解10min ;4.400W 功率下,超声处理10min ;5.将破碎液9000g 离心15min ,紫外灯观察,留上清备用;6.选取合适的浓度破碎(NH 4)2SO 4沉淀GFP ;一般(NH 4)2SO 4饱和度为30%时,杂蛋白的沉淀量最大,饱和度达到70%时GFP 沉淀量达最大附:(NH 4)2SO 4浓度与含量表,体积为10ml ;7.向上清中加5.28g (NH 4)2SO 4,充分溶解,室温放置20min ,9000rpm(NH 4)2SO 4饱和度10% 20%30%40%50%60%70%80%90%(NH 4)2SO 4(g ) 0.561.14 1.762.433.13 3.94.725.616.62离心15min,转移上清至另一试管中,再加入6.88g(NH4)2SO4,充分混匀,室温放置至少20min,9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留沉淀备用;3.5疏水作用层析1.将沉淀的GFP,用10mL 2M(NH4)2SO4/Lysis Buffer,pH8.0溶解,9000rpm,离心10min,留上清;(2号样品)2.用3倍体积平衡Buffer(2M(NH4)2SO4,pH8.0)平衡柱子;3.将步骤1中的上清液上柱,用3倍柱体积的Washing Buffer(1.3M(NH4)2SO4,pH8.0)洗柱子;4.用恒流泵泵TE Buffer(Elution Buffer:10mM Tris, 1mM EDTA,pH8.0)洗柱,紫外灯检查,GFP快流出时,准备收集;5.将收集液透析过夜。
(3号样品)3.6离子交换层析1.将透析后所得的透析液9000rpm离心10min,弃去沉淀(4);2.用3倍体积的Start Buffer(A液)平衡柱子;3.将步骤1中所得的上清液上柱,再用3倍柱体积的Start Buffer洗柱子;4.梯度洗脱GFP,梯度液:Start Buffer(A液)、Elution Buffer(B液),紫外灯观察,GFP快流出来时,准备收集5.将收集液透析过夜(透析液为A液)。
3.7凝胶过滤纯化GFP1.将透析袋置入含PEG10000的培养皿中,浓缩至体积约2mL;2.用3倍柱体积的20mM Tris-HCl,pH7.0平衡柱子;3.将步骤1中所得的GFP上柱,用20mM Tris-HCl,pH7.0洗柱子,紫外灯检测,GFP快流出时收集备用。
3.8 SDS—PAGE将收集的各样品加入等体积的2×SDS-PAGE Loading Buffer,煮沸裂解5min,冰浴2min,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20℃保存备用。
1.按照电泳装置的使用说明,装好洁净干燥的玻璃板。
2.分离胶的制备按下列成分配制分离胶:各成分加入后迅速旋涡混匀,用微量移液器将其小心地注入准备好的玻璃板间隙中,并为浓缩胶留出足够空间。
轻轻在顶层加入一薄层20%乙醇封顶,以防止空气中的氧对凝胶聚合的抑制作用。
凝胶聚合完成后,倒掉覆盖的乙醇,用滤纸吸干凝胶顶端的乙醇。
3.浓缩胶的制备按下列成分配制2mL 5%的积层胶:ddH2O30%丙烯酰胺混合液1.0M Tris(pH6.8) 10%SDS10%过硫酸铵TEMED 7.35mL 1.3mL 1.25mL 0.1mL 0.1mL 0.1mLddH2O30%丙烯酰胺混合液1.5M Tris(pH8.8) 10%SDS10%过硫酸铵TEMED 8.2 mL 6.68mL 5.0mL 0.1 mL 0.1 mL 0.04 mL各成分加入后迅速旋涡混匀,用微量移液器将其灌注到分离胶上,灌满后小心插入加样梳,尽可能避免产生气泡。
4.待浓缩胶凝固后,小心拔出梳子。
5.将凝胶固定于电泳装置上,加入足量的1×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在加样孔中分别加入20μL各样品。
6.样品在浓缩胶中电泳时,使用80V电压,待溴酚蓝带进入分离胶后,将电压升至120V,继续电泳直至溴酚蓝带到达分离胶的底部且开始泳出胶底面,关闭电源。
7.卸下凝胶,将其浸泡在至少5倍体积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50%甲醇,0.05%考马斯亮蓝,10%乙酸,40%ddH2O)中,置水平摇床上室温染色45min,之后取出凝胶并回收染色液,将凝胶浸泡于考马斯亮蓝脱色液(与染色液同,只是无考马斯亮蓝)中,在水平摇床上脱色1h,其间更换脱色液3-4次,直至凝胶脱色到条带清晰为止,观察结果并拍照。
(注:由于浓缩胶制备过程中凝固太快,所以最后未使用浓缩胶而只用分离胶进行SDS-PAGE。
)思考题1.实验纯化效果如何?如果要得到较纯的GFP,你会采用哪些方法进一步纯化?答:实验纯化效果请见实验结果分析。
2.SDS-PAGE的样品缓冲液中有哪些成分?它们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将样品和缓冲液混合后煮沸?答:SDS-PAGE的样品缓冲液的主要成分有SDS,甘油,溴酚蓝和β-巯基乙醇,其中SDS的作用主要是使蛋白质变形,断裂蛋白质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使蛋白质分子去折叠,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甘油是增加密度,使蛋白质能很好的沉淀在下面;溴酚蓝作为指示前沿,防止电泳时间过长;β-巯基乙醇作为保护剂,防止空气中的氧对蛋白质的氧化作用,同时还能断裂蛋白质分子中半胱氨酸残基中的二硫键。
3.常用的交联葡聚糖有G-25、G-50、G-70其中的25、50、75指的是什么?答:交联葡聚糖G-25、G-50、G-70中的25、50、75指的是1g交联葡聚糖干胶膨胀时所吸收水克数的10倍,如G-25中的25指1g这种交联葡聚糖干胶膨胀时要吸水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