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重大国内国际时事新闻2014年8月至12月国内时事新闻1、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强烈地震。
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数万户房屋倒塌或重损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各方力量科学有序救灾、从容应对震害,灾后重建工作深入展开。
2、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8月16日在南京市隆重开幕。
(中国对共获得金牌38枚银牌13枚铜牌14枚排名奖牌榜第一)3、中共中央8月20日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
4、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对下一步提出行政长官普选具体办法确定了原则和方向。
之后香港少数激进分子组织“占领中环”违法聚集活动,煽动推翻人大常委会决定,受到香港主流民意坚决反对。
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处理“占中”,恢复社会秩序。
5、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9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7、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55元提高到70元),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8、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指明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时代和国家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9、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0月17日在京召开。
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
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为法治中国建设描绘出新的路线图。
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确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内容要点一个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法治国家五个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五个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两个坚持一个实现: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
六个重大任务:①、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③、保证工作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⑤、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⑥、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八个看点:1、关于立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①、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②、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2、关于宪法——依宪治国,依宪执政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3、关于法律实施——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机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4、关于监督——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①、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5、关于司法——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①、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②、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制度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6、关于法治信仰——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7、关于司法队伍——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法官、检察官①、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
②、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8、关于党的领导——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①、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带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②、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11、全军政治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确立起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
在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之际召开的这次会议,以改革和整风精神研究解决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现实问题,被海内外舆论称为“新古田会议”。
12、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宣布,北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13、11月7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周举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出席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等系列活动。
会议明确了未来亚太合作的方向与目标,作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
14、11月22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发生6.3级地震。
15、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达,决定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
16、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17、12月9日至11日,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中央确定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等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18、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此前,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均举行了隆重纪念活动。
19、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月12日正式通水。
20、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
21、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在群众自发进行的迎新年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截至1月1日22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踩踏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汲取教训。
春节、元宵节将至,不少地方都有一些群众聚集娱乐活动,各地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安排,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坚决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2015年1月至8月国内时事新闻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央纪委委员125人,列席365人。
全会强调,201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以更严的纪律管好纪检监察干部,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2月1日在北京召开。
张高丽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3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博鳌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我们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4、外交部长王毅4月2日同来访的缅甸总统特使、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举行会谈,吴特使就缅甸军机炸弹致中国边民伤亡正式向中方道歉。
5、4月21日上午10时,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正式迎来“2.0”时代。
加上上海,我国由南到北四大自贸区“连点成线”,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6、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5月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习近平强调,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习近平就此提出5点主张。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