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设计中的主要参数名称
P O额定输出功率
η整机效率
Is 次级绕组电流
I PRI 初级绕组电流
I R初级绕组脉动电流I R=I p*K RP(比值关系)
K RP初级绕组电流比例因素K RP=I R/I p
Ip 初级绕组峰值电流 Ip=I R/K RP(比值关系) Ip=I AVG/(1-0.5K RP)*Dmax(数值)
I RMS初级绕组有效值电流
Dmax 最大占空比 Dmax=U OR/U OR+U Imin-U DS(on)*100%
U Imin最低直流电压(一般取90V)
C XT初级绕组的分布电容
C D次级绕组的分布电容
C OSS输出电容值
U DS漏-源峰值脉冲
U OR初级绕组感应电压
L PO初级绕组漏感
L SO次级绕组漏感
I AVG输入电流平均值I AVG=P o/η*U Imin
B M最大磁通密度B M=100*I P*L P/N P*S J
δ磁芯气隙宽度δ=40ΠS J(N P2/1000L P-1/1000A L)
M 铜线安全边距,三重绝缘线 M=0
I SP次级峰值电流I SP=I P*N P/N S
I SRMS次级有效值电流
I RI输出滤波电容上的纹波电流
Dsm 次级导线最小直径(裸线)
DSM 次级导线最大外径(带绝缘层) DSM=b-2M/Ns
J 初级绕组的电流密度(一般值为4-10A/mm2)
U(BR)S次级整流管最大反向峰值电压U(BR)S=Uo+Umax*Ns/Np
U(BR)FB反馈级整流管最大反向峰值电压U(BR)FB=U FB+Umax*N F/N P
Uo 输出额定电压
U FB反馈额定电压
N S输出次级绕组匝数 Ns=(Uo+U D)*N P*(1-Dam)/V in(min)*Dmax
N F反馈绕组匝数N F=Ns*U FB+U F2/Uo+U F1
N P初级绕组匝数N P=Ns*U OR/Uo+U F1 ;N P=L P*I P/Ae*B
U RI 输出纹波电压U RI=I SP*ro
I RMS整流桥输入有效值电流I RMS=Po/η*umin*Cosφ
I OM最大输出电流
ro 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值(可查电容规格)
C A导线的电流容量 CA=400园密耳/A
Cosφ开关电源功率因素(一般为0.5-0.7)
I BR整流桥有效电流值I BR≥2I RMS
U RM反馈级整流管最大反向工作电压U RM≥1.25U(BR)FB
U BR整流桥最大反向击穿电压U BR≥1.25√2*umax
A LG 有气隙的磁芯等效电感A LG=L P/N P2
L P初级绕组电感量 LP=106*Po/I P2*K RP(1-K RP/2)f(HZ)*Z(1-η)+η/η
Z 损耗分配因素
b E 有效骨架宽度b E=d(b-2M)
d 初级层数
b 骨架宽度
n 初、次级的匝数比
B AC交流磁通密度B AC=B M*K RP/Z ;B AC=108(Umin-U DS(ON))Dmax/2fS J*N P A L无气隙时的等效电感
L 有效磁路长度
S J 磁芯有效横截面积
μr 无气隙时的相对磁导率μr=A L*1/4Π*S J
D PM初级绕组导线的最大外径(带绝缘层)
umin 交流输入最小值
umax 交流输入最大值
Umin 直流输入最小值
Umax 直流输入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