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的传说
在河南周口地区有着一座石佛寺,有关于石佛寺的来历有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话说在日寇侵华时,因为炸开了花园口,黄河水多次泛滥,河南与安徽两省一带全都被淹没了。
再加上当时的国家国力贫瘠,根本无力进行防范和治理,最终导致水患横行。
有一年,当黄河水再次泛滥之后,周口地区的很多良田都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之际,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洪水中竟然带着三尊石佛,石佛在水中浮浮沉沉,一直漂到了鹿邑西南角的韩庄,这时洪水退潮了。
当地的人们开始重建家园,但是这三尊石佛该如何安排呢?两村的长者们都聚在了一起进行商议,因为村民们一致认为这次洪水的退却是因为三尊石佛的保佑,再加上韩庄与大于庄是邻村,韩庄是地多人少,大于庄是地少人多,两村的长者商议之后,决定把韩庄的村民都迁移到大于庄进行居住,而韩庄就直接作为供奉三尊石佛的庙宇。
一是对石佛表达感恩戴德之心,二是便于祈祷菩萨神灵们的保佑,三是表达了村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商议之后,村民们就行动起来,很快三尊石佛就被供奉起来,香火不断。
1982年文物普查中,根据《鹿邑县志》的记载和百姓提供的线索得知,这三尊石佛中的一尊,被村民挖掘于原韩庄村前的一坑塘中,清理后交于大于庄的老者赵俊华保管起来。
这是一尊慈眉善目、颈挂佛珠的观音雕像,它高一百二十公分,宽六十公分,重约一百六十公斤,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代表着中国古代劳动人们一书与智慧的结晶,更是由它可以看出周口那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及宗教信仰。
相传有这一说法:“出了迷鹿店,抬头西北看,远看一片房,近看是大殿。
”迷鹿店有着这样一个由来:相传,当时,有一只鹿走到了周口地区的这片地方,不知为何,兜兜转转,总是在原地打转,后来这个地方就起名迷鹿店了。
石佛寺占地百余亩,周围民风淳朴,一年四季泥土飘香,交通也很便利。
寺内松柏参天苍劲,殿堂布局有序得当,檐牙高啄,造型精巧。
晨钟暮鼓,村村皆闻。
经声佛号普渡情浓,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众多。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到十六是石佛寺的古庙会日,和谐的社会赋予了古庙会空前的盛况,杂耍卖艺的、摆摊卖货的吆喝声阵阵,走亲访友的、串门聊天的笑意盈盈,步履轻快。
每到古庙会时,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地出入石佛寺,香火很是旺盛,鞭炮齐鸣,人们都在住着国泰民安,来年风调雨顺。
祈求着老人身体安康,子孝孙贤。
也因此,有关石佛寺的美丽传说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中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