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写段训练(四)(四升五语文)
要把一段话写生动,光靠叙述是不够的,还要从下列几方面下功夫。
1.学会描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例1、
小姑娘长一副瘦小的瓜子脸,黄黄的,没有红润色,这是标明着缺乏营养的迹象。
两腮和小鼻梁上爬着几块硬币般大的癣,围着小嘴呈一圈青色,像长了一圈小胡子。
只有黑黑的眸子是活泼的、有生气的;又长又浓的眉毛是精神的。
耳边垂着两根编得歪歪扭扭的小辫儿,零乱的碎发,被风吹得在脸上飘来飘去。
她穿着厚实的小皮袄,外面罩着一件紫红色灯蕊绒外衣,可能是不够长了,袖口和衣襟下边都接了一截相同颜色的新布。
【这个例段是人物的描写。
作者主要抓住小女孩的特征进行描绘。
】
思考:1、把描绘小女孩特征的词语用“”画出来,说一说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小女孩怎样的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天到了。
春风吹拂着大地。
这时,泡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蕾。
阳春三月,花蕾便争先恐后地绽开了。
那花瓣是淡紫色的,里面还有许多小黑点,花心正中长出三、四根像蜗牛触角似的细丝,这是花蕊。
近看泡桐花,像一个酒杯,一股浓郁的香气朴鼻而来,像是使人陶醉的美酒。
远看泡桐树,好像一个巨人,长着比千手观音还多的手,拿着数不清的鸡毛掸子,仿佛要扫净空中的灰尘似的。
①这一段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按要求在段中找出有关句子分别写下来。
描写泡桐花形状的:
描写泡桐花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泡桐树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的意思。
通过打比方,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陌生的变为熟悉的,把深奥的变为浅显的。
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例2、《第一次跳伞》中的一段
飞机起飞了,把我们带到空中。
我从机舱的窗户向外看,一片片云朵就像一座座盖着白雪的小山。
掠过云朵,我看见了地面上一堆堆的小村庄,房屋像鸽子笼,绿树像小草,汽车像甲虫,公路像一条线,一切都变得那么小。
【这段话写的是从往下看自然景物的情况。
一切都变小了,小得什么样子呢?作者在段中用了四个非常巧妙而贴切的比喻,通过这些比喻,把地面景物变小的样子写得生动有趣极了。
】
思考:用“”画出段落中的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例段,做练习。
我站在梅关上,举目眺望,山峦重叠,漫山的树林郁郁葱葱。
雄伟的梅岭像一条银色的龙在飞舞,气势磅礴。
在这万绿丛中,一棵棵火红的枫树挺立着,像一把把火炬,像一片朝霞。
一阵金风拂过,满山红叶像千万只彩蝶在翩翩起舞。
①用“”标出段中的比喻句并标上序
号。
②第一个比喻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第二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第三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③想一想:这些比喻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学会拟人。
拟人,就是把要描写的“物”当作来写。
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例3、
夏天来了。
校园操场周围的小樟树更显得可爱了。
一片片叶子绿油油、光亮亮,好像竖起无数只机灵的小耳朵,倾听着教室里小朋友们的琅琅读书声和清脆甜美的歌儿。
小樟树陶醉啦,舒展着枝条翩翩地随风起舞。
【段中描写的樟树,虽然是有生命的植物,但是是不会思想的。
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赋于小樟树以丰富的思想感情。
】
思考:段落中哪些地方用了拟人句?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按要求做练习。
秋天,花果山的景色迷人。
青石铺的小路,由山脚盘旋回转,在树林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就像一条龙在波浪中玩耍。
黄、橙、红、绿各色树林尽收眼底。
那粗大的银杏树,
这儿一棵,那儿一棵,穿着一身金袍,很神气地立在山岗上。
那高大的枫树林,红得像火似的,这儿一片,那儿一丛,在翠绿松林的怀抱里,显得十分耀眼。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有关句子用“”画出。
4.运用排比。
排比,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在一起。
运用排比,可以全面而充分地表达中心意思,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4、
画家喜爱鹰。
爱鹰的健美——它像欢腾的海水送着夕归的帆船那么美丽;爱鹰的声音——它短促而悠远的歌唱,嘹亮,清脆,好像在遥远的天边吹着哨音,使人忘记忧愁和痛苦;爱鹰的眼神——它那目光像一团火焰,燃烧在画家心里,使人产生美丽的幻想;爱鹰的雄姿——它那“一飞冲天”的身影,像黑夜中的流星,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这一段写画家爱。
全段句话,用了个排比句,写鹰的、鹰的、鹰的、鹰的。
句子整齐有力,感情波澜起伏,鹰的形象逼真。
表达了画家爱鹰的真情实感。
】
【读一读,练一练:】
1、用排比的方法把下面的段落补充完整。
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描绘出这壮丽的山河;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 );
假如我是一个作曲家,我( );
假如我是一个建筑家,我(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
”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四升五语文第五讲段落训练(四)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成绩:。
一、读一读,练一练
一会儿,只见黄公鸡双翅一展,像只老鹰凌空扑食似的,冲向白公鸡,它用脚抓,用嘴啄,迫使白公鸡后退几步。
但白公鸡也不示弱,它腾空一扑,嘴壳一啄,凶猛异常,把黄公鸡的毛啄掉了一撮。
1、这一段是描写两只公鸡的情景,是动态描写,描写这两只公鸡动作的词语有:
2、读下面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春回大地,到处是一片绿,绿的草,绿的树,绿的林,绿的世界……
这段话中哪个词突出了“春回大地”的特征?用
“”标出来。
二、阅读题
___________________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
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
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
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
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
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
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
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
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
()。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5.给短文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