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13章 动荷载

材料力学13章 动荷载

左图中图b杆的抗冲击能 力,远低于图a杆。运用 到工程实际问题中,下 面右图中,图a所示的螺 栓抗冲击能力,低于图b 或者图c,即是说,不适 宜采用图a螺栓,适宜于 采用图b或者图c的形式。
3.选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 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可以增大静位移。但须注意强度问 题。
13-4 循环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
1.特征: 1)强度降低:破坏时的名义应力值往 往低于材料在静载作用下的屈服应力; 2)多次循环: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
发生破坏需要经历一定数量的应力 循环; 3)脆性断裂:构件在破坏前没有明显 的塑性变形预兆,即使韧性材料, 也将呈现“突然”的脆性断裂;
4)断口特征:金属材料的疲劳断裂断口上,有明显的光滑区 域与颗粒区域。
一、静荷载与动荷载 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动载荷下的弹性性能基本上与静
载荷下的相同,因此,只要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胡克定律 仍适用于动载荷下的应力、应变的计算、弹性模续也与静载 荷下的数值相同。 二、动载荷类型
根据构件的加速度的性质,动载荷问题可分为三类:
1.一般加速度运动(包括移动加速与转动加速)构件问题。此时不 会引起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该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动静法。
水平冲击图示: 重物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冲击弹 性系统。当重物与弹性系统接触后,系统的最大水平位移 如下图所示。
冲击物: 动能改变:Ek=Qv2/2g
势能改变: Ep=0
被冲击物: 应变能改变:
V

1 2
Fd
d
能量方程 动荷因数
1 2
Q2
g

1 2
Qd d
Kd

d s

2
gs
第13章 动荷载
13.1 概述
一、静荷载与动荷载
1.静荷载(Static Load)
是指构件所承受的荷载从零开始缓慢地增加到最终值。 因加载缓慢,加载过程中构件上各点的加速度很小,可认为 构件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影响可略去不计。 2.动荷载(Dynamic Load) 是指荷载引起构件质点的加速度较大,不能忽略它对变 形和应力的影响。
一、循环应力的概念
1.循环应力(交变应力):构件内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 2.疲劳与疲劳失效:结构的构件或机械、仪表的零部件在交 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现象,称为疲劳失效,简称疲劳。
3.疲劳强度(Fatigue Strength):在循环应力作用下,材 料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
4.构件承受交变 应力的例子:
2.求解冲击问题的能量法:冲击荷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加到 构件上的荷载,接触力随时间的变化难以准确分析,使冲击 问题的精确计算十分闲难。在工程中,通常采用能量法来计 算冲击荷载,此方法概念简单,大致上可以近似估算冲击时 位移和应力,且偏于安全。 3.能量法基本假定:
①不计冲击物的变形;②冲击物与构件(被冲击物)接触后无回弹, 二者合为一个运动系统;③构件的质量与冲击物相比很小,可 略去不计,冲击应力瞬时传遍整个构件;④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⑤冲击过程中,声、热等能量损耗很小,可略去不计。
2.疲劳失效的机理:
三、恒幅循环应力的表示方法和分类
1.应力循环:图中应力大 小由a到b经历了一个全过程 变化又回到原来的数值,称 为一个应力循环。完成一个 应力循环所需的时间t,称 为一个周期。
2.循环特征或应力比:一 个应力循环中最小应力min
与最大应R力mamxi的n 比值: max
7.交变应力的特例——静应力:这时应力并无变化,有
R 1,a 0,max min m
四、材料的疲劳极限
1.疲劳极限(持久极限):标准试件在一定的循环特征R下 ,经过“无穷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破坏时的最大应力值, 称为该材料在循环特征R时的疲劳极限R。 2.条件疲劳极限:规定标准试件在一定循环次数N=107--108 下不破坏时的最大应力,称为条件疲劳极限。 3.应力寿命曲线:表示一定循环特征下标准试件的疲劳强度 与疲劳寿命之间关系的曲线。也称S—N曲线。
d Kds
2 Q gs A
2 EA Q 2EQ
g Ql A gAl
利用水平冲击杆件动应力与 杆件的体积有关,体积愈大 冲击应力就越小。基于这种 原因,承受冲击的气缸盖螺 栓,就由下面左图的短螺栓 改为右图的长螺栓。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一些措施 但在增大体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5.影响疲劳极限的因素
1)循环特征:不同R时进行试验,可得不同的R,R=-1时 是最不利的,得到的R =-1最小。 2)材料的R与变形形式有关:如钢材
弯曲R =0.4b ;拉压R =0.28 b ;扭转R = 0.22b 。
对称循环的疲劳极限用-1表示。通常针对-1,研究影响 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 3)构件外形的影响 构件外形的突变(槽、孔、缺口、轴肩等)引起应力集中。应 力集中区易引发疲劳裂纹,使疲劳极限显著降低。用有效应力 集中k系=(数-(1)弯d/ 曲()-1)kk>或1或(k扭t=(转t-1))d/k(tt描-1)述k>1外形突变的影响: (-1)d或(t-1)d是无应力集中的光滑试件的疲劳极限, (-1)k 或(t-1)k 是有外形突变试件的疲劳极限。
可见,只要以Kd 乘以构件的静载荷、静变形和静应力,就得 到冲击时相应构件的冲击载荷,最大冲击变形和冲击应力。
对动荷因数Kd的说明:
(1)对于突然加于构件上的载荷,相当于物体自由下落时的 h=0 的情况。由动荷因数公式知,Kd=2。所以在突加 载荷下,构件的应力和变形皆为静载时的两倍。
(2)如果已知冲击物在与被冲击物接触前一瞬间的速度为v, 根据自由落体v2=2gh,可得:
13.3 能量法在求解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中的应用 一、冲击概念·基本假设·基本方程 1.工程中的冲击问题:锻锤与锻件的撞击,重锤打桩,河流 中的浮冰碰撞到桥墩,用铆钉枪进行铆接,高速转动的飞轮突 然刹车等均为冲击问题,其特点是冲击物在极短瞬间速度剧变 为零,被冲击物在此瞬间经受很大的应力变化和应变变化。
2.冲击问题。构件受剧烈变化的冲击载荷作用。它将引起材 料力学性能的很大变化,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工程上采用 能量法进行简化分析计算。
3.振动与疲劳问题,构件内各材料质点的加速度作用周期性变化。
三、动荷载问题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
1.由动荷载引起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的计算; 2.动荷载下的材料行为
13.2 达朗贝尔原理在求解构件动应力中的应用 一、达朗伯原理(D’ Alembert’s principle)——动静法

Kd P

Kd Fst
2.应力分析
d

Fd A

P (1 A
a g
)


st
(1

a g
)

kd
st
st

FN st A
kd
1
a g
3.强度条件
是P作为静载荷作用时钢索横截面上的应力。
是动荷因数。对于有动载荷作用的构件,
常用动系数 k d来反映动载荷的效应。
dK d st [ ]
a.齿轮啮合 时齿根点的弯 曲正应力 随时间作周期 性变化。
3.构件承受交变应力的例子:
b.火车轮轴横截面边缘上 点的弯曲正应力 随时间 作周期性变化
M y M r sint
IZ
IZ
c.电机转子偏心惯性力引起强 迫振动梁上的危险点正应力随 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二、疲劳失效的特点与原因简述
3.平均应力: max与min的 代数平均值。
m (max min ) / 2
4.应力幅:最大应力与最小 应力之差的一半。
a ( max min ) / 2
不随时间变化的交变应力 称恒幅交变应力,否则称 变幅交变应力。
三、恒幅循环应力的表示方法和分类
5.对称循环:如果max与min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此时的
4.疲劳极限的测定:
测定疲劳极限采用下页 图示疲劳试验机。按照 国家相应规范规定,采 用光滑小尺寸专用标准 试件,且按相应加载要 求和步骤进行。
4.疲劳极限的测定:
如图所示。试件分 为若干组,各组承 受不同的应力水平, 使最大应力值由高 到底,让每组试件 经历应力循环,直 至破坏。记录每根 试件中的最大应力 (疲劳极限)及发 生破坏时的应力循 环次数(又称寿 命),即可得S— N应力寿命曲线。
应力循环称为对称循环。对称
循环有如下特点:
a
max



min
R 1, m 0
6.脉动循环:若应力循环中min=0 (或max =0 ),表示交变应力 变动于某一应力与零之间,这种情况称为脉动循环,这时有:
R 0,a m max / 2 或: R ,-a m min / 2
动荷位移
d Kds
动荷应力
d Kds
四、运动构件突然制动时的冲击
13.4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一些措施
1.设置缓冲装置 目的在于增大静位移降低冲击的动荷系数 (例如电梯井坑所
设的缓冲装置,又如火车轮架与轮轴之间安装压缩弹簧等等) 2.改变被冲击构件的尺寸
例如,水平冲击杆件(如图),冲击动应力与其体积有关:
如高速旋转的飞轮和加速提升的物体;还有些构件的速度在极短 的时间内发生急剧的变化,如锻压汽锤的锤杆、紧急制动的转轴;也 有些构件因工作条件而引起振动,使构件内各点的应力在不断的变化; 此外,大量的机械零件长期在周期性变化的载荷下工作。
3.动应力:构件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 4.动变形:构件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其中 [ ] 为构件静载下的许用应力。
4.变形计算
d d / E Kdst
例:动荷拉伸压缩时杆的应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