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TJSG-28标纺织城停车场3:7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六号线TJSG-28标项目经理部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3:7灰土挤密桩分项工程概况 (2)三、编制依据及原则 (2)四、定位放线 (3)五、三七灰土挤密桩设计要求及目的 (3)六、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 (4)七、施工区域划 (7)八、成孔成桩技术措施 (8)九、试验检测 (9)十、质量保证措施及标准 (11)十一、进度计划 (13)十二、安全保证措施 (13)一、工程概况西安地铁六号线TJSG-28标纺织城停车场位于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线路最东端,接轨于纺织城站。
场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香王村,与西安地铁一号线已建成运营的灞河停车场共址。
停车场总占地面积10.11公顷,总建筑面积43325㎡;场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约3m,东侧为永丰仓储,西侧与出入长线相邻,南侧为香王小区,与场区地面标高相差3.2m,北侧与西安地铁一号线灞河停车场毗邻。
二、3:7灰土挤密桩分项工程概况本工程所在场地范围内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存在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该部分地区轨道下方地基采用3:7灰土挤密桩加铺设0.5m厚的3:7灰土垫层处理,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本工程共有3:7灰土挤密桩24818根,单根桩长8米,共198544米,成孔直径0.4米,成桩直径0.55米。
按东西方向呈带状分布。
三、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总体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等总体性技术文件;2)、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土建工点设计招标文件;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劳动南路~纺织城站D6KC-11标段初步勘察阶段纺织城停车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2、编制原则1)、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
2)、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要求。
4)、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
5)、重视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搞好文明施工。
四、定位放线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根据第三方测量给出的平面控制点坐标和水准点,在施工场地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建立本工程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作为本工程施工时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之用。
施工时,选定4根呈矩形布置的桩作为该区域的控制点,用全站仪放出这四根桩的中心,打上钢筋,用细钢丝将钢筋连接起来围成一个矩形,最后用皮尺拉通,用白灰以第一个钢筋为起点沿皮尺每0.9米标记一个点,标记完成一排后向矩形的另一侧平移0.779米,开始第二排桩位放线。
图1 3:7灰土挤密桩放线定位示意图五、三七灰土挤密桩设计要求及目的1、设计要求该工程为3:7灰土挤密桩,桩成孔直径为0.4m,通过挤密扩孔至0.55m,桩中心间距为0.9m,桩排距为0.779m,桩长8米,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桩体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桩间土的挤密系数不小于0.93。
图1 灰土挤密桩平面布置图2、设计目的通过成孔、夯填挤密桩间土体来消除土的湿陷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六、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1、施工准备1)、灰土挤密桩施工前,对施工区域9m深度范围地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进行取样检测,确定地基土的最大干密度。
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能进行灰土挤密桩施工,并及时通知监理单位联系设计院采取有效方案进行灰土挤密桩施工。
2)、原材料:桩体使用的白灰块径不得大于5mm,夹石量不得大于5%;使用的土符合设计要求且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mm,灰土采用“厂拌法”按设计配比集中拌和;3)、现场取土样和白灰,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确定3:7灰土的设计配比;4)、机具、人员配置见下表。
表3 主要施工机具人员组成:a、项目部人员安排表4 项目部人员安排表b、施工作业人力组织表5 施工作业人员表2、施工工艺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图3 施工工艺流程图1)、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采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清除场地内的杂物,并将场地碾压整平,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钻孔夯扩成孔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土层厚不宜小于1.2m。
2)、测量放样:技术人员用尺量确定出桩位相对位置,并用白灰标志出桩位中心点,自检合格后,通知现场监理,并做好施工记录。
3)、灰土拌合:灰土采用“厂拌法”按设计配比集中拌和。
在施工场地东南角搭建灰土拌合棚一处,配备灰土拌合机一台,每日可生产三七灰土500m³。
4)、灰土运输:灰土运输采用装载机和自卸汽车,当运距小于500m时采用装载机直接运输,当运距大于500m时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由于有部分灰土挤密桩在现有施工围挡以外,为避免灰土洒落在场外道路,该部分灰土不论运距远近均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同时配备两名专职清扫人员和一台洒水车负责道路的清扫和洒水,保证道路清洁无扬尘。
5)、成孔桩机就位:检查钻杆垂直度,要求钻杆垂直度不大于1.5%,并做好施工记录。
6)、成孔至设计深度:采用长螺旋钻成孔,将Ф40cm钻头沉入土中,并用红布条在钻杆刻度线上作出钻桩深度标记,使土向外旋出,成孔至设计深度,然后缓慢倒钻成孔。
成孔后及时拔出钻头,不应使钻头在土体中搁置时间太长。
成孔时应控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同时检查成孔后的桩深(含覆土深度1.2m)、桩径不小于设计值,并做好施工记录。
7)、孔底夯实:成孔后采用钢丝重锤夯实机对孔底先进行夯实、夯平,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三七灰土回填施工。
8)、灰土拌制:每天施工前核定土的含水率是否为合理值,以保证拌和后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其最佳含水量为16.0%)。
灰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灰土不得超过24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的灰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
下雨期间不进行灰土拌制。
9)、桩基挤密夯实,夯实机械采用钢丝重锤夯实机,夯锤采用梨型夯锤,重量为1500kg,夯锤直径为35cm。
施工时分层夯筑,每层压实度要求≥97%。
每层投料量不得大于1m,每层的夯击次数必须大于试验确定的次数(10次),不得盲目快填。
夯锤的落距应不小于3m,并观察夯锤下落接触夯层的瞬间是否有力,每层应坚持灰土密实度并填好原始记录。
填料、夯击交替进行,均匀夯击至设计标高以上20-30cm时为止。
桩顶到地面间的空档采用素土夯填轻击处理,待做桩上的灰土垫层时,将超出设计桩顶的桩头及松动土层挖除。
10)、桩施工完后,桩顶设0.5m厚3:7灰土改良土垫层,分层碾压密实,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5cm,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检测合格后,继续分层填筑灰土,依次重复施工,并做好施工记录。
3、施工顺序为满足工期需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三七灰土挤密桩施工顺序为:先一个作业队施工H 区域,H区域完成后施工P区域,同时根据A、B、C区域工作面情况增加一个作业队,由两个作业队同时向中间靠拢施工,最后在E区汇合,完成所有三七灰土挤密桩的施工。
七、施工区域划1、施工区域划分因本工程三七灰土挤密桩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为方便施工管理,将三七灰土挤密桩划分为A、B、C、D、E、F、G、H、P、9个区域。
图2 灰土挤密桩分区图2、工程数量本工程共有灰土挤密桩24818根,每个分区工程量见下表:表1 灰土挤密桩分区及数量表序号分区桩数量(根)单桩长(m)总桩长(m)1 A 3427 8 274162 B 3388 8 271063 C 2818 8 225444 D 1270 8 101605 E 4782 8 382566 F 744 8 59527 G 2990 8 239208 H 3409 8 272729 P 1990 8 15920八、成孔成桩技术措施1、成孔成孔方法采用螺旋钻机,施工时由外侧向里侧隔排隔行进行。
成孔时先将钻机调整到位,使钻杆中心对准桩中心,调平钻机,使钻杆垂直,检查无误后启动电机,使钻杆缓慢下落钻入土层,当钻杆钻入土层超过1米后可加快钻入速度,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在钻孔时随时检查钻杆垂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成孔完成后认真检查深度、孔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发现有局部轻微缩孔现象,立即进行扫孔,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2、成桩成孔后立即开始桩孔回填施工,夯实机械采用钢丝重锤夯实机,夯锤采用梨型夯锤,重量为1500kg,直径为35cm,夯锤提升高度3米。
在回填3:7灰土前先将孔底夯实,夯击次数不少于10次,孔底夯实后分层回填3:7灰土,每次回填深度不超过1m,投料不大于0.12m³,夯击次数不少于十次,每层夯扩密实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料。
填料时,指定专人严格按要求进行,夯填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20-30cm时改用素土回填以上部分孔洞,3:7灰土挤密桩设计桩顶标高408.1,现有场地标高410,桩顶标高顶20-30cm到地面部分改用素土回填夯实至场地标高,避免在场地上留下孔洞,以免孔内积水和发生危险。
每一根桩孔的填料数量、夯实次数等由项目部人员严格控制,并认真做好记录。
九、试验检测1、试验时间及数量灰土挤密桩成桩28天后由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取样不少于总桩数2‰,且不少于3根,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设计要求;桩孔夯填密实度试验,抽样率为总桩数的3%,且每一台班不少于1根,桩身每米取样检测全部孔深内桩体的干密度,将其换算为压实系数,满足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7(轻型击实);桩间土处理效果试验,沿线路纵向连续每50m抽样3个检验点,取样测定干密度、压缩试验和黄土湿陷性试验,满足平均挤密系数大于等于0.93(轻型击实),和桩间土挤密系数试验,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2、取样方法灰土挤密桩成桩28天后,在全桩长范围内,在桩心附近采用钻机取样,每1米取出原状夯实试样(如下图),分别测定其干密度,并计算该桩的平均压实系数;同时在任意三孔间形心点、成孔挤密深度内采用钻机取样,每1米取样测定干密度(如下图),并计算该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同时还应进行黄土的湿陷性试验。
灰土挤密桩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ñ按下式计算:式中-在成孔挤密深度内,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Kn/m³)平均试样数不应少于6组。
ñC-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3个孔之间土的平均密实系数ρdmax—轻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最大干密度(kN/m3)施工用的填料、施工机械和工艺,应与试桩时所用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