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高血压的联合用药PPT课件
浅谈高血压的联合用药PPT课件
⑤糖耐量下降: 高血压伴糖尿病不宜用。
6
二、钙拮抗药
㈠短效:硝苯地平(nifedipine)价廉 口服降压作 用出现快,但作用时间短,在降压时常伴有反射 性心率增快,引起心悸。(缓释;控释剂)
㈡长效:氨氯地平(amlodipine)(络活喜)半衰 期达40小时,可保护高血压靶器官免受损伤,药 佳但价贵。长效还有拉西地平(lacidipine)等。
16
卡托普利 (captopril)
【临床应用】
高血压(急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糖尿病性肾病
【不良反应】
首剂低血压
咳嗽(常见)
高血钾---ADS↓
低血糖
肾功能损伤
妊娠与哺乳
血管神经性水肿
•含-SH 化学结构的 ACE 抑制药的不良反应:
味觉障碍;白细胞减少;皮疹 17
依那普利(enalapril)
浅谈高血压的联合用药
王奕庚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 2级高血压(中) 3级高血压(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mmHg)
< 120 < 130 130~139 140~159 160~179
≥180 ≥140
特点:
• 作用比卡托普利强约 10 倍。 • 作用出现较缓慢,维持时间较长,每日
给药 1 次(半衰期为10小时)。
• 对血糖和脂质代谢影响很小。 • 常见不良反应为干咳、 低血压、血管神经性
水肿、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18
其他普利
赖诺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 喹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 西那普利等。 共同特点: 1.长效 2.除赖诺普利外,其余都是前体药。
㈢中效:尼群地平(nitrendipine) 疗效确实,价低, 研究潜力大。
7
三、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的抗高血压作用主要与其-受体 阻断作用有关: ⑴抑制肾素释放,阻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统对血压的调节而降低血压(阻断肾β1受体) ⑵或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排出量减少 而降压(阻断心β1受体)
140~149
舒张压 (mmHg)
< 80 < 85 85~89 90~99 100~109
≥110 < 90
< 90 2
高血压:
收缩压>18.7kPa(140mmHg); 舒张压>12.0kPa(90mmHg) 。
药物治疗目的:
降低血压至正常,减轻临床症状, 减少或防止心、脑、肾并发症,降 低死残率
从12.5mg→25mg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12
Angiotensinogen
Renin inhibitor
Angiotensin Ⅰ
ACE inhibitor
Angiotensin Ⅱ
AT receptor antagonist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 抑制药 : 如卡托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 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3)肾素抑制药 : 如雷米克林等。
4.钙拮抗药 如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 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4
一线和常用抗高血压药
• 利尿药 • 钙拮抗药 • -受体阻断药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 α1受体阻断药
缺点:不具内在拟交感活性的对血脂不利。
常用药物: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纳多洛尔、 比索洛尔等;
拉贝洛尔、卡维地洛、氨磺洛尔兼有-及-受体 阻断作用。
9
普萘洛尔
口服易吸收,但生物利用度只有25%,且个体差 异大,相差20倍。
优点: 服用方便;半衰期4小时,1-2次/日;价廉。 用法:口服从小剂量开始,每次10mg→最大耐受
量维持但停药时必须逐渐减量。突然停药可使 心绞痛加剧,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血压升 高甚至超过给药前水平。
支气管哮喘、心衰 、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 阻滞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 -受体阻断药。
10
卡维地洛 Carvedilol 阻β >阻α
优点: 半衰期长,疗效维持可达24小时;不
影响血脂和血糖,但价贵。 用法:
药物治疗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3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1.利尿药 如氢氯噻嗪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 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 :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肾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 如利血平、肌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荼洛尔等。
3.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AT1 receptor
AT2receptor
13
14
该类药物优点:
1.既可降压减轻心脏负荷;能逆转高血压左室 肥厚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构形重构”, 其作用明显。
2.不影响血脂,能增加糖耐量。 3.无中枢不良反应,无水钠潴留作用,不干
扰交感神经反射功能,不致直立性低血压, 连续长期用药(如1-2年)不产生耐受性, 停药无反跳现象。
5
一、利尿药
①降压机制:早期由于血容量下降;
后期平滑肌细胞内Na+↓→细胞内Ca+↓
②剂量问题:现主张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 (12.5mg/次,1次/日)治疗高血压。 超过25mg 降压不增,增不良反应。
③低血钾问题:合用留钾利尿药或ACEI。
④脂质代谢紊乱问题:吲哒帕胺 (寿比山)不良
反应也较少。不引起脂质代谢紊乱。
⑶阻断突触前膜2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 肾上腺素减少
⑷作用于中枢-受体,改变中枢性血压调节机制而 降压等。
8
-受体阻断药对年轻高血压患者、心排出量 及肾素活性偏高者疗效较好,心肌梗死后患者、 高血压伴心绞痛、焦虑也是应用-受体阻断药 的适应症。
优点:
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较少引起头痛和心悸, 且与利尿药合用时对多数高血压患者有效,亦 无明显的耐药性。
该类药物缺点:
咳嗽,高血钾,肾动脉狭窄禁用。
15
卡托普利 (captopril) 第一个
【药理作用】
• 直接抑制 ACE 的作用 • 降压作用起效快,降压持续时间约 8~12h。 • 胰岛素敏感性增高 • 含-SH,有自由基清除作用。 • 降压机制:ACEI→→紧张素Ⅱ↓;缓激肽↑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 , 生物利用度为75%, 宜在进餐前 1h服用。T1/2 为2h, 在体内消除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