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教案导论一、材料科学的重要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代发展的标志二、各种材料概况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超导材料三、材料性能与内部结构的关系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显微组织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对性能的影响五、材料科学的意义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1 原子结构一、原子的电子排列泡利不相容原理最低能量原理二、元素周期表及性能的周期性变化§1-2 原子结合键一、一次键1.离子键2.共价键3.金属键二、二次键1.范德瓦尔斯键2.氢键三、混合键四、结合键的本质及原子间距双原子模型五、结合键与性能§1-3 原子排列方式一、晶体与非晶体二、原子排列的研究方法§1-4 晶体材料的组织一、组织的显示与观察二、单相组织等轴晶、柱状晶三、多相组织§1-5 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稳态结构亚稳态结构阿累尼乌斯方程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2-1 晶体学基础一、空间点阵和晶胞空间点阵,阵点(结点)晶格、晶胞坐标系二、晶系和布拉菲点阵7 个晶系14 个布拉菲点阵表2-1三、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1.晶向指数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2.晶面指数确定方法,指数含义,负方向,晶向族3.六方晶系的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确定方法,换算4.晶面间距密排面间距大5.晶带相交和平行于某一晶向直线的所有晶面的组合晶带定律:hu+kv+lw=0•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确定练习,例题§2-2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bcc面心立方fcc密排六方hcp1.原子的堆垛方式面心立方:ABCABCAB—C—密排六方:ABABA—B —2.点阵常数3.晶胞中的原子数4.配位数和致密度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5.晶体结构中的间隙四面体间隙,八面体间隙二、多晶型性:-Fe, :-Fe, :-Fe例:碳在:-Fe中比在-Fe中溶解度大三、晶体结构中的原子半径1温度与压力的影响2.结合键的影响3.配位数的影响§ 2-3离子晶体的结构一、离子晶体的主要特点正、负离子二、离子半径、配位数和离子的堆积1.离子半径2.配位数表2-63.离子的堆积三、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1.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一鲍林第一规则配位多面体是离子晶体的真正结构基元2.电价规则一鲍林第二规则3.负离子多面体共用点、棱与面的规则一鲍林第三规则四、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6 种§ 2-4共价晶体的结构一、共价晶体的主要特点原子晶体二、典型共价晶体的结构第三章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3-1 点缺陷一、点缺陷的类型空位、间隙原子Schottky, Frenkel 缺陷晶个畸变二、点缺陷的产生1.平衡点缺陷及其浓度2.过饱和点缺陷的产生高温淬火、辐照、冷加工3.点缺陷与材料行为扩散物理性能:电阻,密度减小体积增加力学性能:蠕变,强度,脆性§3-2 位错的基本概念一、位错与塑性变形实际屈服强度远低于刚性滑移模型得到的G/30.50 年代中期证实位错的存在二、晶体中位错模型及位错易动性1.刃型位错2.螺型位错3.混合型位错4.位错的易动性图4-12三、柏氏矢量1.确定方法2.柏氏矢量的意义原子畸变程度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滑移矢量位错线的性质3.柏氏矢量的表示方法练习四、位错的运动1.位错的滑移外加切应力方向、晶体滑移方向、位错线运动方向与柏氏矢量之间关系图4-18 、4-19 、4-20 ,表4-12.位错的攀移通过扩散实现割阶的产生正应力影响3.作用在位错上的力F d二:b五、位错密度=SN:二n/A六、位错的观察图4-24 , 4-25§ 3-3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一、位错的应变能U= :Gb二、位错的线张力图4-30:=Gb/(2R)三、位错的应力场及与其它缺陷的交互作用1位错的应力场螺位错:纯剪切刃位错:正应力为主2.位错与点缺陷的交互作用溶质原子形成的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可发生交互作用。
比溶剂原子大的溶质原子倾向于聚集在刃型位错受张力一侧,比溶剂原子小的溶质原子倾向于聚集在刃型位错受压力一侧,从而形成了包围着位错线的比较稳定分布的溶质原子“气团”,称Cottrell气团位错要挣脱气团的束缚而运动,就会使体系能量升高;若位错带着气团一起运动,在气团作用下运动受到阻滞,气团对位错的钉扎和阻滞作用使基体得以强化。
3.位错与其它位错的交互作用同号相斥、异号相吸刃位错位错墙四、位错的分解与合成1.位错反应的条件1)几何条件:刀b前二刀b后2)能量条件:刀b2前〉刀b2后2.实际晶体中位错的柏氏矢量分位错、不全位错3.面心立方晶体中全位错的分解及扩展位错扩展位错堆垛层错,层错能扩展位错宽度§3-4 晶体中的界面一、晶界的结构与晶界能1 .小角度晶界的结构由位错组成,晶界上的位错密度随位向差增大而增加2.大角度晶界2~3个原子厚度的薄层,无序、稀疏3.晶界能二、表面及表面能密排面能量低三、表面吸附与晶界内吸附吸附为自发现象,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晶界内吸附:少量杂质或合金元素在晶体内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常偏聚于晶界。
四、润湿行为五、界面能与显维组织的变化第四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组元:组成材料最基本、独立的物质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图:描写在平衡条件下,系统状态或相的转变与成分、温度及压力间关系的图解。
§4-1 材料的相结构固溶体、中间相一、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有序固溶体、无序固溶体1.置换固溶体1)尺寸因素2)晶体结构因素3)电负性因素4)电子浓度因素2.间隙固溶体原子半径接近于溶剂原子某些间隙半径的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形成的固溶体叫间隙固溶体固溶强化二、中间相1.正常价化合物符合化合的原子价规律2.电子化合物受电子浓度控制的化合物称。
一定的电子浓度对应一定的晶体结构,其成分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故可视作以电子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说明其结构介于正常价化合物与固溶体之间。
3.尺寸因素化合物间隙化合物:过渡族金属与原子半径较小的C、H、O、B 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4-2 二元相图及其类型一、相图的基本知识1.相律2.二元相图的成分表示方法与相图的建立1)成分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2)相图的建立热分析法,Cu-Ni 合金3)杠杆定律二、一元系相图三、二元系相图1.匀晶相图及固溶体的结晶1)匀晶相图2)固溶体的平衡结晶过程3)匀晶系的不平衡结晶晶内偏析:晶粒内部出现的成分不均匀现象枝晶偏析: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若固溶体以树枝状结晶并长大,则枝干与枝间会出现成分差别。
2.共晶相图及其结晶1)相图分析2)共晶转变共晶反应,共晶组织3)共晶系合金的平衡结晶及组织4)不平衡结晶及其组织a. 伪共晶非平衡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合金也可能全部转变为共晶组织,这种非共晶成分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组织。
b. 不平衡共晶c. 离异共晶3.包晶相图及其结晶4.其他类型的二元系相图四、相图与性能的关系§4-3 复杂相图分析一、分析方法二、举例图5-44~5-46三、铁- 碳合金相图1.铁- 碳合金的组元与基本相1)纯铁2)渗碳体3)铁碳合金相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石墨2. Fe-Fe s C相图介绍3.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铁-碳合金的分类晶固过程分析珠光体莱氏体室温莱氏体相组成物、组织组成物4.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对平衡组织的影响2)对力学性能的影响3)对可锻性的影响4)对流动性的影响5.钢中的杂质元素及其对性能的影响1)硅、锰的影响2)硫的影响热脆3)磷的影响冷脆4)氧的影响5)氮的影响6)氢的影响§4-4 相图的热力学基础一、吉布斯自由能与成分的关系二、克劳修斯- 克莱普隆方程三、相平衡条件1.化学位2.相图中的相平衡多相平衡条件一元系统的相平衡二元系统的相平衡共切线法则四、吉布斯自由能曲线与相图§4-5 三元系相图及其类型一、三元相图的表示方法1.等边三角形法取等边三角形,以三个顶点表示三个纯组元;三个边各定为100%分别代表三个二元系的成分;位于三角形内部的点代表三元系的成分。
此三角形为浓度三角形特殊意义的线(1)平行三角形某一边的直线它们所含的、有这条边对应顶点所代表的组元量均相等(2)通过三角形顶点的任一直线它们所含的由另两个顶点所代表的两组元含量之比是一定值。
2.等腰三角形法3.直角三角形法二、三元相图的建立三、三元匀晶相图1.相图分析2.等温截面(水平截面)图共轭曲线直线法则:三元系统两相平衡共存时,合金成分点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证明:设:合金Q两相为a , B。
其成分点分别为o,a,b则其中B组元含量分别为Ao,Aa i,Ab i, C组元含量分别为Ao,Aa2,Ab2若此时a相的重量分数为X, B相的重量分数为1-X应有:Aa1 • X+ Ab • (1-X)= AoiAa2 • X+ Ab • (1-X)= Aa得: X (A Q — Ab)= Ao -AbX (Aab—Ab)= A Q—Ab b两式相除:Aa 1-Ab1 Ao 1-Ab1Aa2-Ab2 Ao 2-Ab2故o,a,b 三点共线。
两点注意杠杆定律应用3.匀晶相图的平衡结晶过程分析蝴蝶形迹线4.变温截面图四、具有两相共晶反应的三元系相图1.相图分析2.三相平衡及三相平衡反应共轭三角形成分变温线、单变量线重心法则:合金三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位于由这三相成分点组成的三角形中,并位于该三角形的质量重心。
五、三元系中的相平衡分析切平面六、具有四相平衡反应的三元系相图简单分析投影图七、实例分析图5-113第五章材料的凝固§5-1 晶体材料熔液凝固的基本规律一、液态的结构成分起伏、结构起伏、能量起伏二、凝固的热力学条件等压条件下,自由能曲线随温度的变化率等于熵的负值,故可得图6-1 所示结果。
液相(L)与固相(S)的自由能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为T。
,即为金属的熔点。
当温度T< T o时液态金属结晶,温度越低,液固两相的自由能差值越大,结晶的驱动力也越大。
因此,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就是T< T o,即结晶必须在过冷条件下才能自发地进行三、过冷现象过冷冷却曲线四、结晶的一般过程形核- 长大形核率、长大速率伪各向同性§5-2 晶核的形成一、均匀形核图6-5rk=Ak= = S k体积自由能的降低,只能补偿2/3 的表面自由能,另1/3 需外界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