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生物的界级分类

第2章生物的界级分类

1.病毒界(包括类病毒)
Ⅱ.原核总界(SuperkingdomProcaryota)
2.细菌界(Kingdom Mycomonera) 3.蓝藻界(Kingdom Phycomonera)
Ⅲ.真核总界(Superkingdom Eucaryota)
4.植物界(Kingdom Plantae) 5.真菌界(Kingdom Fungi) 6.动物界(Kingdom Animalia)

本教材仍采用五界分类系统。
凯里学院生物系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八界分类系统
1977年首先由Woese & Fox提出三大超界。

细菌 生物 古菌 真核生物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八界分类系统

1981年Cavalier-smith提出生物八界系统 。
真细菌界 细菌总界 古细菌界 古菌界 原生动物界 植物界 真核总界 动物界 真菌界 藻界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外国学者的分类

五界分类系统
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纵 横统一的系统,在纵的方面
Wittaker (1969)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生物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凯里学院生物系
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
即无细胞生物→原核单胞生 物→真核(单胞→多胞)生
外国学者的分类

四界分类系统
Copeland(1938)建立的。
原核生物界: 包括细菌和蓝藻 : 包括藻类、粘菌、真菌 和原生生物 原始有核界 生物 植物界 动物界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外国学者的分类

四界分类系统 Wittaker(1959)
外国学者的分类

两界分类系统
Linne(1735),包括植物界和动物界;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外国学者的分类

三界分类系统
Hogg(1860)和 Haeckel(1866)先后建立的
生物
原生生物界 生物 植物界 动物界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物。在横的方面显示了生物
演化的三大方向,即光合作 用的植物,吸收营养的真菌
和摄食的动物。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我国学者的分类

胡先驌分类系统
把生物分为二个总界分类系统。在界级之上,设总界。
生物
始生总界:包括病毒 细菌界 粘菌界 胞生总界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第二章 生物的界级分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第二章 生物的界级分类
根据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特别是根据生
物的演化概况所进行的各种“界”级分类系统。
生物的分界是随着科学发展的水平在不断地改
变及深化的。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多种生物界 级分类系统。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生物
、 蓝藻和原生动物 。 原生生物界:包括细菌 真菌界 。 植物界包括绿藻和红藻 动物界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外国学者的分类

四界分类系统
Leedale(1974)提出了原核界 生物
藻 原核界:包括细菌及蓝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我国学者的分类

陈世骧分类系统
陈世骧等(1979)建议的六界系统,根据生命
进化历史的主要阶段,即无细胞阶段→原核阶段→真
核阶段而分的。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我国学者的分类

陈世骧分类系统
Ⅰ.非细胞总界 (Superkingdom Acytonia)
生物
八界系统是在生物界级水平上追求系统的自然性,减 少人为性的体现。
凯里学院生物系
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生物分类学总论
本课程采用的分类系统
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是1969年魏泰克(R. H. Whittaker) 提出的五界分类系统,即把生物分为原核

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