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成语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成语,帮助学生积累成语,充分感受成语的语言美、内涵美,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会合作,初步掌握归类记忆成语和趣味记忆成语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及团结协作精神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会合作、初步掌握归类记忆成语和趣味记忆成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成语的语言美、内涵美,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将小学阶段的重点成语进行了整合归类,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整理、背诵成语,并分组准备参赛。
课前班长组织课前纪律:静坐、读诗。
课前活动、消除紧张。
1师生笑,师说笑的成语,生表演,生再说笑的成语。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归类复习、记忆。
1、出示成语,生齐读
过渡:同学们老师这儿呢?有几组成语,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想想每组成语有什么特点。
(生齐读成语,师提醒读出成语的节奏和韵味)好的,谁来说说你的发现?(生说)
1、九(死)一(生)同(甘)共(苦)谈(天)说(地)
2、料事(如)神挥金(如)土铁证(如)山
3 (五)湖(四)海(九)死(一)生(千)山(万)水
2、小结板书--归类记忆法:
3、生自己给成语归类、举例。
4.小结过渡
5、说说成语中的:秋花雪月(先在头脑中回忆一下,看谁站起来说得多,指名说,你想说哪一类就说哪一类)
6、教师引读成语
三、趣味成语游戏
1、过渡: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成语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这些成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式各样,许多成语还充满趣味,例如“成语之特”这类成语,大家收集了吗?
2、“成语之特’抢答题
行走特快--- ()写字特快----()
身体特瘦---- ()胆子特小---- ()
变化特快----()吃饭特快--- ()
个子特高---- ()行速特快一()
时间特长----- ()看书特快---- ()
3、比赛“读古诗、写成语”
1、更上一层楼-----()
2、-粒粒皆辛苦------()
3、轻舟只过万重山-()
4、不识庐山真面目--()
5、春蚕到死丝方尽-()
6、明月何时照我还-()
7、有心栽花花不开-()8、相逢何必曾相识---()
总结板书----趣味记忆法;
四、学以致用
(1)将画线的部分换作一个成语。
1、长江波涛汹涌,非常壮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波澜壮阔)
2、听了这么美妙的音乐,他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跳起舞来。
(情不自禁)
3、为了补上落下的功课,他就像饿了渴了需要饮食那样地学习。
(如饥似渴)
4、这儿景色优美,如在画中,让我留连忘返。
(风景如画)
5、喝着这早就享有很大名声的龙井茶,我不禁高兴得手脚都舞动起来。
(享有盛名)(手舞足蹈)
6、这种事情虽然同学们都因为经常看见而习惯了,但我仍然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我想,怎样解决这个像火烧眉毛一样急的事呢?(司空见惯)(心急如焚)(燃眉之急)
(2)比较讨论成语的好处
(3)选成语填空
过渡:好,下面老师加大难度,让大家一起来用一用,请小组长拿出2号信封中的练习题,发给组员。
请大家认真读题,认真思考,快速作答。
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翔实可信鸿篇巨制名垂青史茶饭不思不可多得家徒四壁夜难安寝意想不到下落不明一袭破衫奋笔疾书年老多病博览群书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他自幼刻苦好学、(),立志要编写一部()的明史。
经过20年的奋斗,他终于编成了流传千古的()——《国榷》。
可是,就在书稿付印前却发生了一件()的事情。
一个小偷去他家里偷东西,见()无物可偷,就把竹箱里的书稿《国榷》偷走。
从此这部书稿(),谈迁()、()终日泪流不止。
59岁那年他身着(),不顾()(),经过努力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这是一部()的明史巨著,谈迁因此()。
五、总结:
六、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的作业对你们运用成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小组长拿出3号信封中的作业题分发给组员。
读下面的成语,选择其中的几个成语,创编一个故事。
并在文章中用破浪线画出所用的成语。
天涯海角如饥似渴四海为家鬼斧神工
药到病除鸟语花香挥汗如雨秋色宜人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闭月羞花悬崖峭壁
天高云淡脱胎换骨烈日当空百花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