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质量提升方案

工程质量提升方案

工程质量提升方案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4)三、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提升措施 (4)1 质量管理目标 (4)2 质量管理方法 (4)3 质量控制体系 (5)4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 (7)5 技术保证措施 (8)6 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0)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0)1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保障 (10)2 主体工程施工质量保障 (13)3 装饰工程施工质量保障 (25)4 门窗工程施工质量保障 (30)5 安装工程施工质量保障 (31)6 主要分项工程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34)7 质量控制环节及职能分工 (40)8 施工期间对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42)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审图报告及图纸答疑纪要。

2)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同原江北鸿恩寺四期南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3)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4)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标准、规程: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B50204—2002(2011版)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7.《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1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0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1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42—20021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1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T50107-20101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2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二、工程概况1~11号楼为高层住宅,12号楼为地下车库,其中,1#、3#、4#、6#、7#、11#楼裙楼设商铺,总建筑面积296309.35mm²,住宅均为剪力墙结构,商铺和车库均为框架结构。

三、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提升措施1 质量管理目标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现行质量标准。

2 质量管理方法2.1 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以及特殊工序过程监控与跟班检制;分部分项工程验评制和隐蔽工程验收制。

2.2 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和施工中的复核工程开工前,技术部门要对整个工程的技术质量要点的关键问题向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等作一个全面的交底。

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工长负责向班组长、班组长负责向各班组成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工作。

交底工作以书面形式为主,未经交底不得施工。

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工长要负责现场确定核实,技术部门对每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序要进行复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 生产会议和质量会议制度在定期或不定期的生产会议上,在安排生产计划的同时,坚持质量工作安排。

定期召开专题质量会议,由施工技术副经理和专职质检人员提出质量动态报告,研究制定质量工作计划和对策。

2.4 对专业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资质审核对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所有特殊专业工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必须进行事前审核。

对经技术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安排相应工作。

对所有专业分包单位,其专业工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均必须提交名单和技术资质材料。

2.5 坚持样板引路,先确认再大面积施工的方法对质量要求较高、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的部分,应先做样板和试验,经检查确认可行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3 质量控制体系3.1 质量管理领导体系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项目部自项目经理至施工班组建立质量管理领导体系。

如下图示。

3.2 质量保证体系按照ISO9002标准系列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如下表示。

4 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4.1 检测试验组织机构1.本工程的所有材料的检测试验均委托重庆市建委认证具备试验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检测。

确定后,报地盘监理、业主认可。

2.项目部设专职试验员,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货检验、标识、抽样送检及现场质量控制。

4.2 进货检验和试验 (1)检验程序本工程检验程序见下图本工程检验程序见下图(2)试验程序 本工程试验程序如下图材料试验程序流程图取 样安排试验 标准试验 信息反馈现场实验出具试验资料 下发施工现场4.3 过程检验1.检验标准: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2.检验程序:项目工序完成后,操作人员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技术副经理进行检验,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检验应由项目技术副经理先进行检验,合格后,提前8小时通知经理部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共同进行检验。

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可提前4小时检验。

3.见证点检验:本工程见证点设置为:主体结构、防水层等,此类见证点必须由施工方质量监察工程师、甲方监理工程师、设计院三方到场共同检验认可,三方缺一不可。

4.停止点检验:本工程停止点设置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灌注前检验,钢筋、各种预埋件、模板安装检验及防水层检验等,进行此类监督点作业前,工序技术副经理应按规定时间提前通知质检工程师、甲方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到现场共同检验,并作好签认。

5. 技术保证措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了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本项目的施工,达到业主满意,除在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施工技术措施外,对技术及技术管理工作做如下安排:5.1组织保证、制度落实1.我司将选派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

选派技术过硬、作风好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2.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管理体系,切实执行设计文件审核制、工前培训、技术交底制、开工报告制、测量换手复核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三检制”、材料半成品试验、检测制、技术资料归档制、竣工文件编制办法等管理办法。

确保施工生产全过程始终在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控制下。

3.建立完美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各级技术人员都要签订技术保证责任书,以关键和特殊工序实行技术人员专业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

5.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

2.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内容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分布、工程名称、工程数量、施工范围、技术标准、工期要求等内容。

施工阶段由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向作业层技术人员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标准、技术标准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作业层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技术交底,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

交底资料必须详细、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

交底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

5.3做好施工测量工作1.工程现场控制桩,由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接收使用、保管。

交接桩双方要逐一现场查看,点交桩橛,双方应在交接记录上详细注明控制桩的当前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并进行签认。

交接后,由技术副经理组织技术力量对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精度须符合有关规定,如误差超过允许值范围,及时与业主联系落实。

2.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放样、定位,控制桩点护桩测量的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

工程竣工后,按设计图纸进行高程测量,确保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3.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妥善保管。

测量仪器按计量部门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状态良好。

4.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两人独立计算,相互校对,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5.4施工技术文件、资料管理1.工程现场技术文件和资料,由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填写、整理、分类、保管,并建立管理工作制度,以明确管理责任。

2.施工过程中,随时收集、记录和整理各项施工资料,工程完工时,竣工文件也应编写完成。

6 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6.1.原材料的采购(1)做好市场调查,从中选择几个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稳定的厂家,作为待定的供销商,建立质量档案。

(2)从待定的供销商中按规定取样,送业主认可的质监站进行试验。

(3)试验结果得出后,进行质量比较,从中选择最优厂家,作为合格供应商,建立供货关系。

(4)建立供货商档案,随时对材料进行抽样,保证供销商所提供的产品均为合格,否则应重新认定合格的供销商。

6.2.原材料的运输、搬运和贮存(1)原材料进场必须“三证”齐全,包括产品合格证、抽样化验合格证和供应商资格合格证。

(2)对于易损材料,如防水卷材,运输和搬运时做好防护,防止变形和破损。

(3)原材料进场后应按指定地点整齐码放,并挂标牌标识,标明型号、进场日期、检验日期、经手人等,实现原材料质量的有效追溯。

(4).原材料进场需由专人保管,对钢材、防水材料等材料应加盖或在室内保管,不得任由风吹日晒。

(5)在运输、搬运过程中损坏或贮存时间过长、贮存方式不当引起的质量下降的原材料,不得使用在永久工程结构中,并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并标识,以免混用。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保障1.1、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土方开挖、排水→素砼垫层→钢筋绑扎承台及基础梁砼浇注→砌基础墙→回填土方→±0.00以上主体施工1.2、土方开挖考虑到业主利益和施工进度,我们将采用机械挖土,部分土方外运,严禁土方在坑边堆放过多。

为保证工程质量,土方工程施工应做到:①、施工区域内的水准点和控制桩必须妥善保护,必要时加设护桩或用混凝土镶牢,土方开挖前,必须对龙门桩进行检查,复测,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碰撞或在其上堆土。

②、土方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方案中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和安全规程的书面和口头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执行情况,如发现有违反,应立即给予纠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