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名字由来:
王禹浪之“天鹅论”
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王禹浪集十年研究成果提出的“天鹅论”得到
了广泛认同。
这一说法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
”之意。
女真语中天鹅一词是摹声词,天鹅叫起来是“嘎鲁——嘎鲁”即“kaloun——kalou”,而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广阔湿地与河流两侧,正是天鹅迁徙时的
必经之地。
那么这个音怎么转变为哈尔滨的呢?原来,古代中原音韵中没有北方少数
民族常发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写成“哈”、“合”或“阿”。
“尔”则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发音。
王禹浪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由语言学切入,上溯历史语源、又以地理学、文献学、地名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深入考证,以大量历史文献和文物为依据,从而提出“哈尔滨”——女真语“天鹅”说。
许多女真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都对这一成果深表赞同,认定其为目前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市委副书记王华放同志对此也给予了科学的肯定。
这一成果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塑造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知名度,提高市民
文化品位作用很大。
现在,您知道哈尔滨这个美丽的名字蕴含了这样美好的深意了吧。
洁白勇敢是哈尔滨先民的精神写照,这样的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那么,当有人再问起家乡名字的含义时,我们不会再茫然了,美丽的“天鹅”就是我们的家园。
其它八种说法
在漫长的地方史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对哈尔滨一词的由来与含义,进行了多方考证与揣测。
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说法现世,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迄今共出现过八种学说流派,它们是:
一、【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之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二、【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
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三、【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之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四、【“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
这一猜测有可能是对的,但到底是谁的名字
,似乎无从考证。
五、【满语“锁骨”说】这又是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
此推论。
六、【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
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七、【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这也是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
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八、【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
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流传较广。
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
”哈尔滨这座北方大都市有百年历史,号称东方小巴黎,天鹅项下的明珠等美称,而且在人口,建筑区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价五项指标比较,已列入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然而有关这座城市的名字的来历仍然在探寻中。
下面就哈尔滨名字的几种来历做一介绍。
说法一:阿勒锦说,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也是现在被普遍认可的。
首载于1874年江苏书局出版的校刊本《金史》:“军还,穆宗于阿勒锦(霭建)。
在《哈尔滨考》中认为:“女真语村名,有名誉,荣誉,声望,声誉等含义。
如果大家现在去中央大街一定能发现一个叫阿勒锦村的小店,此店就是根据此说命名的。
说法二:汉语“水上村”说。
“哈尔滨”一词早在1796之前年就出现了,阿勒锦的说法有误。
李正顺写道:“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登基前,是满族女真部落一位首领的伙夫,由于他聪明过人,办事能力强后被首领重用。
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作为首领的全权特使前往北京朝贡,由依兰出发数日后来到今天太阳岛这片地方。
努尔哈赤面队着江问手下人这是什么地方?有一名副将叫哈依的回话:“晒网场”。
努尔哈赤听完后大笑道:“这么好的地方应该有个好名字才对,大家给这快地方起个好名字吧!”于是众人七嘴八舌。
有位汉族的文书官说:“我看就叫哈耳宾吧!”努尔哈赤一怔“哈尔滨?你精通满汗文章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起的?”文书官说:“我们今天是由哈依将军带路由这里过江,所以就由哈依将军的姓取出一个”哈”字。
这地方(指太阳岛)的形状很象女人带的耳环,取出一个“耳”字。
这最后一个滨字就是水上村的意思。
合起来叫就是哈尔滨。
”努尔哈赤听后举起酒杯“从今以后这片地方就叫哈尔滨吧!来!干掉杯中酒!”
说法三:扁岛说。
此说是黑龙江档案馆副研究员纪风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最新说法。
纪先生在检阅1864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时这样一条满文记载:“据佐领登精额呈称:职等遵札管带赴吉林乌拉......返回途中行至哈尔滨地方驻扎,本年八月二十五返至墨尔根城”。
由此来看“哈尔滨”一词乃满语
“扁状的岛屿”在满语方言中发音为“harbin tun"音译汉语便是不折不扣的“哈尔
滨屯”四个字,后来省略了“屯”字而简称“哈尔滨”。
以上是哈尔滨名字的几种说法,我个人认为第三说比较有根据,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哈尔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