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楚汉风韵、湖湘风情
2010-08-02 来源:长沙搜房网整理
1概况
浏阳河风光带二期北起东站北路,南至圭河路,全长约8.2公里,东临浏阳河,西接长善路、浏阳河休闲带。
沿河漫滩主要为芦苇等自然水生植物及低矮灌木,河堤内外鲜有大乔木,腹地内有少量乔木,绿化单调零散,不成体系。
2规划指导思想
依托浏阳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浏阳河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通过新颖独特的创意构思,打造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风光休闲带。
建立以水生态和湖湘风物为主线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3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为本的原则。
2)历史文化与时代风尚相结合原则:再现地域文化与现代休闲生活相结合,与时俱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景观。
3)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快乐、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休闲生活理念。
创造适合各种年龄层次市民的健身、休闲、文娱、交流、亲水文化体验等空间。
4)整体性原则:浏阳河风光带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景观与防洪的关系;考虑风光带与东侧浏阳河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考虑风光带与西侧文化休闲带功能对应与互补的关系。
打造水、绿、堤、景、路和建筑有机融合的整体和谐景观。
4设计主题创意
浏阳河是一条生态之河;浏阳河是一条文化之河,其西岸的马王堆汉墓发掘揭开了光辉灿烂的楚汉文化的面纱,浏阳河也蕴育了湖湘多姿多彩的风情;浏阳河是一条英雄之河,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十位将军;她是一条音乐之河,民歌“浏阳河”唱遍神州大地,让人神往。
汉魂、民歌、名人、民俗,四大文化是浏阳河风光带与湘江风光带、橘子洲公园等差异化发展的精髓与灵魂,从而形成了“楚汉风韵、湖湘风情、名河风流”三大景观主题。
5浏阳河风景带的总体布局和分区
浏阳河风景带二期总体布局可概括为三带(亲水游赏带、广场台地活力休闲带、四季花海景观带)、五区(自北而南分别为湖湘风情区、民歌音乐区、名河名人区、楚汉文化区、健身游憩区)。
5.1三带
5.1.1亲水游赏带(堤外):江堤之外沿30.9的常水位设置步行道和亲水栈道,并利用水生植物浮岛改造渠化的水岸线丰富水岸景观。
游人可以从江堤悠然地进入水岸游赏水景和湿地景观。
5.1.2广场台地活力休闲带(江堤):景观化的江堤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美化。
并自北而南串联起听雨台、赏月台、盘王广场、民歌广场、烟火广场、芙蓉台、楚汉台、健身广场等八个文娱和休闲空间。
5.1.3四季花海景观带(堤内):江堤与长善路之间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通过植物把江堤与道路广场景观构筑物融合一体。
四季花海自北而南分别形成五大花海:春季缤纷花海,夏日芬芳花海,秋叶菊香花海,冬天香雪花海,健康林中花海。
5.2五区
5.2.1湖湘风情区
湘西南聚居有苗、侗、瑶、土家族等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保存着其祖先汉民族的远古文化。
在浏阳河风光带中开辟湖湘风情区,展示浏阳河西岸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内设置有盘王广场、吊楼赏月、花桥听雨三个景点。
1)盘王广场设置于万家丽路西侧,由上跨天桥与堤内绿地相连,形成相对较开阔的广场,广场中间立盘王雕塑。
相传盘王即为瑶族祖先盘瓠。
广场内可举行盘王节,唱盘王歌,跳长鼓舞成为瑶家的重大节日。
平时也是市民文娱健身的主要空间。
2)吊楼赏月:设置于康乐路的对景。
设一赏月台,台上用现代的钢结构建仿苗族“吊脚楼”。
苗家的吊脚楼依堤傍水而建,是湖湘传统民居的特色建筑。
本设计采用现代的钢构加通透的玻璃面饰,用后现代的民居新做法,再现湖湘苗族建筑的特色。
3)花桥听雨:利用浏阳河河湾建一个半月形侗寨风雨桥。
广场上建侗族鼓楼,游人在楼廊内听雨观水。
成为浏阳河风光带中又一个交流休闲的场所。
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的标志建筑。
景观带中的建筑也采用现代钢结构仿建民族建筑,把民族文化与时代风尚有机结合,与时俱进,使民族建筑与现代城市的风光带有机融合。
5.2.2楚汉风韵区
1)楚汉台:位于浏阳河西岸的长沙,马王堆的出土揭开了浏阳河流域汉文化的神秘面纱,也让世人为之震惊。
楚汉台根据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帛画为依据创作的。
2)漆树园:古楚地多漆树,在汉代以前已发明了七彩漆。
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出来的漆器多以商代青铜器为范本打造的,极为精美绝伦。
在风光带楚汉风韵中设漆树园。
广场中立仿马王堆漆器雕塑,展示楚汉马王堆文化,广场周边遍植漆树。
5.2.3民河名人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浏阳河是一条英雄河,浏阳河畔出了个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以及几十位开国将军。
更有无数志士献身中国的解放事业。
名河名人景区通过芙蓉台,文化廊等形式再现浏阳河伟人和名人风采。
1)芙蓉台:以芙蓉得名,台上建仿芙蓉花形的名河名人馆。
在名人馆内陈列王震、宋任穷等几十位将军为新中国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的事迹和资料供游人参观。
名人馆结合休闲功能并利用芙蓉台的室外空间和屋顶空间成为游人品茗赏景的佳处。
2)文化廊:为一现代的构架景观廊,廊中以浮雕的形式展示历史上浏阳河的名人,如思邈炼丹、李畋爆竹、裴休投砚、嗣同维新等。
以及历代诗人歌咏浏阳河的诗词,如杜甫枫浦留题等。
以及今人写的浏阳河词。
让游人更了解浏阳河的古今风韵。
5.2.4民歌音乐区
1)民歌广场:湖南民歌它继承了《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色彩。
“浏阳河”一歌历史数十年,唱遍了神州大地让人百听不厌。
2)和韵园:以和韵雕塑为中心,通过台阶式平台并结合浮雕墙介绍湖南民歌的历史和特点,以及其代表歌手和曲目。
3)烟花广场:浏阳烟花驰名中外,在浏阳河风光带转角处设置烟花广场,可作为市民燃放烟花的场所,因其位于转角处,因此成为长善路两个方向的重要对景。
利用江堤高差设置叠水小景,增加江堤景观的动感,也营造长善路的重要景观结点。
5.2.5健身游憩区
位于一期南段自人民路至火焰路。
该段绿地腹地较窄,西为水云间城市高尔夫球场,东为大港河。
人行江堤之中美景尽收眼中。
在该段绿地较宽地建跌落式假山,健身平台让游人有峰回路转之感。
在江堤上有二处较大的健身平台供市民健身游憩。
6种植设计
秋叶菊香花海:以盘王广场为中心,上层配置常绿大乔木如香抛、冬青。
中层配以美国
红枫、枫香等色叶树种。
中下层配以亚菊、黄金菊、地被菊、宿根向日葵、大吴风草、阔叶麦冬等地被。
每年秋季盘王节期间还可辅以万寿菊、孔雀草、秋菊、百日草等草花营造秋叶菊香花海。
春季缤纷花海:以民歌广场为中心布局,上层为香樟、水杉等大乔木。
中层为春花小乔木如樱花、海棠、红玉兰、白玉兰、紫荆、杏花、山茶。
下层为春花灌木,有杜鹃、茶梅、红继木以及地被植物鸢尾、二月兰等。
夏日芬芳花海:以芙蓉台为中心,以夏花芳香植物为主。
上层有香抛、文旦、柚、广玉兰、乐昌含笑等。
中下层配以大花栀子、茉莉、大花六道木、迷迭香以及夏花地被、大花萱草、大花金鸡菊、百合花、大花美人蕉等。
水中种以荷花。
冬天香雪花海:以楚汉台为中心,上层配以雪松、侧柏。
中层配以各种梅花。
开花时节云蒸霞蔚。
地被层配以南天竺、欧洲荚蒾、小丑火棘、花叶络石、菲白竹、银纹沿阶草等。
健康林中花海:以健身台为中心,上层配以湿地松、银杏。
中层配以红豆杉、厚皮香、香柏。
下层配以兰花三七、紫花地丁、金边万年青、麦冬等。
7新技术
1)生态雾喷技术:通过绿地系统收集雨水,经过砂层过滤后进入地下蓄水池,用泵加压后喷雾到空气中,使林中负氨离子含量得到成百倍的增加,从而营造出森林环境,使游人得到身心调节,享受高品质的休憩氛围。
2)透水路面:采用环保无污染粘结剂,利用再生废弃物,如玻璃、再生塑料、贝壳、碎石作为铺路原料,工艺简单,施工方便。
3)再生防腐木:用环保无污染粘结剂,以废木料粉压制成的室外防腐木,比进国防腐木经久耐用。
成本降低一倍以上,是生态环保的再生木料。
4)水域生态修复技术:水生植物、湿地植物、沉水植物对城市富营养化河流水体氮、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其中沉水植物对营养物的去除能力高于挺水植物。
5)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食藻虫对蓝藻污染的治理有较好的效果。
把经过特殊驯化的食藻虫投入蓝藻污染水域,食藻虫摄食蓝藻后改变水体的理化性质,抑制蓝藻生长,增加水体透明度,建立适宜的水体环境,从而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
使之与食藻虫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替代蓝藻进行水下光合作用,放出溶解氧,吸收水中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随着沉水植被的恢复,又为有益微生物、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和水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与生长环境,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