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赛试题 答案

初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赛试题 答案

学习资料之 2019 古诗文阅读大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预初、初一学生完成1-71题,满分100分初二、初三学生完成1-73题,满分120分完成时间均为90分钟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2.___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3.荷笠带斜阳,_青山独归远。

4.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8.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0.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5.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18._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5.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不属于墨家学说观点的是()。

A.兼爱B.非攻C.节用D.中庸答案:D(儒家)27.以下不是编年体史书的是()。

A.《资治通鉴》B.《战国策》C.《左传》D.《春秋)答案:B(国别体)28.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是()。

A.司马相如B.曹植C.阮籍D.屈原答案:D29.格律诗中被称为“颈联”的是()。

A.第一联B.第二联C.第三联D第四联答案:C30.以下有关“用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典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B.典,即典例故实,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C.典故都在古代典籍中有确定的出处D.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答案:C(不一定都有明确的出处)31.下列对菊花的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意蕴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示隐者的超然洒脱B.“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比喻志士的坚贞高洁C.“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达游子的感时伤怀和思乡之情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高士的弧标亮节、卓尔不群答案:D(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32.以下有关“五言绝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旧体诗范畴。

B.五言绝句的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C.五言绝句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入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D.五言绝句成熟于晚唐,此后许多诗人都尝试过这种体裁答案:A(B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古绝不需要讲“粘对” C 一般只能押平声韵,D成熟于初唐)33.以下有关“送别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时候离别之际,人们都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B.送别诗或表达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或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挂念,或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等等C.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流水等。

诗歌题目通常有“赠、别、送”等字眼D.代表诗篇有:《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友人》(李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等答案:A(不一定“都要”吟诗话别,也有设酒饯别、折柳相送等)34.以下对“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翻译正确的是()。

A.现在各位白白地得到了野兽,功劳是猎狗的B.现在各位只是捕到野兽罢了,功劳是猎狗的C.现在各位白白地得到了野兽,是和猎狗一样的功劳D.现在各位只是捕到野兽罢了,是和猎狗一样的功劳答案:D35.和“至今匣藏”词性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岁赋其二B.驴不胜怒,蹄之C.父利其然也D.空乏其身答案:A(“匣”“岁”名作状)36.以下和“鼻之力为耳目所分而不得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终莫知其为丑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圣人非所与熙也答案:B(被动句)37.下列句子中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中的“则”用法相同的是()。

A.人则无法家拂士B.战则请从C.至则无可用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答案:B(就)38.以下对句中的“以”解释正确的是()。

A.以告飞卫——把B.昌以氂悬虱于牖——把C.以睹余物——来D.以目承牵挺——来答案:A(B用C而、然后D用)39.对“乃炽火使釜水百沸”中的“使”解释正确的是()。

A.派,差谴B.假使C.出使D.令,让答案:D40.以下选项中和“逾月,而国莫之服”的句式不相同的是()。

A.时人莫之许也B.异哉,其人之颈也C.古之人不余欺也D.宋何罪之有答案:B (B是主谓倒装,其余是宾语前置)41.以下选项中的加点词反映的语言现象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B.而明年..无鱼C.四望皎然,因起彷徨..D.简练..以为揣摩答案:C(彷徨古今同义,其余古今异义)42.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和“凡饮之者皆病瘿”中的“病”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吾义.固不杀人B.稍稍宾客..其父C.一狼洞.其中D.驴不胜怒,蹄.之答案:D(“义”是名词作状语,其余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4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始生,其.音如钟/以刀磨其.胁曰B.公从子存仁为.贼所得/顾为.此灭族事耶C.我愿代之./贼怒,系之.柱D.以.刀磨其胁曰/太祖以.束帛召公答案:B(介词,被/动词,做。

A代词,他。

C代词,他。

D介词,用。

)44.以下诗句中并非描写杭州西湖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答案:D(写洞庭湖)45.以下对《新嫁娘》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洗手作羹汤”表现了新媳妇第一次做羹汤的郑重其事B.“先遣小姑尝”的用意是用自己的好厨艺讨好小姑子C.这首诗情景交融,生动地展现了新嫁娘的日常生活D.诗人表达了对新嫁娘在婆家委曲求全的生活之同情答案:A(B用意是通过小姑子来了解婆婆的口味以讨好婆婆;C主要表现手法是白描;D“同情”与诗歌内容不符)46.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与李白《子夜吴歌(其三)》相同的是()。

A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B.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答案:D(A表达的是对亡妇的思念;B表达的是幽居宫女的寂寞;C表达的是对兄弟的思念)47.下列句中的“合”字与“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中的“合”意思不同的是()。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B.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C.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菩萨蛮》)D.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答案:C(应该。

其余是“合拢、聚拢”的意思。

)48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与“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相同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B.怀日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答案:B(用典)49.下列诗句所表达的哲理,与徐俯《春游湖》所写的春游之趣相通的一项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C.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答案:D(“绝处逢生”)50.以下对句子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一波才动万波随:指文思涌现,浮想联翩。

还比喻跟风者纷纷行动B.姜桂之性,到老愈辣:比喻事情拖延得越久越棘手C.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事情越接近完成越困难,越要认真应对D.蜗牛角上争何事:表示为人不必斤斤计较答案:B(比喻人到老来更加刚强)三、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学习资料之 2019 古诗文阅读大赛51.“史学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和_________,他们编写了两部不朽的史书;“文章西汉两司马”指的是辞赋家_________和史学家司马迁。

答案:司马光司马相如52.《资治通鉴》的得名是源于宋神宗认为这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53.沈括是北宋政治家和_________家,其代表作是《梦溪笔谈》,其中“梦溪”两字源于他的自号_________。

答案:科学梦溪丈人54.“四书”包含了《礼记》中的两篇《》和《》。

答案:大学中庸55.在古代,年老而没有妻子的男人叫“_________”,年老而没有丈夫的女人叫“_________”,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

答案:鳏寡56成语“下帷绝编”中“下帷”的典故与_________(姓名)有关,“绝编”的典故与_________(姓名)有关。

答案:董仲舒孔子(孔丘)57.“社”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_________”,“稷”在古代汉语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义项。

古时的君主为了析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土地神五谷之神国家58.白居易是唐代_________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在《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_________”的诗歌创作主张。

他作品集中的“长庆”两字是_________。

答案:新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年号59.李贺诗想象丰富,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_________”。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_________主义诗人。

答案:诗鬼浪漫主义60.“_________”运动是安史之乱后,韩愈、柳宗元发起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强调要有“_________”(韩愈《答李翊书》)和“_________”(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独创精神。

答案:古文务去陈言词必己出61.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苏轼评说王维诗歌的名句是:“味摩诘之诗,_________;观摩诘之画,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