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一、可行性分析--实验目的掌握软件项目立项时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步骤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的编写方法学习使用Project进行项目的计划安排二、可行性分析--实验原理可行性研究是软件项目在正式立项前必须进行的分析,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软件项目是否值得做以及能否用尽可能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
可行性研究最根本的任务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应建议停止这项开发工程,以避免时间、资源、人力和金钱的浪费;如果问题值得解,则推荐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并制定一个初步的工程计划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法律和社会可行性、开发方案的选择以及进度计划。
(1)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2)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3)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4)法律和社会可行性:系统开发过程中是否涉及的各种合同、侵权、责任等与法律、法规吻合或抵触的问题?(5)开发方案的选择:对不同的系统开发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证,选择合理的方案,推荐行动计划。
三、可行性分析--实验内容与步骤1)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一:分析系统目的。
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二:分析当前系统的状况。
3)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三:当前系统的业务流程。
4)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四:分析当前系统的不足。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五:提出新的目标系统。
6)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六:检查目标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7)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七:制定新系统的技术方案。
8)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八:方案分析比较。
9)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九:推荐方案。
10)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十:编制新系统的开发计划。
11)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十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可行性分析--实验成果⑴各组大作业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人/组)结合案例的步骤和国标GB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示编写。
其中,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必须画出所选择系统的数据流图并编写数据字典⑴各组大作业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人/组)结合案例的步骤和国标GB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示编写。
其中,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必须画出所选择系统的数据流图并编写数据字典图书馆管理系统A.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编写目的基于图书管理者对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图书的借阅、归还等提供轻松快捷的管理方式,同时也方便广大的读者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对图书进行借阅、归还、续借、查询等。
背景A.用户:图书馆;B.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该系统目前为止为单机版,独立于其他系统;C.项目开发环境:Windows XP+SQL Server+C#。
定义“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集中统一规划的我数据库数据管理型模式,是利用数据库软件编制的管理软件。
一实现图书、读者以及日常工作等多项管理,对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做出一个完整论证为目的。
参考资料(1)《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2)《实用软件工程》,郑人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3)C#+SQL Server 项目开发实践.中国铁道出版社.苏年乐.主编。
(4)《C#程序设计教程》——曾强聪编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要求1)功能:这是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图书的采购信息存档、对图书信息的查询及编辑、对学生相关信息的管理、对借阅书本情况的管理;2)安全与保密要求:登陆系统时,需验证身份和密码,只有图书管理员的身份才能进入系统进行信息的操作;3)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辅之以叙述;目标A.由于原先图书管理采用的人工系统,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只需一台电脑和一个管理员老师就能轻松完成;B.提高对新书入库、借阅图书以及学生信心管理的速度;C.减少人力的投入的同时提高了信息处理的精度和准确度,在输入无误的基础上可保证数据的正确性;D.改进了管理服务的质量,可由系统对入库图书进行自动分类、归类,学生信息整理、借阅情况登记入档;E.改进人员的利用率,减少了前台操作人员,更多的人员可用于为借阅者服务、更新采购图书等其他事物,节省人力资源;F.减少人力的投入,由系统对入库图书进行自动分类、归类,学生信息整理、借阅情况登记入档,提高信息处理的精度和准确度;H.为了方便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的借阅、归还等提供轻松快捷的管理方式,同时也方便广大的读者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对图书进行续借,查询等。
条件、假定和限制a.硬件配备不齐,内存不够,需升级到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不够稳定,对SQL 等数据库软件和VB、.Net 等开发工具运行有不利影响。
b.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比较单一,客户需求分析主要来源于对原图书管理b.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比较单一,客户需求分析主要来源于对原图书管理老师的采访和询问,又需求分析员进行概括整理提炼。
而技术方面,对Visual Basic 以及.Net 掌握运用还有待提高,不足之处靠借阅有关书籍进行补充,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分析解决。
其余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则靠网上查阅资料获得。
c.经费不足。
d. 运行环境:兼容当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 XP ,Office软件等。
e. 开发软件:SQL Server 、C# 等。
f.硬件条件:PC 机。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已有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比较的方法。
评价尺度费用的多少、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费用的高低、寿命的长短、开发时间的长短及使用中的难易程度等等。
三、所建议的系统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该软件是一个针对图书馆的管理系统。
(1)功能概括:存储、查阅、修改书库信息;存储、查阅、修改学生相关信息;统筹管理借书过程;(2)系统环境以及工具:运行环境:Windows编程语言:C#,Visual Bisic数据库: SQL(3)建议概括a.小巧而不失使用的功能,方便师生。
b.库存图书馆功能,师生借阅信息管理。
c.财务信息的统计分析。
d.多种图表统计,可统计每年,每月,每日的图书借出和借入情况统计。
e.多种排行统计等。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a. 系统能对书籍信息进行管理。
b. 系统不需要管理借阅者除姓名以外的信息。
对每一名借阅者最多可借阅的书籍数目为10 本。
c. 借书时,管理人员记录借书者的姓名、借阅书籍名称和借阅日期。
d. 时间时,管理人员记录还书者的姓名、归还书籍名称和还书日期。
系统设定书籍的最长借阅时间为2 个月。
e.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书籍名称、作者、出版社三者之一或三者的任意组合查询书籍信息。
f. 操作人员可以查询借阅某书籍的所有借阅者的姓名;也可以查询某借阅者借阅的所有书籍名称;还可以根据借阅者的姓名、书籍名称查询借阅者的借书时间、还书时间。
g. 系统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操作。
分为:系统管理员,书籍管理员和借阅管理员,每人对应相应的权限。
h. 报表的打印输出。
i. 所有操作人员凭帐号和密码登陆系统。
改进之处原本客户使用的是人工系统,费时、浪费劳动力;办事效率不高;学生借书,管理员管理都有很多的不便;使用了这个系统,就可以使借书过程系统化,方便统计书库信息;同时系统所提供的查询功能明显的节约了时间;也为采购人员解决了重复购书的困扰。
影响a)设备方面:目前而言,客户方是没有任何系统设备的,但是由于该软件所需硬件设备仅仅是一台电脑,所以可行性比较高;b)软件方面:SQL 以及VB;c)用户单位机构方面:使用该系统,客户原有体系几乎不需要太大的变化,这是个即装即用的软件,对人员数量和技术的要求不高。
只要图书室管理员会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即可;d)经费方面:配一台电脑需要一定的经费,具体我们会在经济可行性中做出相应的解释;影响。
对设备的影响服务器:PentiumIII 500 以上或更高,内存:1GB 以上;硬盘:至少10G 以上; CD-ROM:16 倍速以上;网卡:10MB/100MB自适应;打印机一台,至少一台服务器。
工作站:PentiumII 266 以上微机;内存:1G B 硬盘:至少5G 以上; CD-ROM:16 倍速以上;网卡:10MB/100MB自适应,至少一台工作站,使用TCP/IP 协议的局域网。
9对软件的影响BookWork系统的打包程序,由C# 编译。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在学校中要有良好的管理体系,管理业务标准化;需要组建一个管理应用队伍,需要体现出团队的精神。
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Windows XP + SQL Server2000 + C# 中运行。
对开发的影响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是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更强大的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将来现代化的社会,在管理上也可能需要人员调整。
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基本的办公条件,一台电脑和若干参考书籍。
对经费开支的影响图书馆在学校或大型公众场存在,其经济成分比重相对比较适中,主要是支出的费用:其中包括基本建设费、软件开发费用、管理和维护费、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等。
在一个图书馆中实行统一操作,资源共享,前期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购置图书上。
建立图书信息库,收集各方面的图书信息,提高图书管理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开发完成运行后,为使用者带来便利,为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创造了条件,经济收益将远超过投资。
从经济角度考虑,此系统开发可行。
局限性能够胜任此工作的人员少。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能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
技术方面,我们选择的是VB 和SQL,都是组员熟悉的语言,即使遇到部分困难,也可以从丰富的参考书中找到解决方案。
所以技术方面是绝对可行的。
四、数据流图及数据字典:经过详细的调查,我们已经清楚了解了现行的业务流程,接下来给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构造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是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根据现行图书管理的业务流程,首先把数据流图中的源点和终点都选定为学生,因此可以得到图书管理系统的基本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图图书管理系统的基本系统模型根据基本系统模型,对其逐步细化,得到描述逻辑系统细化后的数据流图,如图所示。
图图书管理系统数据流图(顶层DFD图)对顶层DFD图中的一个加工“学生管理”进行展开,如图。
图细化后数据流图对顶层DFD图中的一个加工“图书管理”进行展开,如图。
图“图书管理”展开对第1层DFD图中的加工进一步进行展开,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