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寸代尔)关于如何做好芒市城区禁毒工作的思考

(寸代尔)关于如何做好芒市城区禁毒工作的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芒市城区禁毒工作的思考--以勐焕街道为例(芒市委党校驻西南里社区新农村指导员寸代尔)摘要:2005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芒市各级禁毒部门和禁毒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忠实履行禁毒工作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芒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深刻认识到禁毒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不断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把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责任人,持之以恒、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禁毒工作,为芒市十二五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芒市勐焕街道禁毒工作方法思考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禁毒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芒市的经济发展,对于地处州府、市府所在地的芒市勐焕街道禁毒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艰巨。

为了更好地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根据本人在街道西南里社区分管禁毒工作的经历以及对禁毒工作的调查研究,在本文提出芒市城区禁毒工作的2一些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正确认识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毒情形式随着缅甸民地武管辖区毒品种植的问题由于边境局势变数增大而日趋突出,2009年冬至2010年春,根据卫星遥测数据显示,缅北罂粟种植面积为42.9万亩,年增幅17.7%。

缅民地武以毒养军、以军护毒的根本态势并没有彻底改观,加之缅甸政府在去年11月7日大选后,加大了对边境局势的控制,缅北克钦、瓦帮积极筹措防御备战,由于战事不确定和加工技术的需要,收获的毒品在中缅边境村寨中隐匿、屯集、出售,应买主需要从勐古、木姐等地过境对芒市,芒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条件,成为了境内外毒品毒贩渗透、蔓延的贩运通道和中转枢纽。

二、基本情况能够代表芒市城区无疑是勐焕街道,其辖区范围覆盖整个芒市城市,东至芒市镇芒晃村,南至军分区,西至金孔雀大街,北至造纸厂,面积23.15平方公里,居民31908户,116305人。

由于面临着城市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禁毒形势不容乐观。

截止今年3月勐焕街道在册吸毒人员1618人,其中男1478人,女140人,死亡194人,劳改、劳教49人,迁出39人,三年以上下落不明、查无此人72人,外出三年以上82人,现有吸毒人员681人,男632人,女49人,强制隔离93人,服用美沙酮221人。

办理社区戒毒82人,社区康复139人。

自开展第二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三年以来,勐焕街道禁毒工作,成立了以街道政法副书记、社区主任、工作队和村小组长等为成员的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派出禁防工作队12支,共90人;村级禁防联系员172人。

投入宣传经费100余万元,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泼水节、“六·一”儿童节、“6·26”、“10·26” 、“12·1”等节庆节日向群众开展禁防宣传,三年共计组织宣传60次,摆放展板1800余块,发放各种宣传单120000余份,州市媒体播放新闻16 期;开展入户宣传19552户,共19915人次,并对1425余名禁吸人员进行帮教登记和禁防宣传;召开了190余次禁毒防艾工作会议,群众会议45次,村社干部会议50次,学习培训会议30次,向干部群众宣传禁防知识29859余人次。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勐焕街道禁毒工作打击广度、深度进一步加大,为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新《禁毒法》难于深入人心新禁毒法虽然明确了以不限制人身自由的社区戒毒为首选戒毒方式,明确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由原来6个月至1年调整为1至3年,强调了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可以自愿参加康复劳动并获得相应报酬,并取消了向戒毒人4员收取生活、治疗费用等等。

但是,这些规定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毒品艾滋病重灾区而言,就社戒(康)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勐焕街道地处州府、市府所在地,人员流动性大和人口基数大,大机关、大领导、大富贵多等原因,在开展禁防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入户宣传难、排查摸底和帮教吸毒人员阻力大”、“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联系难、委屈大”等现象,给开展禁毒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部分单位及工作人员对禁毒工作认识不足,配合不够自开展禁防战争以来,虽然成立了市禁毒委、市禁防办等机构,分管开展禁毒工作,但部分单位以及工作人员还存在禁毒工作就是党委、政府、公安、社区甚至某办公室的事的思想,在工作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相关职能部门明显还缺乏应有的准备和动作。

加之勐焕街道地理位臵的特殊性和社区化,许多禁毒工作重担落在了街道、派出所、社区,使得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成为了当前禁毒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禁防战争的成败。

由于当前许多社区戒毒与康复环节还异常薄弱,社区资源的短缺与断裂,戒毒经费短缺,以及社区禁毒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普遍缺乏专业意识与专业知识,导致了禁毒工作进展缓慢。

(三)宣传内容和形式单一,力度不够在芒市有些乡镇,其街头巷尾随处都可以见到不少有关禁毒宣传的公益广告等,禁毒的氛围比较浓,然而,目前城区组织开展的禁毒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发放宣传单这种方式成效已不明显,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

宣传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应付式、程式化。

宣传的时间也局限于“6.26”禁毒日前后,对毒品的危害和预防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包括重要乡镇、城乡接合部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辍学青少年、社会无业人员等宣传力度不大,还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

近年来,公安机关对新型毒品缴获量上升,社会潜在威胁逐年增大。

从2010年公安机关发布的缴获毒品数据来看,缴获的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则分别是82.23171千克和52.2745千克,分别下降了4.6%、26.7%。

缴获冰毒23.6914千克,同期上升100.2%,许多娱乐场所出现了滥用新型毒品现象的问题,根据笔者今年5月份开展的问卷调查情况反映,社区上至居民小组长,下至一般的群众,70%以上对新型毒品的种类一知半解,90%的居民对新型毒品的概念较为模糊,所以对新型毒品的打击宣传力度也显得尤为迫切。

二、禁毒工作的几条思路禁毒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与。

市委市政府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自2011年到2015年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为期五年的禁毒人民战争。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扎实做好禁毒工作。

6一是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毒品危害社会、危害生命、毒化社会风气,毒品的泛滥不仅诱发大量的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0年,芒市涉毒刑事案件205起,抓获作案人员243人,涉毒违法案件达到500起,抓获作案人员500人。

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心和痛恨的社会热点问题。

党中央对毒品问题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曾批示“如不下大力气抓好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不仅会严重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深入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专题调研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

他的调查报告呈送中央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先后作出重要批示。

德宏州委书记赵金要求:“在德宏不重视禁毒防艾工作的干部是不合格的干部”,这些都说明了禁毒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为禁毒工作指明了方向。

因此要解决芒市城区的毒品问题,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

当前,我们正面临“十二五”规划开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启动实施的重要发展机遇,在开展禁毒工作中,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禁毒部门的要以“毒品不禁,我心不甘,艾滋病不灭,我夜不眠”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禁毒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工作人员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毒品和艾滋病蔓延和流行严峻形势,认识到禁毒与防治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视禁毒防艾工作为己任,本着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扬吃苦耐劳和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入基层,确保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顺利推进,力求使各方面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实效,这是做好禁毒工作的关键。

二是在改进薄弱环节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禁毒工作水平我们过去六年的禁毒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但目前,对社戒(康)工作对流动吸毒人员的掌握、管理和控制工作难度比较大。

吸毒人是动态的,现在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吸毒人员流动性大,异地流动比较难控制;对吸食海洛因成瘾的人员,复吸率比较高,戒断巩固的难度比较大,对冰毒、摇头丸新型毒品,怎么教育、怎么发现、怎么界定、怎么戒断等环节,都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

只有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在关键环节上求得突破,才能实现禁毒斗争的整体推进。

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学习,增强本领。

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禁毒防艾知识》、《全民禁毒教育读本》等,强化自身素质,充分掌握禁毒防艾知识,教育好自己及家庭成员,远离毒品,抗击艾滋、8珍爱生命、洁身自爱。

尤其新《禁毒法》的实施,需要我们在思想观念上适应其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禁毒工作新理念,并对现行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手段作出科学的调整。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

对涉毒人员实行建档管理势在必行,据笔者调查,由于城市吸毒人员流动性大,数量多,而工作人员较少等情况,社区吸毒人员的档案管理一直存在偏漏情况。

社戒(康)的工作要求各社区对辖区内在册一名涉毒人员建立帮教档案,包括涉毒人员的帮教成员名单、帮教措施、帮教活动记录和近期思想动态,使帮教情况、进度一目了然。

这些要求往往难以做到,所以今后一段的时间内,禁毒工作人员应将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档案的规范整理上。

3.严格落实帮控。

按照公安、社区、居民小组、家庭“四位一体”抓帮控的原则,对吸毒人员采取帮控措施,落实包保人员。

通过采取不定期家访,帮助吸毒人员从心理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问题,净化周围环境,杜绝新生吸毒人员和减少复吸现象发生。

4.实施跟踪监管。

落实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理。

采取每月建立跟踪记录,实施对吸毒人员的跟踪监管,力争减少失控的吸毒人员。

5.加强经费人员保障。

禁毒经费投入,是推动禁毒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虽然今年市委要求各派出单位拿出5000元,以保障各驻村工作队的禁毒工作经费,但只是杯水车薪,据了解,相关部门甚至敷衍了事,往往派出工作队员身兼数职,不能很好的开展相关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