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各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7年牡丹江市中考题(二)阅读《张溥与“七录斋”》,回答13-17题。
(共13分)张溥与“七录斋①”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
钞已朗读一过③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④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⑤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项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注释:①斋:书房。
②钞:同“抄”,抄写。
③一过:一遍。
④管:笔管。
⑤索:讨取,要。
13.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2分)(1) 日沃汤数次:(2) 俄顷立就: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
15.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出两处停顿。
(2分)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
16.张溥给自己书房起名为“七录”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7.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二)阅读《张溥与“七录斋”,回答13-17题。
(共13分)13.(1)热水(2)一会儿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正确1分。
14.示例:他小的时候就很喜爱学习,所读的书一定要用手抄写下来。
评分标准:(4分)其:他(张溥)嗜:喜爱,爱好。
手: 用手。
每词1分,语句通顺1分15.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
评分标准:(2分)划对一处得1分。
16.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评分标准:(2分)文中语句,准确完整2分。
17.示例:张溥是一个学习勤奋刻苦,写诗作文才思敏捷,名高一时的人。
评分标准:(3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
齐齐哈尔市2017年中考题(―)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
(共10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雾凇沆砀()(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3. 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1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
(共10分)12. (1)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2)蔚然:茂盛的样子。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3. C评分说明:(2分)14. (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2分,重点词语“白”然”漏译或错译扣1分。
15. 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一)阅读《五柳先生传》选段,回答8-10题(8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详:⑵期: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⑵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0.(2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答案:(一)阅读《五柳先生传》选段,回答8-10题(8分)8.(2分)⑴不详:不知道⑵期:期望9.(4分)⑴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⑵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10.(2分)读书(好读书);写文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
2017年绥化市中考题(一)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1-14题。
(8分)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微斯人1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可以一战。
B.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
C.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
D.或异二者之为或以为死,或以为王。
14.杨绛先生曾说过:“人生最美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又是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怎样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呢?(请用原文回答)。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担当?(2分)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1-14题。
(8分)11.⑴探求⑵没有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深入水中的玉璧,渔人的歌声互相和着,这样的快乐哪里有穷尽呢!评分说明:(2分)古今都可,每个1分。
13.C 评分说明:(2分)14.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联系自身实际,言志合理即可。
评分说明:(2分)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各0.5分,联系自身实际1分。
(二)、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回答19-22题。
(5分)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①。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建炎中陷贼②。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
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
小史:书童。
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
贼:这里指金兵。
1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1分)A.尤工作马(擅长)B.几能乱真(表数量)C.使图所掳妇人(绘画)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遂断右手拇指遣去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分)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22.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
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2分)答案:(三)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回答19-22题。
(5分)19.B 评分说明:(1分)B项中的“几”的意思是“几乎,差不多”。
20.遂断右手拇指/ 遣去评分说明:(1分)划分位置不正确或多划均不得分。
21.李伯时作画时,总是让赵广在身边伺候,时间久了,赵广就擅长绘画了。
评分说明:(1分)译对重点字词“使”、“侍”、“善”得0.5分,译句语言完整流畅0.5分。
22.赵广是一位技艺高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人。
(1分)历史示例:伯夷不食周粟而饿死;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就义;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1分)评分说明:(2分)第一问从技艺和品质两个方面各0.5分,第二问答出人物及事迹得1分,否则不得分,除示例以外符合题意均可。
2017年龙东地区中考题【古文阅读】(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
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学射于周同。
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
②强:擅长于。
③筈(kuò):箭的尾部。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持汤沃灌(2)再发1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分)(2)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2分)13.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2分)答案:(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10分)10.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评分标准:(2分)内容体现爱国即可得分。
11.(1)汤:热水。
(2)再:第二次。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
12.(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光,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13.少有大志且勤学苦练不止方可成功(围绕此话题即可)。
评分标准:(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