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ppt课件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ppt课件

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 顺应孩子的生物钟,保证
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轻易 打破孩子的睡眠规律。
保证宝宝双足暖和
双足为阳明胃经之所在, 所以寒从脚下起。一旦受 寒就会出现尿频、尿床、 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脏腑脆弱,元气易虚,通 过温暖足底,可以促进手 脚等肢体的末端经络运行 和气血循环,增进儿童的 抵抗力
4.四时调摄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
(1)适当饥与寒
• 元代 曾世荣 • 《活幼心书》
• 四时欲得小儿安, • 常要三分饥与寒; • 但愿人皆依此法, • 自然诸疾不相干。
殊不知忍一分饥, 胜服调脾之剂; 耐一分寒, 不须发表之功
(2)顺应四时
阴气盛则寐(入眠) 阳气盛则寤(醒来)
⑶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的作用。
3、按揉足三里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 鼻唇沟中
6、注意事项
⑴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冬青膏等介质。 ⑵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 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⑶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 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 影响推拿。 ⑷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⑸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中医治未病——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儿童的体质特点
一、饮食调养 二、起居调摄 三、常用预防保健方法
一、饮食调养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 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 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 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适当进食“药食同源”的食物,如益肾润 燥的芝麻、核桃,健脾养胃的栗子、桂圆肉, 滋阴润肺的百合、银耳等。
无需另外服用补药和额外的营养品
银莲百合羹
原料:银耳(雪耳)5克,莲子肉15克,干百 合10克,鸡蛋1只,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浸泡洗净与莲子肉、百合同放 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到莲子肉烂,加入 鸡蛋、冰糖,待鸡蛋熟后,即可服用。
注意:患感冒或大便稀溏者, 暂不宜食。
辨症状、驱虫患
夏末秋初季节,宝宝容易染上蛔虫,此时 是驱虫的最佳时机,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 用驱虫药物。
常见症状:脐周部疼痛,夜间睡眠易惊醒、 磨牙和流口水。或面部、颈部皮肤上出现淡 白色 “虫斑”;有偏食等表现
慢添衣、适温凉(秋冻)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应按 气温的转变及时添减衣物。
作用:燥干咳无痰者,亦可食用。
沙参玉竹瘦肉汤
原料:沙参15克,玉竹20克,蜜枣4枚,猪 瘦肉100克。
做法:上述4种物料,同放入沙锅中,加适 量清水慢火煲1-2小时,便可饮用。 作用:养阴润燥,益胃生津。适合于胃阴 不足,口燥咽干,胃纳欠佳,大便干结的宝 宝,或肺燥干咳者。一般宝宝秋季饮用,润 燥生津。
结语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 尾骨末端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 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 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 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 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 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 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 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 可捏拿4~6遍
忌过食寒凉食物
忌过食寒凉药物 寒凉伤脾胃,运化失常,
亦可出现腹痛、腹泻、呕 吐、纳呆等症状
(4)儿童秋季调摄要点
讲卫生、防腹泻
多饮水,润秋燥
善食谱、慎进补
秋季宝宝食欲旺盛,是调节宝贝营养状况 的关键时期。
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应该 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 钙、磷等的摄入,比如多吃一些谷类、蛋类、 瓜果类食物和补充一些蔬菜水果。
添衣应该循序渐进,使宝宝逐步适应天气 的变化。
摩腹 捏脊 按揉足三里 按揉迎香穴 按揉四神聪穴
⑴位置:腹部。
⑵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 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 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 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 移动,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 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捏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