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电偶种类与区别

热电偶种类与区别

J型热电偶
J型热电偶)又称铁-康铜热电偶,也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廉金属的热电偶。

它的正极(J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纯铁,负极(JN)为铜镍合金,常被含糊地称之为康铜,其名义化学成分为:55%的铜和45%的镍以及少量却十分重要的锰,钴,铁等元素,尽管它叫康铜,但不同于镍铬-康铜和铜-康铜的康铜,故不能用EN和TN来替换。

铁-康铜热电偶的覆盖测量温区为-200~1200℃,但通常使用的温度范围为0~750℃
J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价格便宜等优点,广为用户所采用。

J型热电偶可用于真空,氧化,还原和惰性气氛中,但正极铁在高温下氧化较快,故使用温度受到限制,也不能直接无保护地在高温下用于硫化气氛中。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接合成回路时,当两接合点温度不同时,就会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

如果热电偶的工作端与参比端存有温差时,显示仪表将会指示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所对应的温度值。

热电偶的热电动热将随着测量端温度升高而增长,它的大小只与热电偶材料和两端的温度有关,与热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

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

主要技术特性
测量范围及基本误差限
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值(℃)
热电偶时间常数
热电偶公称压力: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破裂。

热电偶最小插入深度:应不小于其保护套管外径的8-10倍(特列产品例外)
绝缘电阻:当周围空气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80%时绝缘电阻≥5兆欧(电压100V)。

具有防溅式接线盒的热电偶,当相对温度为93± 3℃时,绝缘电阻≥0.5兆欧(电压100V)
高温下的绝缘电阻:热电偶在高温下,其热电极(包括双支式)与保护管以及双支热电极
之间的绝缘电阻(按每米计)应大于下表规定的值。

K型热电偶
K型热电偶概述
K型热电偶作为一种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K型热电偶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中从0℃到1300℃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

K型热电偶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

镍铬-偶(K型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热电偶,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

K型热电偶丝直径一般为1.2~4.0mm。

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2:12,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9:3,其使用温度为-200~1300℃。

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广泛为用户所采用。

K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热电偶温度计由热电偶、连接导线及显示仪表三部分组成。

下图是最简单的热电偶温度计示意图。

按右图组成的热电偶温度计,如果将热电偶的热端加热,使得冷、热两端的温度不同,则在该热电偶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这种物理现象就称为热电现象(即热电效应)。

在热电偶回路中产生的电势由温差电势和相接触电势两部分组成接触电势:它是两种电子密度不同的导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热电势。

当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相接触时,假设导体A和B的电子密度分别为Na和Nb并且Na>Nb,则在两导体的接触面上,电子在两个方向的扩散率就不相同,由导体A扩散利导体B的电子数比从B扩散到A的电子数要多。

导体A失去电子而显正电,导体B获很电子而显负电。

因此,在A、B两导体的接触面上便形成一个由A到B的静电场,这个电场将阻碍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同时加速电子向相反方向运动,使从B到4的电子数增多,最后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此时A、B之间也形成一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

此电势只与两种导体的性质相接触点的温度有关,当两种导体的材料一定,接触电势仅与其接点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导体中的电子就越活跃,由A导体扩散到B导体的电子就越多,致使接触面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越高,因而接触电势也就越大。

K型热电偶特点
检出(测)元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

必须配二次仪表,其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

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2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及精度,选用相应分度号的热电偶
使用温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使用温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

K型热电偶分度表
温度单位:℃电压单位:mV) 参考温度点:0℃(冰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