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
长安东路小学夏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威尼斯的小艇》。
一、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在画中游”这个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出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笔下。
作者用清新流畅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异域风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通过领略水城的迷人风光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使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文章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条理清楚,特别适合朗读。
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本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拟订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认识四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说出“操纵自如、静寂、沉寂、笼罩”等词的意思。
通过品读文字,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精彩描写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以及它的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感受威尼斯人的生活态度及浓郁的异国情调。
二、说整体设计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1、情境教学法。
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景物的特点。
2、读中感悟法。
读在语文教学中是目的,是手段,是途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读好了才能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从中收获。
1、师生合
作探究法。
学法:1 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师生合作,以生为主,以师为辅,两者结合,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2、读议、边读边想、读写结合法。
三者并用,让学生口、脑、手动起来,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威尼斯和他们以前见过的城市有何区别?想一想,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引出新授内容:《威尼斯的小艇》。
简介威尼斯(本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对威尼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情感方面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介绍作者,增加积累。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提出问题:读读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对小艇进行了描写?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中加深体验,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体会更加深刻,对课文结构很快的有个整体的把握。
学生读完以后讨论、汇报:
1、小艇的样子、特点。
2、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3、小艇的重要作用。
至此,学生通过读、思、讨论、对课文的整体结构有了一定的把握。
此时,进入第三个环节,师生合作,深入探究。
(三)师生合作,探究交流
根据问题,逐层理解课文。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自学第二自然段,用“____”划出描写小艇外形的词。
用“~~~”划出比喻句,并思考把什么比作什么;提出本段中不懂的问题,尽量四人讨论解决。
第二自然段采用了三个比喻句,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所以我把比喻句作为本段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说话训练。
同时,结合插图,进行看图说话,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
2.坐在船舱里的感觉又如何呢?用此句导入第3自然段的学习。
反复朗读本段后,让学生说说如果自己坐在这种船舱里看书、观光,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至此,再齐读二、三自然段,总结、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3.船夫是怎样驾驶小艇的?用这一问题将学生引入下一段的学习。
这里,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在自学前先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议议、想想”的方法自学课文。
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课文第四部分着重讲了“小艇在威尼斯起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
这部分分两个自然段来描写,于是我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一段为什么要分两个自然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采用引读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
再作小结过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学习:这一自然段写了威尼斯的男女老少白天生活、工作离不开小艇。
那么,夜里呢?
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我用小黑板出示了两个思考题:①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威尼斯城从哪一种场面到哪一种场面的变化?②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然后根据这两个问题进行自学之后展开讨论:
a.写出了从热闹到静寂的情景。
静寂表现在哪里?是什么原因迫使威尼斯沉沉入睡了?
b.假如小艇不停,威尼斯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这样变繁为简,化难为易,一步一步,环环紧扣,突破难点就不成问题了。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课文后有一篇阅读链接文章《威尼斯之夜》。
我让学生默读这篇文章,比较它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并小结:两篇文章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威尼斯的独特风情,都用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五、说板书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再加上孩子们对威尼斯这个水城独特的交通状况及风土人情比较陌生的实际情况,我边分析课文边直观形象的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及重要性。
威尼斯的小艇
水上城市交通工具
像独木舟长、窄、深
小艇的样子像新月形状
像水蛇行动
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小艇的作用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如有不周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