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使层次清楚,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
A、突出主题
B、不事曲笔
C、突出特色
D、撰文要求
【答案】A
【解析】在公文写作中合理安排正文结构,使层次清晰,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突出主题。
故选A。
2、“拔苗助长”与“庖丁解牛”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认识与创造规律
C、实践决定认识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答案】D
【解析】“拔苗助长”比喻违反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
“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据此可知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道理。
D项当选。
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
诗歌的评价。
A、白居易
B、陶渊明
C、王维
D、杜甫
【答案】C
【解析】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唐代王维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不仅能诗善画,而且能把艺术中的诗与画融合。
故选C。
4、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质优价廉”;作为经营者,则强调“优质优价”。
尽管两者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说明商品()。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使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
C、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只有通过交换才有使用价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都强调商品的“质和价”,“质”代表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价”是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此可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故本题选C。
5、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益或受损的情况。
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
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以下不属于外部性的活动是()。
A、一群青少年利用一堆建筑废墟,制作了几个漂亮的雕塑
B、一个企业发明了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帮助其他企业更有效的生产
C、一家工厂在支付了农民要求的费用后,将固体废渣堆放到了该农民的田地里
D、渔民过度捕捞湖里的鱼,使鱼类资源枯竭
【答案】A
【解析】利用遗筑培训制作漂亮雕塑并没使得一个人或一群人收益或受损,不属于外部性的活动。
故选A。
6、“要”字句是公文常用的一种特定格式,用以表示“应该”“必须”之意。
下列对“要”字句理解正确的是()。
A、表示商量
B、语气委婉
C、常用于上行文中
D、使行文具有坚定性、原则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要”字句,可以表达项受文者提出要求,表示应当怎样去做,语势坚定有力,论断性强,令人不容置疑,故本题选择D。
7、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发文处理过程的是()。
A、拟办
B、审核
C、批办
D、注办
【答案】B
【解析】公文的发文处理程序为:拟稿→核稿→审批→审核→会签→发文编号→制作→校对打印→封发→归档。
8、下列描写节气的诗句中,节气最靠后的是()。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C、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案】B
【解析】A项选自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
B项选自白居易的《村夜》,描写了霜降时的景色。
C项选自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描写了立春时的景色。
D项选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师送林子方》,描写了大暑时的景色。
这四个节气中,霜降是最靠后的。
B项当选。
9、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琴诗》,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B、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C、事物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D、事物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答案】C
【解析】诗句蕴含的是事物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美妙的音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琴与手指共同产生的。
琴与手指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手指所代表的就是人即内因,是音乐产生的依据,琴所代表的就是外因,是音乐产生的条件。
C项当选。
10、以下属于公文版头的是()。
A、发文机关标志
B、标题
C、主送机关
D、抄送机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处于公文版头的位置;标题和主送机关处于公文主体的位置;抄送机关属于公文版记的部分。
故本题选A。
11、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称为()。
A、社会公德
B、个人品德
C、职业道德
D、家庭美德
【答案】B
【解析】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称为个人品德。
故选B。
12、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