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1
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
正位移式):包括往复式、旋转式等;其他类型:如喷射式等。其中离心泵由于其效率 高,性能范围和适用领域广,因此是现代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泵。
离心泵的性能, 是指离心泵在标准工 况下的流量、扬程、效率、功率、转度、 必需汽蚀余量等性能参数。流量是指单位 时间内通过泵出口输出的液体量,一般采 用体积流量;扬程是单位重量输送液体从 泵入口至出口的能量增量 ,对于容积式 泵,能量增量主要体现在压力能增加上, 所以通常以压力增量代替扬程来表示。泵 的效率不是一个独立性能参数,它可以由 别的性能参数通过公式
工程压强 PN/MPa
1.6
管长 L/m
4.5
工程面积 m2 管程数 Np
11.1
管数 NT
32
2
中心管距 l/mm
32
管子排列方式
正三角形 中心排管数
7
qm2
=
Q cp2 (t2 − t1)
=
261.74 ×103 4.174 ×103 × (40 −
20)
kg
/
s
=
3.14kg
/
s
综合冷、热流体流动通道的注意事项,最终选择冷却水走管程通道,有
目录
1.设计任务………………………………………………… 3
1.1 工艺与要求………………………………………………… 3 1.2 流程与管路图……………………………………………… 3
2.计算结果明细表………………………………………… 3 3.计算过程………………………………………………… 4
3.1 换热器的选型……………………………………………… 4
2.泵的选用与评价
泵指改变容积内流体的压力或输送流体的机器,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 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 液体。化工生产设计的流体可能是强腐蚀性、有毒、易燃易爆、高温或低温以及含有固 体悬浮物等,其性质千差万别。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研制了多种形式的输送机械, 依作用原理不同,可将其分为:动力式(叶轮式):包括离心式、轴流式等;容积式(正
= 15609.1〉10000
算:α i
=
0.023 λ2 di
( diui ρ2 µ2
)0.8 ( c p2 µ2 λ2
)0.4
所以管程给热系数可用下式计
= 0.023× 0.6171 × ( 0.02 × 0.628× 995.7 )0.8 × ( 4.174× 103 × 801.2× 10−6 )0.4W / m 2 K
3.1.1 换热器的选择………………………………………………4 3.1.2 换热器管程的计算……………………………………… 5 3.1.3 换热器壳程的计算……………………………………… 6 3.1.4 换热器的验证与说明…………………………………… 6
2
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
3.2 管路的铺设与泵的选型……………………………………7
3.计算过程
3.1 换热器的选型
综合考虑夏冬两季水温,将初温定为 20°C;考虑到化工生产中的实
际,将冷却水出口温度定为 40°C。 查的此时的物性参数如下:
t = t1 + t2 = 20 + 40 °C = 30°C 此时
2
2
ρ=995.7kg/m3 μ=801.2μPa·s Cp=4.174kJ/kg·°C λ=0.6171W/m·°C
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 又称热交换器。管壳式换热器按结构特点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 型 管式换热器、双重管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和双管板换热器等。前3 种应用比较普 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顶盖(又称封头)等部件构 成。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没有壳 侧密封连接,相同的壳体内径排管 最多,在有折流板的流动中旁路最 小,管程可以分成任何管程数,因 两个管板由管子互相支撑, 故在各 种管壳式换热器中它的管板最薄, 造价最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这 种换热器的缺点是:壳程清洗困难, 有温差应力存在。。这种换热器适用 于两种介质温差不大, 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及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的场合。
di 20
对于正三角形排列,管程结垢校正系数 ft 取 1.4,则压降为:
∆Pt
= (λ
L di
+ 3) ft N p
ρui2 2
= (0.034 ×
4.5
995.7 × 0.6282
+ 3) ×1.4× 2 ×
0.02
2
Pa
= 5855Pa〈0.1MPa
符合题目要求。
Rei
=
ρ2u2di µ2
=
995.7 × 0.628 × 0.02 801.2 ×10−6
要求:1.选用合适的换热器;2.合理安排管路;3.选用一台合适的离心泵。
1.2 流程与管路图
管路布置如右图,已知泵进口段管
长 L 进=5 米,泵出口段管长 L 出=15 米 (均不包括局部阻力损失)。
2.计算结果明细表
物理量 换热器选型 热流量 Q(kW)
数值 BES273-1.6-11.1-4.5/25-2 换热器
(78
− 40) − (60 − ln(78 − 40)
20)
°C
=
39.0°C
T2 − t1
60 − 20
R = T1 − T2 = 78 − 60 = 0.9 t2 − t1 40 − 20
P = t2 − t1 = 40 − 20 = 0.34 T1 − t1 78 − 20
由 R、P 的值从表上读出 ϕ =0.97>0.8,故流动方式选择有效。
u0
=
qm1 ρ1 A0
=
6.55 997 × 0.0157
m
/s
=
0.418m
/
s
由于
Re0
=
d0u0 ρ1 µ1
=
0.025× 0.418× 997 0.6 ×10−3
= 17364.4〉500
所以
f0 = 5.0 Re−0.228 = 5 ×17364.4−0.228 = 0.54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选型
姓名: 李鹏程 学号: 10091693 班级: 工 092 指导老师: 袁萍
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
前言
1.换热器的设备简介
传热是热能从热流体间接或直接传向冷流体的过程。其性质复杂,不但要考虑经过 间壁的热传导,而且要考虑到间壁两边流体的对流传热,有时还须考虑到辐射传热。在 化学工业中常遇到的热交换问题,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 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詹用量最大,据统计,这类换热 器占总用量的 99%。间壁式换热器又可分为管壳式和板壳式换热器两类,其中管壳式换 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的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设 计资料基本齐全,在许多国家都有了系列化的标准。因此,作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 工业设备,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1 管道的选用……………………………………………… 7
3.2.2 泵的选型与计算说明…………………………………… 7
4.附录……………………………………………………… 8
4.1 物性明细表………………………………………………… 8
4.2 符号说明…………………………………………………… 8
5.参考文献………………………………………………… 9 1.设计任务
1.1 工艺要求
要将温度为 78°C 的某液态有机物冷却至 60°C,此有机物的流量为
6.55kg/s。先拟用温度为 t1= °C 的冷水进行冷却。要求换热器管壳两侧的
压降皆不应超过 0.1MPa。一直有机物在 69°C 时的物性数据如下:
ρ=997kg/m3
μ=0.6mPa·s
Cp=2.22kJ/kg·°C λ=0.16W/m·°C
261.74
3
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
纯逆流平均推动力Δtm 逆(°C)
39.0
实际平均推动力Δtm(°C)
37.8
初步计算的 A 估(m2) 冷却水质量流速 qm2/(kg/s) 管内流速 ui/(m/s) 管内流动雷诺系数 Re 管程给热系数αi/(W·m-2·K-1) 管程阻力损失ΔPt/(Pa)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 NTC 壳程流动面积 A0/m2 壳程流速 u0/m·s-1 壳程流动雷诺数 Re0 壳程流体摩擦系数 f0 壳程压降ΔPS/Pa 当量直径 de/mm 最大流动截面 A'/m2 壳程实际流速 u0/m·s-1 壳程实际雷诺数 Re0 壳程给热系数α0/(W·m-2·K-1) 计算传热系数 K 计/(W·m-2·K-1) 计算传热面积 A 计/m2 实际传热面积 A 实/m2
H = ∆Z + ∆P + ∆u2 + λ( l + Σle ) u2
ρg 2g
d 2g 计算求得。在实际选泵的过程中,还要合理配置,安
全运行,这样才能做到优质输送。 泵选型的原则是: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
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经济上要综合考 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根据工艺流程 ,、专业要求,,应 将下面五个方面加以考虑, 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 转条件等。水泵的选取并不难,只要做到经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充分利用各台水泵的 特性,就能做到使用最少的功率达到水泵的最大出水量,做到安全、优质、低耗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