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 旅游景区与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第一章 旅游景区与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旅游景区定义:
旅游景区是具有美学、科学、观赏、游览和历史价值的各类自然 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域空间载体,它能够激发人们旅游兴趣和旅 游需求,为人们提供参观、游览、度假、康乐、科研等产品和服 务的区域。它包括:旅游景点、主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风 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1.2 旅游景区的条件、类型及特征
综合性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余荫山房 游廊 漏景
恭王府 游廊 漏景 可创性
拙政园 与谁同坐轩 框景
颐和园 玉泉山塔 框景、借景
拙政园
寄 畅园
留园
余荫山房
迪斯尼
地域性
藏传佛教——布达拉宫
大乘佛教——大同悬空寺
小乘佛教——泰国寺庙
1.3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
1. 旅游景区的要素分析 (1)资源要素;(2)非资源要素。 2. 旅游景区构成要素 (1)旅游景区构成的资源要素 1)旅游吸引物 2)旅游设施 3)旅游服务 (2)旅游景区构成的非资源要素 1)旅游者 2)当地居民/社区居名 3)当地政府
1.5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1.政出多门,体制混乱: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2.机制落后,观念保守 3.秩序较乱,造成隐患 4.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差 5.环境保护不力,损害可持续的环境基础 6.破坏性建设加剧 7.资源和产品不匹配 8.市场定位泛化 9.质价不符 10.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3.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的含义较为直观和简单,旅游区一般涵盖旅游
景点,其类型也更多些,规模大小相当或较大,而旅游景 区应该介于两者之间。
4.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是
一个完整的整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与规划的政策、司 法框架,也就是说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 域。
有学者提出两者区别:法定地位和区划界定不同;经济学 涵义不同;资源构成内涵及开发原则不同。
旅游景区定义及包括内容
旅游景区的内容:
首先,旅游景区一般是将旅游资源经过人为开发,使其具有激发 旅游者的兴趣和吸引力,本质上是一种旅游产品;其次,旅游景 区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各种旅游资源展现给旅游者的 载体;第三,只要是能够萌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和需求,并能提供 给人们游览、休息和科研的区域,都应该是旅游景区。
第一章 旅游景区 与景区管理概述
第一节旅游景区概述 第二节旅游景区管理概述 第三节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现状 第四节旅游景区管理的基础理论 第五节旅游景区管理的研究方法
引入资料
目前我国已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数以万计,截至 2013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5项(包括自然遗 产10项,文化遗产31项和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 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 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5 .旅游风景区、风景旅游区及景区 可等同;也有人认为其不包括博物馆、美术馆、主题公园、
游乐园场等人造景观。
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的概念区别
共同之处:首先,两者都具有游览、观赏的作用;其次, 都强调应是自然或人文景物组成。
不同之处:前者是以“风景”和“名胜”为主的自然和人 文景物,忽略甚至不包含一些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也不 包括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而后者范围较广, 几乎将所有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资源都作为旅游区,而 且强调了在这些区域里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这样 看风景名胜区应该是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瀑
布
口 瀑 布
黄 河 壶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雷 峰 夕 照
庐 山 晚 霞
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苏 绣
湘
绣
蜀绣
粤绣-百鸟朝凤
云 锦-龙 蜀锦-百子图
景泰 蓝
祈年殿 社 稷 坛
祈年殿藻井
孔庙
山 海 关
八 达 岭 长 城
岳 阳 楼
滕 王 阁
黄 鹤 楼
3.旅游景区的特征 (1)综合性 (2)不可分割性 (3)多用途性 (4)地域性 (5)可创性
按景观的基本成因和属性分 自然景观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 人文景观类: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岩溶地貌-路南石林
岩溶地貌-象鼻山
长白山天池火山群
漓江山水
广东丹霞山
红 树 林
海蚀柱
镜泊湖
五 大 连 池
洱海
黄
果
树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旅游景区是展示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文化、优美 独特的山川景色和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对我 国旅游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5A级景区——蓬莱 阁
5A级景区——泰 山
5A级景区——三孔旅游区
第一节旅游景区概述
1.1 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 1.旅游区
“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里 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 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 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 博物馆、美术馆等”。 2.风景名胜区 “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 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 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1.4 旅游景区的发展简史
1. 旅游景区的初始阶段 中国的商业旅行起源于夏朝,兴旺于商朝,发展于周朝。 2. 旅游景区的兴起阶段
19世纪中叶后,欧洲工业革命获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一时期形成了一 批旅游景区。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公布了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及44个重点 风景名胜区,使我国旅游景区开始走向商业化。 3.旅游景区发展时期 二次大战的结束实质上就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起点。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相关法律规定相 继出台,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走向正规,呈现出上述大众旅游的特点。
1.旅游景区应当具备的条件 (1)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 (2)空间或地域范围确定,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所。 (3) 应具有吸引游客的吸引物和资源基础。 (4)必须具有必要的旅游设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 (5)旅游景区在旅游经营上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2 .旅游景区应当具备的类型
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 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 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 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 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