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岩土学绪论

工程岩土学绪论


相互制约
例如:在岩土体稳定差的地区修建水库, 造价高,另一方面水库的修建使近坝、 库岸的岸坡的稳定性降低,尤其是水位 骤然升降经常引起岸坡失稳,蓄水引起 水库诱发地震等等。
1. 工程地质学——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
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科学评价、合理利用、有效 改造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是地质学与工程 学的边缘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以上是工程地质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任务
6
4 6
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二)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风化作用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的意义 岩土工程地质性质人工改良的基本原理 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3 3 自学 1
2学时:课堂测试,评讲作业,学生讲述部分内容 理论(38学时)+实验(12学时)
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土的工程地
工程岩土学的发展过程和趋向
§1 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工程岩土学是工程地质学 的分支学科之一,是
工程地质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部分,是一门理 论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性(实验教学)均较强 的专业核心课。 一 .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的分科及研究内容
引出: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工程地质学的特点是始终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
2.工程地质学的分科及研究内容
a. «工程岩土学» b.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c. «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岩土学» 的研究内容
工程岩土学(science
of engineering rock and soil):
是研究岩体和土体的 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形 成和变化规律以及如 何改善这些性质的学 科。
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 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二. «工程岩土学» 的研究对象
岩石、岩体 土、土体
人类工程活动对岩土体的利用可归 纳为下面3个方面
1.将岩土体作为 2.将岩土体作为 “基础” ——山区城市(如重 “环境” ——城市垃圾的卫生
庆)的岩石地基,沿海城市(如上海,天津等)的软土地基;公路,铁 路的路基,水工建筑物大坝的坝基等。 主要考虑岩土体的强度特性和变形特性。 填埋,核废料的处置,都要选择最合理的环境,以免污染地下水,危害 人类身体健康;山区公路,铁路隧洞,水电站地下发电厂房,城市地铁, 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 主要考虑岩土体的强度特性,渗透性和稳定性。
Science of Engineering Rock and Soil
主讲 韩爱果
2007年3月
教 材
《工程岩土学》
孔德坊 主编 地质出版社 1992
主要 从事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方面的研究工作 环境地质
主 要 参 考 书
①《工程岩土学》 唐大雄 孙愫文 主编
地质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1987 1990
道路土质学 适用于各类建筑的土质学 土力学,岩石力学 注重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测试
中国
20世纪 50年代初期
土质学被介绍到我国,经过多年发 展,70年代形成了全面研究岩体和 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工程岩土学。
二.发展趋向(教材P6)
1. 岩土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微观研究 2. 结构面力学性能和力学效应的研究 3. 具有特殊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或在岩体中 起特殊作用的岩土的研究 4. 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测试技术和方法的发 展 5. 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中的数学分析得到 加强
生 理 研 究
将“地质环境”比作一个“机 体”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的研究内容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 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 形式——即工程地质 问题。分析这些问题 产生的地质条件、力 学机制及其发展演化 规律,以便正确评价 和有效防治其不良影 响的学科。
病 理 研 究
«工程地质勘察» 的研究内容
3.将岩土体作为
“材料” ——工业与民用建筑
的各种建筑材料(大理岩,花岗岩,砂,卵石,粘土等),水工建筑物 (如土石坝)所需的大量天然材料等。 主要考虑岩土体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颗粒级配等。
二滩电站大坝(坝高240m)
溪洛渡水电站双曲拱坝(坝高278m)
拉西瓦电站双曲拱坝(坝高252m)
三峡大坝(重力坝)
二滩电站 地下厂房
二滩电站 中央控制室
拉西瓦地下洞室三维地质模型
锦屏地下洞室三维地质模型
三峡船闸高边坡
三.«工程岩土学» 的研究意义
——即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的重要性
成功的工程实例很多(成功修建,顺利
施工,安全运行)。 失败的经验,教训更能说明研究岩土体 工程地质性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轻则 延误工期,增加造价;重则建筑物虽然尚 能稳定存在,但不能发挥预期效益,最严 重的,甚至发生突然破坏,造成生命和财 产的极大损失。
工程地质勘察: 运用 地质的,工程地质的 理论,技术方法,手 段来查明工程地质条 件,为设计和施工提 供地质资料,以保证 建筑物的安全,经济 和正常使用的学科。
诊 断 研 究
常用术语:
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 地质结构和地应力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岩土学内容) 水文地质条件 物理地质现象 天然建筑材料
人类工程活动又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表的改造已达到不可忽视的程度, 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已涉及到地表 80 %的地区。如 在上游修建梯级电站,改变河流的地质作用,道路 修建中不合理削坡使坡体稳定性降低,水库蓄水导
致岸坡稳定性降低,水库诱发地震,大规模的砍伐
森林造成荒漠化等等。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
§2 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教材P2~3)
1. 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与地质特征(物质成分和结构)
之间的关系; 2. 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物理机制; 3. 在与周围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建筑物建成后被改变了的 自然条件)相互作用中,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变化的趋向、规 律和速度; 4. 测试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方法和技术; 5. 改善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方法。
加固塔身 压重法和取土法进行地基处理
目前已向游人开放。 参与该项工作的工程 师说,斜塔在未来300 年内不会出现倒塌。
5个工程实例(教材P2)
工程名称
1.我国长江葛 洲坝工程 2.前苏联西伯 利亚冻土区一 电站 3.美国圣佛兰 西斯(San Francis)水坝




在施工之前,对坝基下的软弱泥 化夹层研究不足 玄武岩节理极为发育,节理中的 水被冻结,被误认为是不透水层 对坝基砾岩浸水后可能发生崩解 认识不足
质性质及其指标;岩石、结构面和岩体的力学性质 及其指标。
课程难点—土、岩石、岩体工程地质性质的
形成、本质和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
总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闭卷考试成绩 无故缺席 3次及以上取消考试资格!
绪 论
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工程岩土学与其它学科间的关系
教材P4的框图反应了工程岩土学与其他学科间 的主要关系。
§4
工程岩土学的发展过程和趋向
一.发展过程
1. 中国古代建筑与人们对岩土体的认识——春秋时代的鸿
沟,大运河;战国时期的长城,都江堰;隋代河北赵州桥; 清代江西临川文昌桥 2.工程岩土学的形成
前苏联 欧美国家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比萨斜塔
全塔总重约145MN,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约 50kPa。地基持力层 为粉砂,下面为粉土 和粘土层。塔向南倾 斜,南北两端沉降差 1.80m,塔顶离中心 线已达5.27m,倾斜 5.5°,成为危险建 筑。1990年1月4日被 封闭。
正在纠偏中的比萨斜塔
(刘福明摄于2000年)
为了防止斜塔继续倾斜, 意大利当局在斜塔北侧的 塔基下码放了数百吨重的 铅块,并使用钢丝绳从斜 塔的腰部向北侧拽住,还 抽走了斜塔北侧的许多淤 泥,并在塔基地下打入10 根50米长的钢柱。今天看 来,政府所采取的种种措 施颇具成效,终于使这座 举世无双、经历了数百年 风雨的罗马式建筑摘掉了 钢绳的束缚,摆脱了倒塌 的危机。
2001
②《工程岩土学》 谢尔盖耶夫 主编(孔德坊等译) ③ 《工程地质学》 孔宪立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等院校相关教材
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一)
绪论 3
第一章
第二章
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土的物理性质
6
4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土的力学性质
岩体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 岩体的力学性质
人类工程活动
相互影响 地质环境
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人类工程活动 相互制约 地质环境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各 种工程活动都是在地表 或地壳浅部进行,处于 一定的地质环境中,二 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始终是客观存 在的。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
a)地质环境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如采煤过程
中的瓦斯爆炸、涌水,隧道掘进过程中出现塌顶 、岩爆或涌水等;
二.研究方法
1. 地质学的自然历史分析法 2. 实验方法(包括取样试验和原位试 验两大类型,各自的优点,缺点)
两种研究方法的关系——自然历史分析方 法是实验方法的基础,实验方法是自然历史 分析方法研究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继续和深 入
§3 工程岩土学与其它学科间的关系
工程岩土学作为工程地质学的分支 。
b)地质环境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 用: 如瓦伊昂事件,水库渗漏、滑坡、泥石流
破坏公路与铁路;
c)地质条件不具备而使工程造价提高:如沿
海三角洲地区城市修建高层建筑,往往由于软 基需要深基坑或桩基或筏式地基而增加造价, 高烈度地区建造巨型电站因考虑高烈度而使造 价大幅度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