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语小学一年级教案1aOxford English Book 1A Unit 1the first period一.教学说明1.今天是小朋友进入小学的第一节英语课,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对英语的极大的好奇。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通过充满知识和乐趣的课堂将孩子们的好奇转换成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和热情。
2.班级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
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
二.教学内容1.认知内容:能听懂会说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等问候语。
2.能力要求:学会用-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来问候和交流。
3.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对本课问候句子的学习,培养学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并鼓励学生用这些问候语与新同学交朋友,增进新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教学提示1.媒体准备:玩偶、响板、歌曲磁带2.教学关注点:本课中的句子例如:How are you ? Fine, thank you. 对于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做努力。
1)注重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铺好台阶;2)在小朋友们喜欢的游戏、歌曲等活动中巩固句子;3)多创设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的机会,以缓解因差异造成的成效不一。
3.资源分享:九年义务教学课本3A有配套的歌曲:如<Hello, how are you?>4. 设计思路:1)这个单元中的歌曲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学起来比较困难。
而少量多次是分解难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可将这首歌的学习安排在本单元中的各课时中,让小朋友在几节课中,从感知到熟悉和学唱一步步的学习,这样学起来既轻松又有成效。
3)由于Let‘s talk的内容适合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所以将这部分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来上。
5.教学反思:1)句型最好板书出示,加以认读。
加强音和形的联系。
2) 对于一些英语课堂用语可以进行提前感知,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伏笔。
the second period一.教学说明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用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How are you? 来问候和交流。
2.过了解发现班中有6名同学在入学前曾系统地学过2到3年的英语,16名学生学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和句子。
8名同学从未接触过英语。
因此,学生在起始年级就已经出现了知识的分化。
二.教学内容1.认知内容:1) 学会用book, bag, pencil-box 等单词来表述单词。
2) 能听懂指令: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lease. 并能做出反应。
3)学会祈使句:Open your ____. Close your ____. 并能用所学的单词结合本句型给出指令。
2. 能力要求:学会用祈使句来表述自己的意愿。
3.情感态度:能礼貌地使用祈使句四.教学提示1.媒体准备:单词卡片,图片,书,包,铅笔盒,录音机2.教学关注点:a)本课成对出现的动词反义词:open/close stand up/sit down 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动词的含义。
建议学生在练习这些动词和句子时配上动作加以记忆和区分。
b)注意纠正学生说句子时的语音语调,防止拖音现象的发生。
c)注意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使用祈使句。
d)注意整体认读单词:pen, pencil, pencil-box3. 设计思路:a)对本课中教授的两组祈使句,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了详略处理。
对于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please这样的日常课堂用语,只要多用就会了,所以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在机械训练上。
所以本课时只做感知和理解的要求。
b)在引出两组祈使句时,教师有意识地输入大量的句子。
既有助于学生对新句子的理解,又扩大了课堂英语输入量。
4.教学反思:本课对学生能力拓展的训练不够。
如有条件的话,可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景让小朋友灵活运用所学句型。
Book 1A Unit 1第三教时一、教学说明:1.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了解更多了,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明显提高。
2.本课是继续学习有关学生身边的学习用品,如bag, book;学生也可以用一些简单句式,如Open the …或Close the …来表述自己的意愿。
3.学生可以更熟练地表述Hello, Good morning,how are you? 等句式。
二、教学内容1)认知内容:a.单词ruler, pencil, pen, rubber达到“三会”要求。
b.能流利地表演儿歌。
c.能用I can see…表述看到的学习用品。
2)能力要求:能用其他学习用品替换操练儿歌。
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用所学祈使句表述自己的意愿,同时对这些命令做出反应。
3)情感态度:在吟诵儿歌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同时学会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和与别人分享学习用品。
四、教学提示:1.媒体准备:单词卡片,图片,录音机,学习用品等2.教学关注点:1)关注整体认读卡片单词ruler, rubber, pen和pencil,注意相近字型的区别。
2)虽说很多同学能说出这些学习用品,但还要关注单词的正确发音。
3)关注儿歌的语音语调,让学生学会声情并茂地朗读儿歌。
3.资料分享:有一首英语歌曲<Can you tell me what this is?>,在学习和巩固单词时可以使用,不一定让学生唱歌曲的全部,只要在歌曲的情景中说出学习用品即可。
4.设计思路:1)歌曲引入单词和在歌曲中巩固单词,儿歌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2)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能力,包括英语知识和智力潜能,在完成一个个任务型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5.教学反思:最好的教具和学具是学生周围的实物,在教学单词时要充分利用。
Unit2 Numbersthe first period四.教学说明1.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孩子们对英语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英语学习有了较浓厚的兴趣。
(游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2.了解后知到,班级中有一半同学会用“Hello”跟别人打招呼,其中有5人还会介绍自己。
五.教学内容1.认知内容:a.会说:Hello(Hi) . I‘m . This is .b.能运用上面的句子,进行情境表演。
2.能力要求:能运用Hello(Hi) . Hel lo(Hi),I‘m .This is . 进行情境表演2.会用学到的句子介绍自己,主动与他(她)人打招呼,并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让其他(她)的同学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四、教学提示3.媒体准备:木偶、音乐带、(二拍子音乐)、录音机。
4.教学关注点:a. I‘m May .这句句中的“I‘m”的发音学生有些困难,教师示范时要夸张一点,鼓励学生开口说,不要怕说错。
b. 三个角色的对话,对于一年级学生容易搞混,所以先要分角色练习。
c.培养学生在家听磁带的良好学习习惯。
鼓励他们与爸爸、妈妈用学到的英语进行对话,交流。
5.设计思路1.把Let‘s talk 部分提前上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可以让新同学尽快互相熟悉。
2.三个木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孩子更好地理解每个角色所说的话,而且让孩子们套在手上玩玩、说说,寓教于乐。
3.第二教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成一家人,孩子向爸爸或妈妈介绍新朋友。
6.教学反思:1.游戏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利用好这一手段,达到学习的目的。
(2) 培养孩子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
the second period六.教学说明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能用Hello. Hi. I‘am . This is .来问候,介绍和交流了。
2.有少数学生从未接触过英语,学句子时有些困难。
七.教学内容1.认知内容:1).学会用祈使句:Give me , please.2).学说小对话:A:Give me , please.B:Here you are.A:Thank you.B:Y ou‘re welcome.2.能力要求:学会用祈使句来表达自己要向同伴所借的物品。
3.情感态度:感受帮助别人,与他人分享物品的快乐。
五、教学提示7.媒体准备:VCD、磁带、文具等。
8.教学关注点:a. 注意学生“give”的发音。
b. 本课的祈使句:Give me , please.让学生在情境中懂,在情境中练,在情境中用。
c.拓展的“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不要急于求成,可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不断使用。
9.资源分享《小博士黄语》①、《走遍美国》第一盘VCD、《教学参考》10.设计思路:a. 开始部分复习的文具类单词,不仅是巩固旧知识,而且为本课的新授部分做好铺垫。
b. 英语学习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加以点滴新鲜“血液”,使旧知识变为新内容。
c.把“孤零零”一句祈使句,变成对话,让师生动起来,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5.学了这句祈使句,一有机会就要用,老师要起示范作用,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使用英语的学风,创设学英语的语言环境。
the third period八.教学说明1.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问候了:Good morning! Hello! Hi!How are you?等等。
2.很多学生能正确使用Give me , please. 这一句型。
并能用Here you are. Thank you. Y ou‘re welcome. 来互相交流。
3.个别学生不能把句子说全说准,但他们很大胆,很愿意说。
九.教学内容1.认知内容:a.学会1~10的数数,并能根据单词卡,认出相应的数字。
b.初略地知道两样或两样物品以上单词后面加s。
(复数变化形式略)c.欣赏歌谣:<one two three> p11.2.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物品的多少,说出相应的数字。
4.情感态度: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提示11.媒体准备:磁带、图片、单词卡片、圆舞板。
12.教学关注点:a. “Four”,“five”这二个单词相接近要注意区分。
b. 特别注意“three”,“five”,“nine”这三个数字的发音。
c.学生顺着从1数到10,没什么问题,但抽出其中一个数字,他们往往会从1开始数到这个数,才能说出来,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只要在平时多用这些数字,数数时加上手指动作,学生不久就会熟练掌握。
13.资源分享《小拇指英语》P123、《剑桥英语》(第一级上册)P5。
14.设计思路:a. 开始部分就采用了欢快的歌曲,愉快的游戏,又与所学的内容相吻合,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