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真正开端是()。

A.浪漫主义文学B.人文主义文学C.古典主义文学D.启蒙运动文学2.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基督教精神B.理性主义C.对“人”的肯定D.平等、博爱思想3.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

A.歌颂现世生活B.讲究理性、学习知识C.追求爱情幸福D.反封建反教会4.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先驱是()。

A.彼特拉克B.但丁C.薄伽丘D.拉伯雷5.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是()。

A.拉伯雷B.斯宾塞C.蒙田D.龙沙6.蒙田的《随笔集》是法国近代第一部()。

A.短篇小说集B.抒情诗集C.散文集D.文学评论集7.被称为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的是()。

A.斯宾塞B.维伽C.马洛D.本·琼生8.薄伽丘在其《十日谈》等作品中宣扬的是()。

A.大自然的奇迹B.幸福在人间C.人权高于一切D.科学、理性9.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的是()。

A.托马斯·莫尔B.斯宾塞C.乔叟D.莎士比亚10.标志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非戏剧文学高峰的是()。

A.《仙后》B.《乌托邦》C.《坎特伯雷故事集》D.《随笔集》11.塞万提斯的“在监狱里诞生的孩子”指的是()。

A.《伽拉苔亚》B.《奴曼西亚》C.《惩恶扬善故事集》D.《堂·吉诃德》12.维伽的《羊泉村》直接描写的是()。

A.男女间的爱情B.农民对领主的反抗C.婚姻和家庭问题D.对开明君主的歌颂13.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题是()。

A.封建文学B.教会文学C.民间文学D.人文主义文学14.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

A.英国B.西班牙C.意大利D.法国15.彼特拉克《歌集》的主要形式是()。

A.十四行诗B.抒情诗C.温柔的新体诗D.无韵诗16.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

A.民间故事集B.长篇传奇C.框架结构的短篇小说集D.抒情诗集17.构成堂·吉诃德性格喜剧性的主要因素是()。

A.他对社会的冷嘲热讽B.他企图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C.他立志铲除人间罪恶却屡遭失败D.他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18.被塞万提斯称为“自然的奇迹”的是()。

A.乔叟B.托马斯·莫尔C.斯宾塞D.维伽19.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一部()。

A.写实小说B.幻想小说C.田园小说D.流浪汉小说20.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出()。

A.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悲剧C.理想破灭的悲剧D.气氛最阴暗、可怖的悲剧21.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是一出()。

A.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悲剧C.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悲剧D.气氛最阴暗、可怖的悲剧22.西方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的剧作是()。

A.《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B.《辛白林》C.《冬天的故事》D.《暴风雨》23.莎士比亚晚期传奇喜剧的思想特征是()。

A.明朗乐观B.宽恕与和解C.野心与贪婪D.邪恶与善良24.《威尼斯商人》的基本主题是()。

A.表现野心、贪婪的丑恶性B.用宽恕与和解来调和矛盾C.争取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婚姻D.对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揭露与批判25.《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是一个()。

A.具有叛逆精神的艺术典型B.酷爱自由、纯洁善良的女性C.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D.人文主义的新女性二、多项选择题1.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有()。

A.用人权反对神权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D.拥护中央王权,反对封建割据E.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文学有()。

A.英雄戏剧B.封建文学C.市民戏剧D.民间文学E.人文主义文学3.莎士比亚重要的喜剧作品有()。

A.《威尼斯商人》B.《仲夏夜之梦》C.《皆大欢喜》D.《冬天的故事》E.《第十二夜》4.莎士比亚中期创作的重要悲剧有()。

A.《罗密欧与朱丽叶》B.《哈姆莱特》C.《奥赛罗》D.《李尔王》E.《麦克白》A.《暴风雨》B.《亨利八世》C.《辛白林》D.《冬天的故事》E.《无事生非》6.莎士比亚戏剧中著名的三大典型人物是()。

A.罗密欧B.哈姆莱特C.福斯塔夫D.夏洛克E.泰门7.拉伯雷《巨人传》中塑造的巨人形象是()。

A.格郎古杰B.若望修士C.卡冈都亚D.庞大固埃E.巴汝奇8.《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的性格特点有()。

A.贪婪B.吝啬C.狡猾D.残酷E.好色9.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巧妙地运用讽刺艺术,其采用的主要手法有()。

A.象征B.对比C.幽默D.嘲讽E.夸张10.为莎士比亚创作和演出活动奠定基础的“大学才子”主要有()。

A.李利B.基德C.龙沙D.格林E.马洛三、专用术语解释1.文艺复兴2.福士塔夫式背景3.流浪汉小说4.大学才子派四、理解简答题1.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进步意义?2.人文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3.《十日谈》的艺术特色。

4.《巨人传》的主要思想内容。

5.《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6.如何理解堂·吉诃德形象?7.桑丘·潘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8.《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9.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10.如何理解夏洛克这一形象?五、综合论述题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第三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A 5.D 6.C 7.B 8.B 9.C 10.A 11.D 12.B 13.D 14.C 15.A 16.C 17.B 18.D 19.B 20.A 21.C 22.D 23.B 24.C 25.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DE 3.ABCE 4.BCDE 5.ACD6.BCD 7.ACD 8.ABCD 9.BCDE 10.ABDE三、专用术语解释1.文艺复兴是14世纪是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产物,首先出现在意大利。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和现世思想,来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以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

这一运动猛烈地冲击了教会神权统治,在意识形态和文化科学领域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对欧洲和世界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

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落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

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

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

3.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的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

无名氏的《小癞子》是这种小说的代表作。

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划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大学才子派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作家。

他们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

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

其代表人物是马洛。

四、理解简答题1.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其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以人格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主宰宇宙的是人而不是神;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现实幸福反对来世思想,认为人人可以追求财富和幸福,提倡爱情、婚姻自由;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提倡发展人的聪明才智;以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希望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它以人为中心的理论,猛烈冲击了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教会神学,将人们的思想观念从教会神学的精神桎梏下解放出来,人文主义还对当时文学的繁荣和哲学、法律、教育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后世资产阶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2.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题。

它的特点有:首先在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摹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

第三在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

3.《十日谈》运用框形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

它第一次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广泛地反映了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生活。

作品以故事的生动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征服了读者。

它在现实主义形象的画廊中较早的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作者还运用了讽刺、幽默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文字,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十日谈》采用了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精练生动,俏皮通俗,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4.拉伯雷的《巨人传》作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讽刺小说的名作,其主要思想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广泛抨击了法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对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表示深切同情。

作品揭露了封建贵族的剥削、司法机构的腐败、教会和教士们的贪婪、封建裁判所的残酷,表现了下层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痛苦生活。

其次,小说抒写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智慧,赞美人的巨大力量,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热情洋溢、积极进取和自信乐观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政治、社会、宗教和道德等方面的思想。

5.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家对骑士文学的讽刺。

小说全面真实的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生动描绘了各个行业和各个阶层的人物及生活遭遇,有力地揭示了西班牙王国的破绽百出和他必然衰落的趋势。

它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小说中主仆二人的游侠活动是荒诞不经的,但活动环境是真实的。

从贫穷的山村到杂乱的城镇,从偏僻的小客店到豪华的公爵城堡,从平原到深山,从大路到森林,通过对贵族、僧侣、地主、农民、演员、商人、理发师、牧羊人、苦役犯、妓女、强盗等近700个不同阶层人物的描写,接触到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习尚等方面,构成一幅完整的社会画卷,反映了西班牙广阔的社会现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