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运行,非精确计算可以套用以下公式:Ta=(Fa*I)/(2*3.14*n1)式中Ta:驱动扭矩kgf.mm;Fa:轴向负载N(Fa=F+μmg,F:丝杠的轴向切削力N,μ:导向件的综合摩擦系数,m:移动物体重量(工作台+工件)kg,g:9.8 );I:丝杠导程mm;n1:进给丝杠的正效率。
计算举例:假设工况:水平使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2005滚珠丝杠传动,25滚珠直线导轨承重和导向,理想安装,垂直均匀负载1000kg,求电机功率:Fa=F+μmg,设切削力不考虑,设综合摩擦系数μ=0.01,得Fa=0.01*1000*9.8=98N;Ta=(Fa*I)/(2*3.14*n1),设n1=0.94,得Ta=98*5/5.9032≈83kgf.mm=0.83N.M 根据这个得数,可以选择电机功率。
以台湾产某品牌伺服为例,查样本得知,额定扭矩大于0.83N.M的伺服电机是400W。
(200W是0.64N.M,小了。
400W 额定1.27N.M,是所需理论扭矩的1.5倍,满足要求)当然咯,端部安装部分和滚珠丝杠螺母预压以及润滑不良会对系统产生静态扭矩,也称初始扭矩,实际选择是需要考虑的。
另外,导向件的摩擦系数不能单计理论值,比如采用滚珠导轨,多套装配后的总摩擦系数一定大于样本参数。
而且,该结果仅考虑驱动这个静止的负载,如果是机床工作台等设备,还要考虑各向切削力的影响。
若考虑加速情况,较为详细的计算可以参考以下公式(个人整理修正的,希望业内朋友指点):水平使用滚珠丝杠驱动扭矩及电机功率计算:T1:等速驱动扭矩kgf.mm;:轴向负载N【Fa=F+μmg,F:丝杠的轴向切削力N,μ:导向件综合摩擦系数,m:移动物体重量(工作台+工件)kg,g:9.8 】;:丝杠导程mm;:进给丝杠的正效率。
J:【J=Jm+Jg1+(N1/N2)】若采用普通感应电机,功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P=TN/9549P:功率;T:扭矩;N:转速匀速运行,非精确计算可以套用以下公式:Ta=(Fa*I)/(2*3.14*n1)式中Ta:驱动扭矩kgf.mm;Fa:轴向负载N(Fa=F+μmg,F:丝杠的轴向切削力N,μ:导向件的综合摩擦系数,m:移动物体重量(工作台+工件)kg,g:9.8 );I:丝杠导程mm;n1:进给丝杠的正效率。
计算举例:假设工况:水平使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2005滚珠丝杠传动,25滚珠直线导轨承重和导向,理想安装,垂直均匀负载1000kg,求电机功率:Fa=F+μmg,设切削力不考虑,设综合摩擦系数μ=0.01,得Fa=0.01*1000*9.8=98N;Ta=(Fa*I)/(2*3.14*n1),设n1=0.94,得Ta=98*5/5.9032≈83kgf.mm=0.83N.M 根据这个得数,可以选择电机功率。
以台湾产某品牌伺服为例,查样本得知,额定扭矩大于0.83N.M的伺服电机是400W。
(200W是0.64N.M,小了。
400W 额定1.27N.M,是所需理论扭矩的1.5倍,满足要求)当然咯,端部安装部分和滚珠丝杠螺母预压以及润滑不良会对系统产生静态扭矩,也称初始扭矩,实际选择是需要考虑的。
另外,导向件的摩擦系数不能单计理论值,比如采用滚珠导轨,多套装配后的总摩擦系数一定大于样本参数。
而且,该结果仅考虑驱动这个静止的负载,如果是机床工作台等设备,还要考虑各向切削力的影响。
若考虑加速情况,较为详细的计算可以参考以下公式(个人整理修正的,希望业内朋友指点):水平使用滚珠丝杠驱动扭矩及电机功率计算:T1:等速驱动扭矩kgf.mm;:轴向负载N【Fa=F+μmg,F:丝杠的轴向切削力N,μ:导向件综合摩擦系数,m:移动物体重量(工作台+工件)kg,g:9.8 】;:丝杠导程mm;:进给丝杠的正效率。
J:【J=Jm+Jg1+(N1/N2)】若采用普通感应电机,功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P=TN/9549P:功率;T:扭矩;N:转速滚珠丝杠公称直径与公称导程组合、制造范围[img]/hydt/pic/4.18a1.jpg[/img]3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类型、编号方法[img]/hydt/pic/4.18b1.jpg[/img]5 滚珠丝杠副的精度5.1 精密等级根据使用范围及要求将滚珠丝杠副分为定位滚珠丝杠幅(P)传动滚珠丝杠副(T),精度分为七个等级,即1、2、3、4、5、6、7、10级,1级精度最高,依次降低。
[img]/hydt/pic/4.18c1.jpg[/img]5.2行程偏差和行程变动量根据滚珠丝杠副类型按下表检验[img]/hydt/pic/4.18d1.jpg[/img]5.2.1 有效行程内的行程偏差ep与行程变动量VUP:有效行程是有精度要求的行程长度LULu=Lx+2La+LnLa安全行程La=(1-2)ph Lx机械最大行程Ln螺母的长度ph公称导程E1-E2按国家标准GB/T17857.3-1998,―滚珠丝杠副的验收条件和验收检验‖。
见附表1。
5.2.2 300mm行程内与2π弧度行程内行程变动量V300P与V2 π pE3-E4按国家标准GB/T17857.3-1998,―滚珠丝杠副的验收条件和验收检验‖。
见附表1续。
5.2.3 余程Le余程是没有精度要求的行程长度。
余程表6[img]/hydt/pic/4.18e1.jpg[/img]6 行程补偿值C6.1 滚珠丝杠的热变形将导致长度、定位精度变化,热变形可由下式给出:δt=α*△t*Lu (公式1)α-热膨胀系数(12.0*10-6)△t -温升(一般取2-4℃)Lu-有效行程(Lu=Lx+2La+Ln)或Lu=L1-2LeL1-螺纹全长Le-余程Le见表66.2 目标行程Phs为了补偿由于热膨胀或弹性变形引起的丝杠长度变化,将滚珠丝杠的导程制造得稍大于或小于公称导程,着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得含有方向目标要求的导程叫目标导程。
目标导程乘以丝杠上的有效圈数叫目标行程。
6.3 目标偏差C目标行程和公称行程之差叫行程偏差C,为了补偿热变形的影响,行程偏差C=δt(δt见公式1)并为负值。
6.4 丝杠的预拉伸力规定了行程偏差C的滚珠丝杠副,在采用固定-固定安装方式时,还可以采用丝杠预拉伸的方法来进一步补偿热变形,预拉伸力Ft:Ft=δt*A*E/ Lu=α*△t*E*(πd22/4)(公式2)E-弹性模量2.1×105Mpa(即2.1×105N/mm2)d2-丝杠底径(mm)△t-温升(一般取2-4℃)7 基本额定载荷及寿命7.1 轴向基本额定静载荷Coa 滚珠丝杠副在承受最大接触应力处产生不大于0.0001倍的钢球直径的永久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载荷。
7.2 轴向基本额定载荷Ca:一组(相当数量)相同参数的滚珠丝杠副,在相同的条件下,运转106转时,90%的滚珠丝杠副的螺纹滚道的表面或钢球的表面不发生疲劳点蚀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载荷。
Coa和Ca在样本中已经给出,可以查找选用7.3 预期寿命Lh –用预期运行时间表示(h)Ls –用预期运行距离表示(km)直径偏大,而不经济。
故通常推荐Lh按表7选择。
[img]/hydt/pic/4.18f1.jpg[/img]7.4 滚珠丝杠副的当量载荷Fm及当量转速nm:滚珠丝杠副在转速n1 n2......ni条件下,工作时间分别是t1t2......ti所受载荷分别是F1 F2 (i)[img]/hydt/pic/4.18g1.gif[/img][img]/hydt/pic/4.18h1.gif[/img]7.5 额定动载荷下限值的Cam计算:滚珠丝杠副在当量载荷Fm及当量转速nm条件下运转,达到预期寿命Lh或Ls 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载荷Cam,设计时选用滚珠丝杠副的Ca≥Cam7.5.1 按滚珠丝杠副的预期工作时间Lh计算:(N)(公式5)[img]/hydt/pic/4.18i1.gif[/img]7.5.1或按滚珠丝杠副的预期运行距离Ls计算:(N)(公式6)[img]/hydt/pic/4.18j1.gif[/img]fa 为精度系数,根据预定的精度按表8选取:[img]/hydt/pic/4.18k1.jpg[/img]fw 为载荷系数,按表9选取:[img]/hydt/pic/4.18l1.jpg[/img]7.6 额定静载荷下限值Coam计算:Coa≥Coam=fsFmax(公式7)Fs 安全系数。
一般为1.2-2,有冲击、震动的运动1.5-3Fmax是外加在滚珠丝杠副上的最大轴向载荷8 滚珠丝杠副安装部位的形位公差[img]/hydt/pic/4.18m1.jpg[/img]图2E5-E11见国家标准GB/T17857.3-1998,―滚珠丝杠副的验收条件和验收检验‖。
见附表2。
9 滚珠丝杠副的预紧与轴向接触刚性9.1 预紧的目的预紧就是在滚珠丝杠副内,预先施加轴向载荷Fp。
图3是外加轴向载荷Fa和滚珠之间轴向弹性变形δ的关系曲线,曲线1为无预紧状态,曲线2为有预紧状态,Fp是相当于预紧力大小的外加轴向载荷。
表10是有或无预紧的情况下,滚珠丝杠副在承受不同的外加轴向载荷Fa时,滚道与滚珠之间轴向弹性变形δ。
由表10可见预紧的目的时,消除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提高滚珠丝杠副的轴向接触刚性K,并且在外加轴向载荷小于3倍预紧力的情况下,轴向刚性K是常数(但Fa>3Fp后,予压消失)图3[img]/hydt/pic/4.18n1.jpg[/img][img]/hydt/pic/4.18o1.jpg[/img]9.2预紧的方式9.3 滚珠丝杠副的轴向接触刚性K样本上给出的刚度值仅考虑滚道与滚珠之间的轴向变形,不考虑螺母本身及丝杠本身的变形。
9.3.1 不预紧的滚珠丝杠副的轴向接触刚性Ka由于其轴向刚性是随外加轴向载荷Fa增大而增大的,所以样本中规定不预紧的滚珠丝杠副轴向接触刚性,是外加轴向载荷等于0.3Ca时的轴向接触刚性值,当实际施加的外加载荷Fa不等于0.3Ca时,对应的轴向接触刚度Ka按下式计算:Ka=K[Fa/0.3Ca]1/3 (N/μm) (公式8)K-样本上的刚度值(N/μm)Ca-样本上的额定载荷(N)Fa-实际工作施加的动载荷(N)9.3.2 预紧滚珠丝杠副的轴向接触刚性Ka[img]/hydt/pic/4.18p1.jpg[/img]Ka随着预紧力Fp的增大而增大,在滚珠丝杠副承受最大轴向载荷Fmax≤3Fp 范围内Ka是一个常数,但预紧力Fp太大,会导致发热量增加,寿命减少。
所以预紧力Fp按Fp=Fmax/3选取,并大致符合表12要求,当Fmax不知道时,推荐按表12选用。
[img]/hydt/pic/4.18q1.jpg[/img]样本中预紧滚珠丝杠副的轴向接触刚度K按预紧力Fp=0.1Ca给出(增大滚珠直径预紧按Fp=0.05Ca给出),当预紧力Fp不是样本上的数值时,Ka也与样本上的数值不同。